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冒顿围攻刘邦七天七夜,为何最终又放虎归山,真的因为枕边风吗

香茗史馆 2023-09-21 09:26:37

汉七年(前200年),匈奴围攻韩王信都城马邑,韩王信自知不敌,遂献城投降匈奴,并与匈奴合兵南下侵扰太原。同年东冬,汉高祖刘邦亲率32万大军北上讨伐叛军、抵御匈奴,结果却因轻敌冒进而被围于白登山七天七夜,史称“白登之围”。

根据史料记载,被围七日之后,刘邦采纳陈平之计,收买冒顿单于妻子阏氏,阏氏遂劝说冒顿单于撤军。然而,雄才大略的大单于冒顿,真的是因为女人的枕边风,便错过了杀死刘邦、攻取汉朝的好机会吗?显然并非如此。

前线战败冒顿单于诱敌深入,刘邦轻敌冒进遭遇“白登之围”就在中原大地上演“楚汉争霸”之际,北方的冒顿单于一统匈奴各部,并大败东胡王,吞并白羊河南王,击败并迫使月氏西迁,重夺蒙恬曾经夺走的匈奴地区,夺取汉朝朝那、肤施等郡,同时迫使丁零、浑庾、屈射、鬲昆、薪犁等部族臣服,迅速得以崛起。

匈奴崛起之后,便时常侵扰燕、代等地,刘邦于是趁机将韩王信迁至太原以北,建都晋阳,用于抵抗匈奴,后韩王信以“晋阳距离边境较远”为由,上书请求迁都马邑,刘邦欣然应允。然而,面对匈奴的侵扰,韩王信根本无力抵抗,只得多次派人向匈奴求和,后刘邦怀疑韩王信有背叛之心,遂派人对其予以责备,韩王信担心被诛,干脆献城投降,并与匈奴合兵南下攻打太原。

汉七年(前200年)冬,得知韩王信果然反叛,刘邦于是率领32万大军亲征,结果韩王信遭遇惨败,部将王喜被杀,韩王信逃奔匈奴。得知刘邦率军北上,冒顿单于则采用诱敌深入之计,只派左右贤王各率军一万,配合韩王信的残兵败将屯兵于广武至晋阳一带,而自己则率领四十万大军于平城附近设伏。

汉军击败韩王信之后,继续乘胜追击,先后于晋阳、离石两次击败韩王信与匈奴联军,匈奴又于楼烦西北再度集结兵力,结果还是被西汉骑兵击溃。眼看匈奴不过如此,刘邦便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在得知冒顿单于驻兵代谷后,为消灭匈奴主力,不顾娄敬等人劝阻,亲率精锐先锋军一路追击匈奴骑兵北上,结果与主力大军拉开了数日路程。

匈奴连败连退、刘邦连胜连追,双方很快便抵达了平城附近。见刘邦已经步入伏击圈,冒顿单于这才精锐尽出,派兵切断刘邦退路,并以合围之势向刘邦扑来,刘邦得知中计后,见敌军势大,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只得赶在匈奴完成合围之前,率军撤往白登山固守待援。

匈奴将刘邦围在白登山之后,派骑兵四面围攻,根据《前汉纪》记载,冒顿单于摆出的阵势极为拉风,当时围攻白登山的匈奴骑兵,西面尽是清一色的白马,东面则是一色青马,北面是一色黑马,南面是一色红马。

冒顿单于之所以释放刘邦,显然不是枕边风那么简单在这次攻防战中,虽然匈奴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然而双方交战七天七夜,匈奴却始终未能攻上白登山,直到七日之后,冒顿单于最终选择撤军。

事实上,刘邦选择撤往白登山显然是明智之举,此时的汉军历经楚汉争霸长期锻炼,已是百战精兵,尤其是刘邦统率的先锋,更是汉军之中的精锐,以这样一支军队守山,兵力虽少却占据了地利优势。而对于匈奴骑兵来说,以骑兵为主的他们想要攻山便只能弃马登山步战,兵力虽优却失去了军种优势。天寒地冻、缺乏补给之下,汉军能够坚守白登山七日,也说明了此举的正确。

