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司马懿既熬死了曹氏三代人,为何一生未篡位 他到底在担心什么

拾文客栈 2023-09-21 08:59:36

“故相国懿,匡辅魏室,历事忠贞,故烈祖明皇帝授以寄讬之任。懿戮力尽节,以宁华夏。又以齐王聪明,无有秽德,乃心勤尽忠以辅上,天下赖之。”——《三国志》

三国是历史上少见的乱世,东汉末年董卓乱政之后,便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时期。有道是“乱世出英雄”,三国时期是乱世,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除了纵横沙场的武将以外,最令人所津津乐道的便是运筹帷幄的军师们了。

要说三国时期最“成功”的军事,并非脍炙人口的诸葛亮,而是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毕竟曹刘孙三家争斗了争斗了数十上百年,但最终的胜利者却是司马家,不过很多人感到奇怪的是,司马懿生前已经成功篡权,可谓是为何一生都未曾篡位呢?

其实司马懿的谨慎从他还未入仕为官开始便已经可见一二了,司马家族是东汉着名的豪门世家,司马懿更是少有才名,在荀彧的推荐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开始关注司马懿。

曹操封司马懿官,可是司马懿却接口自己得了“风痹”,拒不入仕。曹操本人就奸诈多端,马上就猜测这是司马懿的借口而已,于是就派人扮做刺客去验证,司马懿卧床不起,即使面对刺客的利刃,丝毫不为所动,最后让老奸巨猾的曹操也信了。

后来曹操再次征召司马懿,司马懿敏锐的察觉,如果自己再托病不出,恐怕就要大难临头了,于是司马懿接受了曹操的敕封。

在曹操手下司马懿出了不少的主意,展现了自己的才智,与此同时又表现得非常的低调,因此曹操还将司马懿安排到了曹丕帐下。在曹丕继位之后,司马懿也便成为了顶梁柱一般的人物。

司马懿也是尽心尽力辅佐曹丕,可惜曹丕命不长久,年仅39岁便逝世了。年轻的曹睿继位。

在曹睿继位后,司马懿才开始真正的独立掌兵。诸葛亮北伐时,司马懿用“退守”的战术,让来势汹汹的诸葛亮竟没能建立寸功,虽然没有取得突出的战果,但能守住已是大功。

此后司马懿在魏国的声势达到了顶峰,位列三公,并受命驻守长安。正是在这一段时间,司马懿暗中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位日后的篡权做主要铺垫。

公元239年,司马懿班师返回洛阳,曹睿已经病入膏肓,命在旦夕。在临终前,曹睿将8岁的太子托付给了司马懿。

司马懿虽然接受了曹睿的托孤,但实际依旧是曹氏集团掌控着大权,司马懿隐忍了11年这才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一举掌控了朝政,但终其一生都未曾再篡位,这是为何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司马懿是一个相当谨慎的人,仅仅是篡权都隐忍了那么多年,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才发动了兵变。而篡权之后基本上可以说魏国的天下已经尽收司马家中,司马懿应该做的是稳定,而不是再生事端。当初曹操雄踞天下,亦未行篡位之举,就是因为篡不篡位只是一个“名”而已,司马懿又怎么会看不透呢?

曹操死后留下四大名将,他们如果在的话,司马懿绝不敢篡权

对于曹操家族来说,司马懿的存在无疑就是一种最大的不幸,因为司马懿硬是熬死了曹操家族的三代人,最后终于可以大权独揽,实现自己的野心抱负了,可以说要是曹操家族的三代人活得久一点,也许司马懿就不敢篡权。

曹操早就发现了司马懿的野心,所以曹操一直以来对司马懿都是有所防范的,在自己去世之前,曹操不仅告诫自己儿子曹丕,以后要小心司马懿这个人,而且还给曹丕留了四大名将,要是这四员猛将在的话,司马懿最终还敢谋反么?

