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丙吉传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治律令,为鲁狱史。积功劳,稍迁至廷尉右监。坐法失官,归为州从事。时,宣帝生数月,以皇曾孙坐卫太子事系,吉见而怜之。又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曾孙无辜,吉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故朝廷莫能明其功也。及霍氏诛,上躬亲政。是时,掖庭一宫婢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章下掖庭令考问,该宫婢辞引使者丙吉知状。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终不言。上大贤之,其封吉为博阳侯.邑千三百户。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上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赃,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於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曾吏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爱!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御史大夫卒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吉病笃。上自临问吉:“谁可以自代者。”吉顿首曰:“西河太守杜延年明于法度;晓国家故事;廷尉于定国执宪详平;太仆陈万年悖厚备于行止。此三人能皆在臣右,唯上察之。”上以吉言皆是而许焉。后三人居高位皆称职,上称吉为知人。吉薨,谥曰定侯。子显嗣,甘露中有罪削爵为关内侯,官至卫尉太仆。
专题训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
B.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
C.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
D.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迁:用来指官职调动。升职叫迁升、迁除;降职叫迁谪、迁斥。文中指平调。
B.三公:古代官名,指国君手下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也称“三司”。
C.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古代九拜之一。后通用作下对上的敬礼。
D.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丙吉为人宽厚,不事张扬。他有恩于曾孙,却闭口不谈;后掖庭一宫婢的民间丈夫上书,陈述丙吉功劳,此事才被皇帝所知,并给予重赏。
B.丙吉熟习律令,勤奋好学。他出身于治理监狱案件的小官吏,研修律令,曾经担任鲁国
的狱史,自学了《诗》《礼》等典籍,通晓其大意。
C.丙吉为官守礼,有知人之明。他做官崇尚宽容.从他开始公府不追究查办小吏;当他病重时,皇帝询问替代人选,他举荐了三人,都很称职。
D.丙吉深受重用,并福延子孙。他官至宰相,死后谥号定侯,受到高度评价;他的儿子丙显继承爵位,后因罪被削爵为关内侯,官至卫尉太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掾史有罪赃,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
译文:
(2)驭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人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
译文:
5.吏酒醉失礼犯上,为何丙吉没有允许西曹吏赶走他?(3分)
【答案】
1.D 解析∶句中"然"是转折连词,与后文"无所惩艾"连接紧密,故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AC两项。"名"是"有"的宾语,"吾"是"陋"的主语,两个词中间应断开,故排除 B项。正确答案为 D。
2.A 解析∶文中指升职。
3.A 解析∶掖庭宫婢是让自己的丈夫上书陈述她的功劳,并非陈述丙吉的功劳。
4.答案∶(1)掾史有贪污财物犯罪,(德行)不符合职务要求的,(丙吉)就给予长假,最终也没有追究验证。
(关键词"罪赃""辄""案验"各 1分,句意1分)
(2)驾车的役吏于是跟随信使到官署刺探打听,知晓蛮族侵入云中、代郡,迅速回府拜见丙吉并禀报所知晓的情况。(关键词"刺取""遽""白状"各1分,句意1分)
5.答案∶①丙吉宽容大度,喜欢为人掩过扬善。②丙吉担心他因醉酒失去差事,没有容身之处。③丙吉认为只是弄脏了车内的垫褥,不是失职之事。(每点1分)
参考译文
丙吉宇少卿,是鲁国人。研修律令,担任鲁国狱史。积累功劳,逐渐升迁到廷尉右监。因违法犯罪失去官职,贬为州从事。当时,宣帝刚出生几个月,因为皇曾孙的身份被卫太子的事牵连被捕,丙吉见了怜惜他。又心知太子的罪过并非事实,更加同情无罪的曾孙。丙吉选择谨慎敦厚的女刑徒,让她们保护奉养曾孙。丙吉为人宽厚,不夸耀自己的长处。自从曾孙登上帝位,丙吉闭口不说曾经的恩惠,所以朝廷中没有谁知晓他的功劳。等到霍光被杀,皇上亲自处理政务。这时,掖庭一宫婢让她民间的丈夫上书,说自己曾经有扶持、养育皇帝的功劳。奏章下达掖庭令,让掖庭令考查询问此事,这个宫婢的供词中说以前的使者丙吉知道是怎么回事。皇帝亲自询问丙吉,这才知道丙吉曾对自己有恩,但丙吉始终没说。皇上认为他非常贤德,封丙吉为博阳候,食邑一千三百户。丙吉出身于治理监狱案件的小官吏,后来学习《诗》礼》,通晓其大意。等到处于宰相之位,崇尚宽容大度,好谦让他人。掾史有贪污财物犯罪,(德行)不符合职务要求的,(丙吉)就给予长假,最终也没有追究验证。有门客对丙吉说∶"君侯担任汉相,框法营私的官变谋求私利,但没有任何惩治"丙吉说;"三公之府(却)去追究查办小史,我私下认为不好(这是丢人的事)"后来有人代替丙吉,于是把这当作旧例,公府不追究调查小吏,从丙吉开始。对于官署掺史,一定遮蔽过错颂扬好处。丙吉的马车夫嗜酒,常自由放荡,曾经跟随丙吉外出,醉后呕吐到丞相车上。西曹负责官员想要赶走他,丙吉说∶"因为喝醉失去士族的差事(因为喝醉的过失就赶走他),让这个人将何处容身?西曹隐忍这件事吧,这不过是玷污了丞相车内的垫褥罢了。"因此没有赶走此人。此马车夫是边郡人,熟悉知晓边塞派发的紧急军务,曾经外出时,刚好看见信使拿着赤白囊,携带着边郡的紧急文书飞驰来到。驾车的役吏于是跟随信使到官署刺探打听,知晓蛮族侵入云中、代郡,迅速回府拜见丙吉并禀报所知晓的情况。不久,皇上下诏召集丞相、御史,询问蛮族所侵入的郡中官吏,只有丙吉详细回答。御史大夫仓促间窘迫不能详细知道,因此被谴责。丙吉的病更严重了。皇帝亲自到来关心询问丙吉∶"谁可以代替你?"丙吉顿首回答∶"西河太守杜延年清楚法度,通晓国家旧例;廷尉于定国制定法令公正;太仆陈万年行为敦厚谨慎。这三人的才能都在我之上,希望皇上察看他们。"皇上认为丙吉的话都正确而答应了。后来三个人居高位都很称职,皇上认为丙吉有知人之明。丙吉死后,谥号定候。大儿子丙显继承爵位,甘露年间犯罪削爵为关内侯,做官到卫尉太仆。
好题|山东烟台市中英文学校2021届高三周考语文试题
好题|2020年高考古诗默写真题及2021年高考预测150题
好题| 12月最新全国各地模拟作文及最佳立意
好题 | 2021高考绕不开的“建党100周年”题型全覆盖
好题 | 2021高考备考:历史名人专题练
好题| 河南九师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11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0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