至于收买冒顿单于妻子阏氏,个人认为显然不太可能,40万匈奴兵足以将白登山围的水泄不通,而匈奴冒顿单于的营帐,必然在匈奴军队的核心区域,那更是层层设防,且不说外出作战的汉军到底能凑出多少金银财宝,汉军使者难道真的能如此轻易携带金银财宝突破重围接触到阏氏吗?换句话说,如果汉军使者如果能够避开匈奴大军秘密接触到阏氏,倒不如直接刺杀了冒顿来的干脆。

如上所述,汉军使者显然不太可能轻易接触到阏氏,而雄才大略的冒顿单于,也根本不可能因为阏氏的劝说而轻易放过汉朝皇帝,匈奴撤军显然另有其他原因。

冒顿单于到底为何放过刘邦?更多源于双方均陷入困境既然匈奴撤军不是因为枕边风,那么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个人认为,应该是交战七日之后,刘邦和冒顿单于均陷入了困境之中,形势迫使双方不得不进行妥协。

1、冒顿的困境:匈奴此时虽然占据优势,但攻山七日而不得,也使其陷入到了困境之中,而其面对的困难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是粮草问题。相较于中原王朝,后勤供应本就是匈奴的短板,匈奴军队凭借骑兵优势来去如风,平时出兵携带的也仅仅就是几天粮草,之后便是以战养战解决粮草消耗,而如今被定在白登山一地,粮草供应可就成了大问题。40万大军的粮草消耗何等恐怖,就算匈奴大军四处劫掠,又能支撑多久?

二是汉朝援军。刘邦的先锋军虽然与主力已经脱节,但双方间隔也仅仅数日行程,如今时间过去七天,汉军主力必然也已经赶到了白登山附近。面对刘邦的先锋军,匈奴还能占据兵力优势,可汉朝主力一到,他的兵力优势便没有了,而汉朝却极可能形成里应外合之势。

三是内部问题。接连围攻白登山七天,匈奴方面必然已经付出了相当的代价,然而此时的匈奴虽然强大,但采用的却只是部落联盟统治,冒顿只是这个联盟的首领罢了,对各个部落的指挥必然不如中原王朝的皇帝。对于冒顿单于来说,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消灭汉朝皇帝都是值得的,然而对于其他部落首领来说,如果付出代价太大,而又无法取得丰厚的回报,他们却是不会同意的,而冒顿却不得不考虑其他部落首领的态度。

2、刘邦的困境:相对于冒顿来说,刘邦虽然凭借地利成功顶住了匈奴的进攻,但形势对于他来说无疑更为不利,刘邦面临的困境同样来自于三个方面。

同样是粮草问题。汉军此时的粮草也成为了大问题,先锋军队携带的粮草也不会太多,七天的消耗必然也已经到了极限,甚至已经极可能开始断粮,就算白登山上能够获取到一定食物,但刘邦的先锋军队至少也有几万人,一座白登山显然是不够吃的。

同样是援军问题。与冒顿的担心不同,刘邦怕的是援军将领存了其他心思根本不想救自己,毕竟此时西汉初立,如果皇帝被围,而将领又存了异心,对这个新生的国家无疑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此外,刘邦更是担心援军将领救主心切,导致主力也被匈奴击败。

同样是内部问题。皇帝如果被长时间围困,很难说朝廷内部会不会生乱,毕竟此时西汉初立,内部本就不稳,更何况此时还有其他几个与朝廷离心离德的异姓诸侯王,很难说皇帝长期被围之下,内部是否会发生叛乱。

在双方都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刘邦一方表示要谈判,冒顿自然是同意了,不过冒顿对于嘴边的肉吃不掉肯定很恼火,自己一方又占据主动,为了弥补损失肯定是要讨些好处的。

也只有双方真正进入谈判阶段,刘邦一方的人马才能顺利出入对方大营,才有机会收买冒顿的妻子,而冒顿在明知无法彻底消灭刘邦的情况下,在得到足够好处之后,自然也就有了撤军之意。至于阏氏,恐怕只是史书作者避免刘邦太过难堪,所抬出的工具人罢了。

而经此一战,刘邦和冒顿也算真正认识到了对方的强大,刘邦自知短期内无法击败匈奴,而冒顿单于显然也认识到了西汉这个新生国家的强大,恐怕这也是刘邦选择与匈奴和亲,而冒顿单于也愿意和亲的主要原因,否则对于两个国家来说,又岂会因为区区一个女子,便放弃互相征伐,维持几十年的相对和平。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0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