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王翦打仗有个习惯,让秦始皇感到肉疼,但却从来不敢拒绝

七号说三国 2023-09-21 09:56:33

说起秦国名将,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白起,因为他太出色了,他做秦军主将二十多年时间,帮助秦国击败了韩魏赵等众多对手,夺取敌国城池 70余座,歼敌近百万士兵,尤其是长平之战,白起杀了赵国45万士兵,这打击了六国的抗秦力量,让他们没有能力在和秦国抗衡了。

白起奠定了秦灭六国的基础,但真正灭掉六国的人,是另一位和白起齐名的大将王翦。秦灭掉的六国,燕赵楚3国是王翦所灭,魏、齐2国是王翦之子王愤所灭,所以王翦、王愤父子是秦始皇灭掉六国的最大功臣,不过王翦虽然功勋赫赫,但他打仗有个习惯,让秦始皇都感到肉疼。

王翦是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县)人,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推演,王翦是周灵王太子晋之后,是太子晋的第十八世孙。

王翦的生卒年不详,但根据史书记载,他在少年的时候,就已经侍奉秦始皇了。秦始皇刚做秦王时,还是个小孩,所以由吕不韦主政,但是他长大后,就想亲政了,所以他需要除掉嫪毐和吕不韦这两个绊脚石。当秦始皇挥起屠刀时,嫪毐不甘心束手就擒,因而起兵反抗,但很快被秦王政平定了。平定嫪毐之乱中,王翦表现出了不俗的军事素养,这让秦王政开始重用他。

秦始皇亲政后,在尉缭和李斯等人的辅佐下,开始了灭六国之路,他率先让内史腾灭掉了韩国,然后开始重用王翦,让他率兵攻灭赵国。赵国在长平之战时,由于被白起杀了45万降卒,导致赵国元气大伤,实力很弱了,但是赵国有李牧,这让秦军数次败于其手,灭不掉赵国。

陷入麻烦后,王翦再次使用了他的杀手锏,利用反间计,借助赵王之手除掉李牧。秦军散布谣言,说赵军将领李牧、司马尚密谋造反。同时,他们还用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让他在赵王身边说李牧坏话,昏庸的赵王信以为真,杀了李牧,撤换了司马尚。没有了李牧之后,赵国就没有人能阻挡秦军了,秦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很快灭掉了赵国,赵王也成了秦军的俘虏。

这个时候,发生了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之事,所以惹怒了秦国,实力弱小的燕国,很快被王翦所灭。

随后,秦王将目光放在了南方大国楚国身上,虽然此时楚国已经衰落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实力依然不容小觑,所以王翦提出,给他60万兵马,才能灭掉楚国。

当时秦国的兵力,不到百万之众,还要留一部分镇守各地,所以王翦提出的60万兵力,基本上是秦始皇可以调动的全部兵力了。秦始皇虽然信任王翦,但也不敢将全部兵马交给一个大将,因为这样,只要王翦造反,他就没有兵力镇压叛乱了,到时候整个秦国,可能会落入王翦之手。

当年轻将领李信提出,只要20万士兵就可灭掉楚国时,秦始皇说王翦老了,就让李信去攻打楚国。不过李信虽然信心十足,却在楚国境内,被楚国名将项燕给击败了。李信灭不掉楚国后,秦始皇只能再次请王翦出山,给了他60万大军去攻打楚国。王翦也明白,秦始皇将60万大军交给他,放心不下,所以为了打消秦始皇的顾虑,他不断写信向秦始皇给子孙要赏赐。

王翦拥有60万军队,只要他想造反,秦始皇手中没有兵马可以抗衡他,所以王翦可以完全占有秦国,这时他获得的利益,留给子孙的财产,要比任何赏赐都要丰厚,但是王翦没有这么做,而是写信向秦始皇给自己的子孙要赏赐,说明王翦没有造反之心,这反而让秦始皇放心了。

最终王翦顺利灭掉了楚国,但是王翦是个情商很高的大将,他灭楚回来后,立马交出了兵权,还以年迈为由,选择隐退了,这让他对秦始皇没有威胁,所以秦始皇放心他,未曾对王翦动杀心。

王翦的功成隐退,让他的子孙王愤、王离都得到了秦始皇的重用。王愤替秦始皇灭掉了魏、齐两国,王翦的孙子王离在秦灭亡时,还和秦末名将章邯一起,率兵镇压叛乱,都是秦国的功臣。

不过王翦打仗时,有一习惯,为了确保胜利,他总会想秦王要足够多的兵马,例如灭楚国时,王翦开口就要60万兵马,这让秦王感到非常肉疼,但是王翦是他手下最会打仗的大将,灭六国离不开王翦,这让秦王又不能不给。但是给王翦太多的兵马,一是秦王放心不下,二是兵马太多,消耗的钱粮又是一个天文数字,这让秦国吃不消,但是为了击败敌国,又不能不给。

还好王翦是个情商很高的大将,他不贪恋权势,并在功成名就后,早早隐退,这让秦王松了一口气。

王翦在攻打楚国时,为何每天举行投石比赛?

