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两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上,只有两位勤政的皇帝,一位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位是亡国之君崇祯皇帝朱由检。朱元璋的勤政,为大明朝奠定了两百七十六的基石;而崇祯的勤政却没有挽救衰微的大明朝。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崇祯所接手的大明朝本来就是一个烂摊子,天启年的东林党争,以及水灾、旱灾、蝗灾和天启七年的王二起义已经让大明朝虚弱不堪。崇祯即位之初,虽然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启用大批贤能,为黑暗的大明政坛带来一丝曙光。然而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之下,崇祯皇帝还是没有能改变大明朝的命运。
崇祯年间,从万历十三年就开始的第四次小冰河期发展到了极致。据《汉南续郡志》记载崇祯元年开始,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陕西百姓吃草、吃树皮、吃观音土充饥。干旱的同时,各地又爆发大鼠疫,鼠疫传遍大半个明朝,死亡上千万人。
在自然灾害和瘟疫爆发的同时,李自成之乱、张献忠之乱也相继爆发,还有北方后金的皇太极不断侵扰边疆。由于连年的灾荒,农而税收无法跟上,这一切的结果导致崇祯年间加税不断,民间称呼他为“重征”以代替“崇祯”。
崇祯在治国救国的责任心和雄心上要强于明朝中期后的多数皇帝,在除掉魏忠贤的时候表现的也非常机智。崇祯期盼着明朝可以在自己手中迎来中兴,但他求治心切,刚愎自用,生性多疑,即位初期铲除了专权的宦官,后期又却重新重用宦官。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时年33岁的崇祯帝杀死妃嫔儿女,自己则与煤山自缢身亡。在天灾人祸的双重夹击下,屹立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朝也随着曾想力挽狂澜,救大明朝与危难的崇祯帝的死一起崩塌。
南明时期1644-1662,明朝走向灭亡,内乱外扰,虽有郑成功、袁崇焕等名将但注定了他走向深渊,帝位交到崇祯手上时,明朝名存实亡,只是一个政权交接的时间与究竟交给谁的问题。
崇祯在位期间大力铲除阉党,并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但明朝国力已无法振兴。在位期间农民起义猖獗,关外清朝势大。已处于朝不虑夕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后于煤山(景山)自缢身亡,终年35岁,在位17年。庙号思宗,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
据有的史学家分析,崇祯是我国最勤政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朝干夕惕。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崇祯执政时期,对于后金,群臣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崇祯在用人方面,起用了主战派袁崇焕。文官集团使得军中之将只重出身门第,几次大规模对后金的军事活动均遭惨败,削弱了明朝的军事力量,最终无力镇压农民军起义,间接加速了明朝灭亡。
崇祯皇帝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明朝早已经腐朽不堪,在内部朝纲腐败,国内农民起义四起,在边境又有着后金的崛起。另一方面就是崇祯皇帝不成熟的政治手段和多疑的性格。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它是由我们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且明朝时期坚持不纳贡不和亲,从来不向外族势力低头,而且明朝坚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因此明朝被后人称为最有骨气的王朝。
在将近300年的历史中,虽然出过朱元璋,朱棣这样的千古名帝,但是大部分的明朝皇帝还都是比较平庸的,在治理国家方面一塌糊度。崇祯皇帝朱由检在17岁时登基,但是当时的大明王朝早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虽然朱由检励精图治,想要重现祖辈们的辉煌,但是却最终无力回天,在李自成法军攻入北京城之后,不甘愿做亡国之君的他选择在眉山自缢身亡。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朱由检失败的原因。
一.内部农民起义军四起
明朝末年,天下农民起义军四起,老百姓只要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就不会造反,可见当时明朝的老百姓生活有多困苦,崇祯时期,陕西大旱,整个陕西省几乎颗粒无收,而崇祯皇帝在听到消息后不仅不打开国库赈灾反而还要继续征收当地的赋税,更过分的是他竟然下旨将陕西境内的流民当做叛军诛杀。崇祯皇帝的此种作为更是寒了天下百姓的心,于是天下农民起义军四起。
二.边境后金的崛起
在明朝边境后金开始崛起,当大明朝正忙于内斗之时,努尔哈赤则带领他的军队在草原征战,后金的军队非常善骑射而且连年征战使他们军队战斗力很强,面对这样强敌的冲击,崇祯皇帝也是非常头疼,特别是在袁崇焕被杀之后,整个大明王朝已经无人再可以抵抗努尔哈赤和他的骑兵。
三.不成熟的政治手段和多疑的性格
崇祯皇帝的政治手段也是非常不成熟,最初魏忠贤和东林党相斗还能相互制约,但是崇祯皇帝上台之后立马诛杀魏忠贤,而且还不扶持拥护自己的势力,使得在朝内东林党一派独大,这种局面也使朝纲更加混乱。
而且崇祯皇帝性格多疑,对袁崇焕崇祯皇帝最初十分信任但是后来就开始慢慢怀疑他,最终抓住袁崇焕的一个小错误就将他诛杀,而另一外大将孙传庭也是被他极度的不信任,甚至被囚禁了起来,这些也使的明朝军事实力大减。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0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