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建立的千秋基业,在自己离世之后,短短数年之间,就亡于秦二世胡亥之手,留下了太多太多的遗憾。假如,秦始皇有先见之明,在生前册封自己的大儿子扶苏为太子,那么,赵高、李斯等人的奸计就一定不能得逞。扶苏做了皇帝,秦王朝能不能就此摆脱二世而亡的命运呢?我看未必!
一、多有贤明的公子扶苏
公子扶苏在秦始皇的眼里,除了拥有自己少年时的风采,还多了几分儒雅。因此,他安排扶苏跟着儒生学习儒家之道,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来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但是扶苏在一些问题上与秦始皇的意见相左,导致父子失和,扶苏被打发到了边疆去锻炼,却给了赵高、李斯、胡亥等人取而代之的机会。
公子扶苏在百姓中间的口碑较好,因为他大多数时候站在百姓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能够做出一些让步,让严苛的秦律在他的统治之下有了一点点人情的东西,让被新纳入进来的东方六国百姓有了喘息的机会。
所以,当公子扶苏被矫诏逼死之后,百姓才会如此地想念他,甚至连东方六国的百姓都感念其恩惠。陈胜吴广在起义的时候,也是以扶苏的名义来号令天下的。
二、扶苏继位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我之所以认为即使扶苏继位,秦王朝也不能摆脱二世而亡的命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东方六国贵族的余孽还在。
秦始皇在灭了东方六国之后,并没有完全剿灭这些国家的贵族后裔,如张良、项梁、张耳、魏豹等等。特别是以项梁为首的楚国贵族,一直都积极地准备起来作乱,陈胜吴广起义只是开了一个头,他们才是秦帝国真正的祸根。
不管是秦始皇在世,还是胡苏当政,都不能够改变这些旧贵族的初心和最终目的,他们迟早都会站出来去秦王朝为敌。这一点上,就够胡苏喝上一壶的了。如果胡苏对于这些人过于严厉的话,天下人会怎么看?会不会有损他贤明的名声呢?如果不严厉处理这些人,倾覆秦帝国的隐患就始终存在。
因此,东方六国的旧贵族是始终悬在秦帝国头顶的利剑,扶苏未必有能力处置好他们的存在。
第二个原因是秦国治国人才的匮乏。
没错,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的确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来改变过去那种各自为政的社会面貌,用郡县制的方式来加强对于各地的统治。但是这些政令大多数都是出于秦始皇和李斯之手,朝廷里面的其他大臣并没有积极献策,只是作为一个执行者而已。
假如秦始皇死后,李斯也因病死亡,那么,秦帝国的下一步又将如何进行下去呢?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治国能臣如萧何、曹参等人不过是沛县的小官小吏而已。
缺乏辅助的扶苏即便再仁义,没有贤臣的辅佐,也是无济于事的。
这一点上,不论是秦始皇还是项羽,可能都没有意识到,时代变了,过去那种小国寡民的治理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如果再采用过去的治国方略来治理这个崭新的世界,那么必将遭到失败。
因此,秦始皇才没有着重去培养扶苏的治国才能,也没有为其安排得力的助手。而项羽只知道恢复自己的家族荣耀,成为一个割据一方的大王。最终,他们所建立的功勋都只不过是为刘邦铺路。
小结
能够在马背上得天下,却不能够在马背上守住自己的天下。治大国如烹小鲜,需要很大的智慧与手段,才能够做到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够让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一直延续下去。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20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少女为爱勇敢!吴琼实力塑造「女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