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黎埠风云
2
水井山区西面边缘两里之遥的黎埠圩,此时则是一番景象。自是年七、八月间接连发生阳山县人民武装在小江乡下坪村革命起义和飞雷大队挺进阳山以来,风声骤紧。黎焊统治阶级主要头面人物国民党团级退役军官陈国良(时任虎岗中学校长),阳山县参议会参议长邓树年,参议员兼黎埠商会会长刘德宏(刘是刘晋丰反动家族的主要代表人物一)、黎埠乡乡长邓公望等人,对此“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局势,从其本身反动经济、政治利益考虑,怀着惊诧、疑惧、怨毒兼而有之的阴暗心理,几经密议,又邀请地方着名绅士黄公汉、杨孔华、邓奇彦、李公钰等人集会,决定成立黎埠乡勘乱剿匪委员会,推举陈国良为主任委员,密锣紧鼓地征集或购买枪支弹药,征调人员,组建黎埠常备中队七、八十人枪,各保组建保丁队。委任黄公汉的二弟黄公武为常备中队队长,隐然含有对黄公汉羁縻和掣肘的深意。另刘晋丰家族凭着财雄势大,另行组建地主武装六、七十人,隔江村杨姓亦组建地主武装三、四十人。饬令各保分片设卡放哨,检査行人。
陈国良,凤山村人,出身军官世家,久历戎行,颇晓兵机,1949年初又出任连南县县长,为人精明老练;刘德宏,为刘晋丰家族的佼佼者,为人深沉,颇有心计;杨孔华,隔江村人,日本留学生,时任广州卫戍司令部高级参议,但仅是虚衔,不负实际责任。为人有见识,因当时国内战争形势混乱,服看国民党大势已去,暂回乡观望风色,待机而动,后于同年冬悄悄避居香港;邓奇彦,保平村人,是乡中着名讼师,为人圆滑多智,八面玲珑;乡长邓公望,是邓奇彦之弟,亦是讼师,思想反动,为人私心自用,处处以利为重;黄公汉,均安村人,其父黄鸿猷,曾任孙中山先生的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其本人历任桂军混成旅旅长、粤汉铁路警备司令、张发奎第四军驻广州办事处主任等职,后解甲归田。性果敢沉毅,热心家乡公益事业,颇得民心。因之亦遭国民党反动分子嫉忌,1933年冬,国民党派遣缪培南教导师到粤北推行“清乡”,实为排除异已时,将黄公汉诱捕,儿遭杀身之祸。幸赖其岳父李谨初(与马来西亚着名领侨国民党渊源颇深)极力营救,许以黄公汉献出所存枪支二、三百支为条件,始获释放。自1948年夏秋间共产党公升进行武装活动后,黄公汉采取超然的中立态度,与国民党反动分子貌合神离,历次婉拒参加反动会议,其控制下的均安村保丁百余人枪亦籍故拒不受令前往“进剿”游击区,致遭受疑忌,害怕他乘战乱之机,而变生肘腋,为后来捕杀他埋下伏笔。
END
编辑:阳山网
来源: 黎寨风云
▽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0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