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秦、赵两国的国君从父系传承上来说很近,那些赵国贵族被如何处理了

十万个历史为什么 2023-09-21 10:29:44

战国七雄之中,秦、赵两国的国君从父系传承上来说确实是最近的,但却丝毫不妨碍两国打得热火朝天,赵国也是秦国灭得较早的一个国家。至于说,赵国的那些亡国贵族,秦始皇有没有给他们礼遇呢?这倒是值得我们来说道说道。

一、同根同源

历史上,秦国和赵国的国君都可以算作是嬴姓赵氏,而这个起源却不是我们现在更为熟悉的赵,而是嬴。

嬴姓也是上古八大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之一,起源于大禹的首席助手伯益,此人因治水有功,受当时的君主舜所赐而得姓嬴。可见,在上古年间,得姓本身就是非常荣光的一件事,后来自然也就成为了后代传承的标志。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大姓的繁衍,同姓者变得越来越多,为了对此加以区分,“氏”这个同样带有传承属性的称呼开始广为使用,最初称嬴姓赵氏的人名字叫做造父,他作为伯益的后人,自然得到了嬴姓的传承,而身为周穆王(西周第五任君主,约公元前977年—前922年在位)时期的一个马官,他还因为立了大功,被穆王封到了赵城(属今山西临汾),从此,他的族人也就开始以地名为氏,称赵氏了。

不过,造父却并不是秦、赵两国国君共同的祖先。

商纣王时候,有一位名人,叫做飞廉,是商纣王身边的宠臣。

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他的五世孙也就是后来秦国的始封君非子;另一个儿子叫季胜,他也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造父的曾祖父,而造父的后人则以赵城为根基逐渐发展,后来建立起了赵国。

看得出来,尽管秦、赵从父系传承上来看,是同根同源的,但传承到战国时已经过去数百年了。从这点上来看,秦、赵之间的血脉传承关系,甚至不如春秋时期的“秦晋之好”来得近,与战国末期数次联姻的秦、楚两国相比,就显得更加远了,毕竟宣太后、华阳太后可都是楚国贵族女子,只不过中国古代进入父系社会之后,相对来说会看重父系传承一些。

那么,秦王政又是否会因为与赵的同根同源而最终放过赵国贵族呢?我们再来扒一扒。

亡国君臣赵国的最后一位赵王是被称为赵幽缪王的赵王迁,他因轻信谗臣郭开,害死了大将李牧、司马尚,以致自毁长城,葬送了赵国,他本人则成了秦人的俘虏。秦王政也并未考虑同源之谊,将其流放到了房陵(今湖北房县)的深山之中,任其自生自灭了。

一个常处优渥之中的赵王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又能生存多久呢?虽未有确切答案,却也不难想象了。

赵国灭亡之后,一批赵国大夫、贵族逃往了北边的代地,开始拥立赵王迁的异母兄赵嘉为代王,联合燕国共同抗秦。不过,已经日薄西山的燕代两国也并未坚持多久,数年后便都相继被秦国灭了。

赵王嘉与燕王喜一道也都成为了秦国的俘虏,再无自由可言了。

那么,赵亡以后,其他一些不知名的赵国贵族,秦王又是如何安置的呢?

这方面史书中也有记载,《史记》中就说,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也就是说秦始皇统一以后曾下令迁徙天下豪强、富户等十二万户到咸阳,一方面充实人口,另一方面则是消除六国的威胁。

这“十二万户”中,六国贵族还是占有相当比例的,但是要说尽迁六国贵族至咸阳,却也未必。

我们知道,在后来的反秦斗争中,还是有一大批六国贵族子弟涌现出来的,比如魏国公子魏咎、魏豹,齐国贵族田氏三兄弟,赵国在当时也有一位赵歇被张耳、陈馀等人推举为赵王,这说明,秦国当时并没有尽迁六国贵族至咸阳。

而且,依据《史记》的记载来看,当时的这些六国贵族子弟还是“聚居”在一起的,比如,田氏势力就多在狄县(今山东高青县东南),而楚国故地下相(今江苏宿迁)也成了楚国贵族项氏族人的聚居区,赵歇也是秦朝时期赵氏的族长。

可见,秦始皇并未彻底打破这种旧有的贵族聚居的格局,反而造成了后来反秦势力兴起了六国贵族势力的反扑。针对这一隐患,还是后来刘邦做得更为彻底一些。

大约刘邦建国两年后,他就听取了建信侯娄敬的建议,针对性地将十余万六国贵族和豪强,迁至关中,以充实关中人口,与此同时,六国贵族远离故地,自然也就失去了崛起的土壤,不再对新兴的大汉朝造成威胁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1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