众所周知,在战国时期的四大名将里面,老将廉颇因得不到君主信任,而不被重用,最终寂寞终生;名将李牧有勇有谋尽洒疆场,却因秦国反间计,含恨而死;武安君白起一生杀百万敌军威震古今,最后还是因功高震主,被帝王赐死。可以说四大名将大部分都是死于君主猜忌,只有老将王翦得以善终,看来王翦此人并非一个只会带兵打仗莽夫!

太史公司马迁曾说过:“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的确如此,在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王翦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尤其是他在破赵国都城邯郸和以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为后世称道。后来因功绩卓著,秦始皇嬴政更是尊其为师!然而就是这样著名的军事家在领兵打仗时有个习惯,让秦始皇觉得非常肉疼,但却只能咬牙答应!



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6年),大将王翦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带领一支秦国精锐部队攻下了赵国阏与,并且越战越勇士气高涨,一连攻取赵地九座城邑,一时间风头出尽。随后在秦始皇正式亲政后,一统天下的计划提到议事日程,王翦作为新升起的将领之星,自然受到秦王特别重用。期间,除了最先的灭亡韩国王翦没有参与外,其他五国要么为王翦带兵所灭,要么为其子王贲攻克而亡。

当时各国经过一个战神白起的恐怖摧残,还没缓过神来,自然难以抵挡王翦父子俩的铁蹄蹂躏。这俩父子在战国末期越战越勇一路凯歌向前,王翦的名气也威震六国。我们都知道白起在作战中多以摧毁敌人有生力量为目的,而大将王翦则是以最小代价换取胜利。王翦每次带兵打仗都有个习惯,需要秦国用大量的人力武力配合,情报上也要鼎力支持。例如秦始皇十八年,王翦带兵围攻赵国,与名将李牧相持一年之久都未进攻,最后使用反间计除掉李牧。事后王翦势如破竹前行,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7年),秦国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荆轲刺秦王事件,荆轲失败后。秦始皇非常盛怒,并利用这个机会派王翦领军远征讨伐燕国。燕王喜见状便联合代王赵嘉誓死抵抗秦军,燕代联军虽然由燕国的太子丹统领,但怎奈何秦军强大,最后在易水河边兵败。王翦乘势攻取了燕都城蓟,燕王喜逃到了辽东,燕国自此名存实亡。

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始皇又派王翦之子王贲率军攻打楚国,重创楚军,夺取楚国十余座城池。然后王贲接到嬴政命令北上攻伐魏国,王贲到魏地选择引黄河之水灌淹魏国都城大梁(开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水淹大梁城。同年三月,大梁城毁垣塌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紧接着王贲又平定了魏国各地,设魏地东面为砀郡。

秦始皇和王剪的对话

秦始皇问:“把楚国拿下需要多少人?”
李信回答:“二十万人马足够了。”
王剪说:“没有六十万人马是不行的。”
秦始皇说:“王将军果真是老了呀,怎么这么胆小了?你看李将军果然是英勇壮士啊。”

于是李信和蒙恬,领了20万军去伐楚。
王剪就谢病归老还乡。

李信和蒙恬去打楚国,开始一路顺风,打了几次胜仗。后来被楚军一路追杀,损兵折将,让人家辇回了秦国。

秦始皇一看特别生气,这是丢大秦国的脸。立刻亲自驾车去频阳这个地方去找王剪。

秦始皇就道歉了,他说:“寡人不用王将军的计策,果然辱没了秦军。今天,楚国他们的军队都向西打过来了,将军你虽然病着,难道还能看着寡人这个样子吗?”

王剪就推辞说:“大王,我真的是老了,害怕,大王还是选择贤明的将领吧。”
秦皇岛说:“姜还是老的辣。收拾楚国非王将军莫属。”

王剪说:“大王,你要用我的话,我还是要领六十万人马。”
秦始皇说:“六十万人马就六十万。”
王剪说:“OK,大王英明。”

秦始皇将王送至灞上,说:“爱卿(当时这个词估计没有造出来),这可是我举国之力呀。”

王剪说:“大王放心,您在阿房宫等着好消息吧。”

王剪领着六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走一段路,他就派人回去给秦始皇说:“大王呀,我不放心家里的老小,你要给我良田美宅还有养鱼池。”

秦始皇说:“王将军你放心去打仗吧,我一个子都不会少你的。”

王剪又派人去说:“大王呀,借这次立功的机我要向大王多要点好处。我的级别功劳再大也封不了侯,借这次机会想给子孙后代多留点财产。”

秦始皇说:“没问题,小case了,你放心打仗吧。”

王剪手下的人就说:“将军你是怎么了?怎么老要这些东西?”

王剪说:“大王这个人疑心大,他今天把全国的兵力都给我,我不这样子做,有人在他跟前说我坏话,我害怕他怀疑我造(反)呀。”

王剪到了楚国这里,守门不出。他对士兵说:“你们吃好玩好,让你们出去打你们再去打。”将士们都说好,他们天天玩扔石头的游戏,等司令说打,忽啦一下子出兵排山倒海。

这一次王剪将军不仅把楚国收了,顺便带着六十万大军到南越国转了一圈,凯旋而归。

当时听易中天老师讲《千古一帝秦始皇》,特别喜欢听。尤其是请王剪出兵这一段(秦腔里有这一折戏的),特别敬佩秦始皇的态度。古代君王能做到这一点的也没有几个人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1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