跟随曹操的猛将其实是很多的,尤其是夏侯渊、夏侯惇、曹仁、曹洪、曹纯、张郃、张辽、许诸等等,这些大臣都是曹操的心腹,在曹操生前对他们一直都比较信任,尤其是夏侯氏的几个人,更是曹操最信任的人之一。

不过可惜夏侯渊在曹操之前就去世了,于是在夏侯氏家族中,曹操最信得过的应该就是夏侯惇了,夏侯惇是曹操留在合肥的一个军政首领,主要负责曹魏政权合肥方面的事情。

夏侯惇权力最大的时候,在居巢统领二十六军,当时每个军大约有三千人左右,二十六军大概就是78000人,在曹操时代,夏侯惇所掌握的兵马,基本上是曹操所有手下掌握的兵马总和的三分之一,足以见得曹操对夏侯惇的信任与重用。

当然,夏侯惇一生都没有辜负曹操对其的信任,夏侯惇算得上是对曹操最忠心的臣子之一了,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对其极度信任,允许夏侯惇不经过通报就直接进入曹操寝宫,这样的殊荣,在曹魏政权中,有且仅有夏侯惇一个人享有。

夏侯惇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他不仅善于带兵作战,对内政的管理也是比较擅长的,这样的人才,对司马懿的野心当然也是比较清楚了解的,只是可惜夏侯惇没有熬过司马懿,在曹操去世后几个月就追随曹操而去了。

在夏侯氏家族当中,曹操就是给曹丕留了夏侯惇这样的猛将,而在曹氏家族中,曹操给曹丕留下的大将其实还是比较多的,其中最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曹仁。曹仁是曹操的同族兄弟,从曹操创业开始的一天,就一直追随曹操,立下汗马功劳。

曹仁算得上是曹操的最佳辅助,在跟随曹操作战的过程中,一般都是曹操打正面战,曹仁就负责辅助打侧面,两人相互配合,总能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比如在曹操的几场关键战争中,曹仁都辅助很到位。

在曹操攻打吕布的时候,曹仁就负责清理吕布周边的下属,在曹操打张绣的时候,曹仁就负责清理张绣周边的城市,两人总是分工合作,恰到好处,敌人完全就是猝不及防就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了。

曹仁参与的战争很多,而且战斗力很强,算得上是曹操留给曹丕的武力值担当,有了曹仁的辅助,至少在战场上,曹丕是不需要过多担心的,不过可惜的是,曹仁也没有熬过司马懿,在曹操去世之后,曹仁不久也去世了。

夏侯氏与曹氏家族必然是曹操生前最为信任的中坚力量,所以在曹操去世前,才会想方设法给曹丕留下夏侯惇以及曹仁这样的得力干将,这些人对曹操家族而言,必然是最信得过的人。

当然除了夏侯氏以及曹氏家族的得力干将之外,曹操还是给曹丕留下了两个外姓干将的,他们分别是张辽与许诸。想必熟悉三国 历史 的人,对张辽与许诸两人都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对两人也是十分熟悉的。

张辽在曹魏政权中,地位权力是比不上夏侯惇与曹仁的,但是张辽的军事能力还是十分可圈可点,而且张辽也和夏侯惇与曹仁一样,对曹操那是绝对的忠心,这种品格必然才是曹操最看重的,因此留给自己儿子曹丕。

张辽是在官渡之战后才开始追随曹操的,此后的所有战争,张辽都跟随曹操一起参与,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绝对是不可忽略的,比如张辽在白狼山之战中,直接斩杀乌桓单于踏顿,在天柱山之战中,张辽亲自率领军队突围,杀死陈兰与梅成,在合肥之战中,张辽更是率领800勇士突袭孙权十万大军,而且还打得孙权狼狈而逃,这样的战绩,足以证明张辽的能力所在。

