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很早之前,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讲到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而并非汉高祖,并且有一个详细的论证过程,可以说,在科普刘邦庙号是汉太祖却一直被误认为汉高祖这块,全网也不会找出几个比我解释的更好的了。
结果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网友找出这篇文章,在评论区诋毁我,认为我一点不懂历史。
作为一名历史学霸,这简直是太伤我的心了,你可以瞧不起我,但是不能瞧不起我的历史素养。
话不多少,引用头条百科关于刘邦的记载: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引用自头条百科
可以说,刘邦庙号为汉太祖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随便查找一些资料就能看到。
然而对于刘邦,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称呼都是“汉高祖”,把“汉高祖”刘邦与后来的“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放在一些是毫无违和感。
事实上,在大多数史料中,对刘邦的称呼也都是以“汉高祖”为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中国所有史学的起源都要追溯到司马迁的《史记》当中,而“汉高祖”正是出自《史记》,司马迁称呼刘邦为汉高祖,比如“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高祖起微细”,“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
此后班固在做《汉书》的时候,延续了司马迁的说法,也称刘邦为高祖,比如:“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
作为二十四史中最具影响力的前四史中的两部,《史记》《汉书》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秒天秒地秒空气。
有着两部史书加持,关于刘邦的文章通篇都用的汉高祖,久而久之,大家认为刘邦的庙号为汉高祖也是有情可原的。
其实,想要搞明白这个问题,应该先搞清楚什么是谥号,什么是庙号。
谥号是在皇帝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平功绩给予的盖棺定论性的评价,在《辞海》中对谥号的解释是:“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
庙号则是古人为了祭奠祖先,在设立的庙堂中,按照嫡传世系编排的文化传承,在《辞海》对庙号的解释是:“专指皇帝死后,,由有司拟定尊号奏上而立的。”
可以说,不管是谥号,还是庙号,都是皇帝死后,新任皇帝和大臣们一块想出来的对上一任皇帝的评价。
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大家自然都想要一个好一点的称呼,尽管秦始皇曾反对这种评价方式,认为这是“子议父、臣议君”的大逆不道之举,因此就给废除了,结果秦始皇却成了唯一一个没有庙号也没有谥号的皇帝。
再回过头来讲刘邦的谥号和庙号,首先来说,“汉高祖”中的“高”并非庙号,而是谥号。
“高”字根汉文帝、汉武帝里面的“文”“武”是一个表达方式,都是对皇帝的评价方式。
“高”字在现在很平常,然而在古代的时候应该不一般,比如“高徒”“高见”这样的词,可以看出高的含义那种高高在上的。
以刘邦开创汉朝基业的功绩来说,上谥号为“高”应该是名副其实的,也就是说,刘邦的谥号应该被称为“汉高帝”,正常情况下也被称为“高皇帝”(对应“始皇帝”),简单点称就是“高帝”。
再来说刘邦的庙号,其实,刘邦的庙号就是“太祖”,庙号一般有两种“祖”和“宗”,开山为祖,守成为宗,以刘邦的功劳,无论怎么说都是一个祖。
问题就出现在是“太祖”还是“高祖”,按照司马迁的说法,似乎应该是“高祖”。
如果我们硬说刘邦是“汉太祖”,难道是司马迁他老人家写错了?
其实,司马迁从来没有说过刘邦的庙号是“汉高祖”,而在《史记》中,却记载了刘邦为汉太祖的事实,“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
可以说,司马迁称刘邦为高祖,只是一般性称谓,而记载的庙号为“汉太祖”,尊号为“高皇帝”。
司马迁作为西汉时期的史官,距离刘邦去世的时代并不远,他不可能不知道刘邦的庙号是汉太祖。
那么,为何司马迁坚持称刘邦为汉高祖,而不是汉太祖呢?
主要原因是,在司马迁那个时代,庙号制度并不完善。
自从秦始皇废除庙号之后,刘邦事实上成为第一个拥有庙号的皇帝,尽管很多史学家都认为庙号制度起源于商周时代,实际上他们并不能算作是皇帝,真正能够称得上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而秦始皇废除了庙号。
事实上,刘邦也不是死了就有庙号,而是汉景帝时期才确定的,这中间经历吕后乱政,汉文帝在位一段时间,到汉景帝时期,丞相申屠嘉等人上书汉景帝:“世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盛于孝文皇帝。高皇帝庙宜为帝者太祖之庙,孝文皇帝庙宜为帝者太宗之庙。”
汉景帝因此将太祖的庙命名为“太祖之庙”,这就是太祖庙号的由来。
刘邦因此成为第一个拥有庙号的人,事实上,在司马迁活着的时候,只有刘邦和汉文帝刘恒拥有庙号,刘邦是汉太祖,刘恒是汉太宗。
即使是整个西汉,也只有五位皇帝有庙号,除了刘邦和刘恒外,汉武帝庙号是世宗,汉元帝庙号是高宗,汉成帝庙号是统宗,就连汉景帝这样开创二分之一“文景之治”的皇帝都没个庙号。
在这样一个庙号制度不完善的时代,对于司马迁来说,怎么称呼刘邦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
作为一名史学家,在当时是不可能用庙号来称呼皇帝的,比如刘恒,既有庙号也有谥号,但是几乎没人称他为汉太宗,也没有人称刘彻为汉世宗,都是汉文帝、汉武帝这样叫的。
因为如果你要称庙号的话,汉朝一共就5个皇帝有,其他的皇帝汉惠帝刘盈,汉景帝刘启你就没办法称呼了。
翻开史料来看,唐朝皇帝基本都用谥号来称呼,都是什么帝,真正到唐朝之后,才开始称庙号,都是什么祖,什么宗。
可以说,司马迁称刘邦为“汉高祖”还是挺有创新精神的,实际上应该是一种尊称。
后世对皇帝的称呼大多是庙号在前,谥号在后,比如说刘彻会说汉世宗武皇帝,说刘邦应该是汉太祖高皇帝。
但是这是后世的用法,在司马迁那个时代,庙号制度不完全,称法也没有统一,司马迁应该是先用谥号,再用的庙号,也就是汉高帝汉太祖,为了简称,也为了凸显刘邦独一无二的称呼,因此称其为汉高祖。
可以说,司马迁称刘邦为汉高祖是一种史学尊称,最后约定成俗而叫汉高祖,但是这并不代表司马迁改了刘邦的庙号,他的庙号依然是汉太祖。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9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黄莽读书笔记之《地图上的世界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