撰稿:佟明明
清朝初年,朝廷涌现出一批清官,为推动康乾盛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于成龙十分突出,是清官的代表。
于成龙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着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皇帝赞誉为“清官第一”,受到了朝廷的认可。
于成龙为官,取得了很多成绩。于成龙在罗城首先在全城乡建立保甲,严惩缉获案犯,大张声势的“严禁盗贼”。
康熙十八年(1679 年)夏,于成龙在按察使任上第三次举“卓异”后升任省布政使。福建巡抚吴光祚还专疏向朝廷举荐,称于成龙为“闽省廉能第一”,从此,于成龙得到清廷的赏识和破格招用。康熙十九年春,康熙皇帝“特简”于成龙为畿辅直隶巡抚,
身为“治官之官”,于成龙始终把整顿吏治放在工作的首位。他指出:“国家之安危由于人心之得失,而人心之得失在于用人行政,识其顺逆之情”。“以一夫不获曰予之喜,以一吏不法曰予之咎,为保郅致政之本。”
于成龙赴任江南,入境即“微行”访于民间,面对“州县各官病民积弊皆然而江南尤甚”的状况,不禁叹曰:“噫!吏治败坏如倒狂澜,何止时乎?”很快颁布了《兴利除弊约》,其中开列了灾耗、私派、贿赂、衙蠹,旗人放债等十五款积弊,责令所“自今伊始”,将所开“积弊尽行痛革”。与此同时,他根据自己的体会,又制订了以“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为内容的《新民官自省六戒》作为地方官的行为准则。方法上,他举优劾贪,宽严并济,时人说凡他所到之处,“官吏望风改操”。康熙皇帝称其“宽严并济,人所难学”。
于成龙的官阶虽越升越高,但生活却更加艰苦了。为扼止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他带头实践“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仆”。去直隶,他“屑糠杂米为粥,与同仆共吃”,在江南是“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
于成龙虽然大器晚成,但是他依然不怨不恨,一心为民。自入仕以来,为官二十余载,这二十多年来,虽然官是越做越大,从正七品县令坐到了两江总督、兵部尚书从一品的位置,但是他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官阶越来越高,日子却越来越清贫,甚至一年到头不知肉味,这二十多年来于公的主食以粗糠、青菜为食,人称于糠粥、于青菜。
做了高官必然会有厚禄,于成龙将朝廷发给他的俸禄绝大多数都捐给了灾民,自己留下一小许的酒钱。
康熙皇帝称于成龙为“清官第一,天下第一廉吏”。康熙皇帝破例亲自撰碑文并题写“高行清粹”匾额给予褒扬。
2014 年9 月23 日,时任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在吕梁市调研考察座谈会上讲话指出,要按照符合政策、勤俭节约、尊重历史、教育后人的原则,尽快修复于成龙墓地和故居。9 月22 日上午,吕梁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强调,对于成龙廉政文化园区建设和墓地修复等具体事项,要明确责任领导,马上形成意见,尽快着手落实。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3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