曹操把张辽留给曹丕,就是希望在军事方面,能够留给曹丕一些可用之才,这样一来,就算是遇到一些危险的处境,曹丕也能够借助手下得力干将的辅助化险为夷,不得不说曹操也是用心良苦,只是可惜张辽在曹操去世后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张辽算是曹操留给曹丕的军事人才,许诸则是曹操留给曹丕用来专门保护曹丕,负责曹丕人生安全的重要人员,许诸在曹操在世的时候,主要扮演的就是一个忠心的侍卫长身份,专门负责曹操的人生安全,只要许诸觉得曹操身边的人会对曹操产生威胁,就会迅速将其除掉,以绝后患。

这样的事情有好多次,比如在官渡之战前,许诸感觉有人想要行刺曹操,就迅速去找曹操,结果刚好发现徐他准备刺杀曹操,许诸迅速冲上前,不留余力将徐他斩杀,救了曹操一命;潼关之战中,马超率领大军包围了曹操,许诸护卫曹操撤退,一边划船,一边用马鞍挡住乱箭,终于救出曹操。

可以说许诸对曹操的忠心和他扮演的这种角色,是其余大将所无法做到的,就连在曹操去世的时候,许诸也是所有大将当中哭得最伤心的,他直接痛哭到吐血,如此忠心,简直感天动地,不得不让人为之动容啊。

有了许诸这样的忠诚侍卫长守护曹丕安全,不仅曹操放心,曹丕也是可以放一百个心的,只是可惜许诸一样没有熬过司马懿,在曹操去世后不久也撒手人寰,跟随曹操而去了。

毫无疑问,要是四人都在世的话,司马懿是绝对不敢造反,并且就算造反,也是没有任何胜算的,为何这么说呢?我们继续来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曹操在公元220年去世,当时司马懿年仅42岁,曹丕在公元226年去世,司马懿年仅48岁,曹叡在公元239年去世,司马懿也才61岁,而在曹叡去世十年后,也就是司马懿71岁之时才发动高平陵之变,由此可见,司马懿其实一开始是没有实力造反的,他之所以能够造反成功,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自己活得久,熬死了曹魏太多优秀人才。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其实答案就已经十分明显了,要是曹操留下来的四员大将尚且在世,夏侯惇负责内政,曹仁和张辽负责军事,许诸负责保护君王,这样一来,就算司马懿真的发动政变,也很快就会被曹仁和张辽的军队平叛,甚至可能还没有来得及发动政变,就已经被夏侯惇发现了,想要杀害或者威胁曹魏的天子,司马懿也完全没有机会,因为许诸会死死守住天子的安全,司马懿没有机会靠近。

奈何这一切只是一种假设,真实情况就是 历史 早已没有如果,所以司马懿硬是有机会熬死了曹丕,再熬死曹叡,最后自己等了十年,让儿子司马师得以有机会阴养三千死士,最终成功发动高平陵之变夺取政权,为司马家族后来篡权奠定基础。

可以说就算曹丕多活几年,或者是曹叡再多活几年,甚至只要曹叡有一个亲生儿子来继位,司马懿都是不敢谋反的,司马懿的谋反,完全就是因为曹魏后来的接班人曹芳年龄太小,曹叡又让曹爽这样的人担任辅政大臣的重要位置,经过曹爽的一番胡乱操作之后,司马懿才有机会挺身而出。

我们回过头来看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司马懿最开始其实是十分恐惧害怕,以至于不敢发动政变的,后来因为曹爽的一些胡作非为,导致曹魏政权中的很多大臣,都开始支持司马懿这个三朝元老,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懿才得以发动高平陵之变,要不然就算发动了,其实效果也不会那么好。

曹操虽然给曹丕留下四员得力干将,可惜在那个人们平均年龄就三四十岁的年代,司马懿硬是活了73岁,熬死了一代又一代人,也熬死了一个又一个优秀人才,在他发动政变的时候,事实上曹魏政权中的优秀人才,都已经死得差不多了,曹爽虽然是曹氏中的代表人物,奈何他与自己的父辈曹休等人相比,能力相差可不是一丁半点那么简单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guoxue/1319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