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52
见叛军大举来袭,李光弼命部将荔非元礼领兵迎敌,自己则坐镇于中潬城东北角的一个了望塔上,在那里一面观看战场形势,一面用红旗全盘指挥。
他看到,叛军仗着人多势众,如排山倒海般向中潬城扑来,荔非元礼按兵不动;
他看到,叛军逐渐逼近了壕沟,随后用铁锹一锹一锹地填土,荔非元礼还是没有动;
他看到,叛军用土将壕沟填平,随后一个一个顺利通过了壕沟,荔非元礼依然没有任何反应;
他看到,叛军逐渐逼近了栅栏,随后开始用刀对着栅栏一刀一刀猛砍,荔非元礼竟然还是跟木头桩子似的一动不动……
这下李光弼再也忍不住了,派人将荔非元礼召来质问:你眼睁睁地看着叛军又是填沟,又是开栅,为什么不打?
荔非元礼反问道:司空大人,你是想固守还是要出战?
李光弼没好气地说:当然是出战。
因为他知道,中潬城的城防远不如南北二城坚固,仅靠消极防守是很难守住的。
荔非元礼笑了:这不对了嘛。既然要战,那么敌人如此费力地替我们填沟开路,何必要阻止他们呢?
李光弼这才明白了他的意图,不由连连点头:有道理。你好好干吧。
直到叛军好不容易气喘吁吁地砍开了栅栏,荔非元礼这才本着“不见兔子不撒狗,不到换季不出手”的宗旨猛然率军出击,将叛军一下子逼退了数百米。
不过,由于叛军人数众多,一阵骚乱之后他们还是逐渐稳住了阵脚。
见一时无法冲垮叛军,荔非元礼也不恋战,又率部退了回去。
正在观战的李光弼见荔非元礼没冲多远就缩了回来,忍不住再一次怒火中烧,马上派人去召荔非元礼,扬言要将他军法从事。
没想到荔非元礼对此根本就不予理睬:老子现在正忙着打仗,召我干什么?不去!
他命部队在栅栏内严阵以待,自己则如捕食前的狮子观察猎物、首次看毛片的孩子观察屏幕一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叛军的一举一动。
叛军大概是被荔非元礼刚才那一番突如其来的冲击打懵了,没敢再继续进攻,而是一直在栅栏外与唐军对峙。
一段时间后,见叛军有些松懈,荔非元礼瞅准时机,马上率部再次发起冲锋,将叛军打得溃不成军。
在南城和中潬城相继失利后,叛军主帅周挚又根据“手气不顺就换个方向试试”的棋牌室大妈信奉的麻将原理,把主攻方向转到了北城。
李光弼也迅速赶往北城驰援。
一进城,他就立即登上城头观察敌情。
看了一会,他对周围的将领们说:敌军虽然人多,但阵容不整,没什么可怕的。我向各位保证,最多到中午,就一定能打败他们!
不过,说是这么说,但李光弼的心中却并没有底。
事实上,他这句话就和父母对孩子说的“打针一点都不疼”一样——纯粹只是鼓励性质的。
随后他命众将一起率军出城迎敌。
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这天中午,依然没能分出胜负。
李光弼召回众将,与他们一起讨论对策。
他问:半天打下来,你们觉得敌军阵营哪一面最强?
将领们的意见十分一致——最难打的是西北方向,其次是东南面。
李光弼当即命麾下爱将郝廷玉、论惟贞分别迎战西北、东南之敌。
郝廷玉、论惟贞两人分别要求拨给他们骑兵五百和三百。
但仗打到这个份上,哪还有那么多骑兵?
李光弼给他们打了个六折——只给了他们一个三百,一个两百。
接着李光弼正色道:诸位出战时要服从我的令旗指挥,如果旗帜慢摇,你们就自行选择敌军薄弱处攻击;如果旗帜急摇并三次指向地面,你们就一起冲锋,拼死前进,有后退一步者,斩!
说完,他拿起一把短刀插入自己的战靴中:要打仗就不能怕死。我身为朝廷三公(司空),绝不能死在贼人手里。万一战事不利,诸君战死沙场,我也必定在这里自刎,陪你们一起上路!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0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