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主父偃“散金断交”典故漫话

历史典故漫话 2023-09-21 08:25:33

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散金断交。

语义:专指西汉武帝功臣主父偃,发达后,召集所有兄弟宾客,散五百两黄金给他们,宣布已还清以前情义,从此与他们断交的故事。现比喻日光短浅、心胸狭窄的人,为了个人目的,不顾人际关系,刻薄寡情,不留退路的任性行为。

他高瞻远瞩,针砭时弊,大处着手,狠下猛招,推动社会发展,强化中央集权。皇上称心,百姓满意,也渲泄了心中郁积的仇恨。

一时间,主父偃恩宠有加,权倾朝野,炙手可热,不可一世,成为风云人物。

于是,他到处伸手,四方树敌,上至诸侯王,下至卿大夫,见事就告,奏章连连,大臣颤抖,诸侯恐惧。

同时,他又大肆敛财。有人托他说事,巴结他,用钱买情;有人心里有事,怕他捣鬼,塞钱堵嘴,而他也胆大包天,什么人的钱都收,什么样的钱也敢拿,见钱就要,来者不拒,贪得无厌,令人咂舌。他的嘴皮,他的纵横术,成了他弄权谋财的手段。

四、嫁女不成,挑动齐王乱伦案

一次,他听说宦官徐甲,要出差齐国,替太后王娡做媒,想把外孙女嫁给齐王。主父偃找徐甲帮忙,要把女儿,也顺便嫁给齐王。徐甲看他是红人,夹带嫁女,也是顺手牵羊事,就满口答应。

结果,徐甲白跑一趟。齐王母亲纪太后,说明情况,婉言谢绝王太后的好意,不能迎娶她的外孙女,与主父之女,因为齐王王妃,是纪太后的内侄女,不能废妃重娶。

实际上,齐王不爱这位表妹,夫妇关系不融洽,而这位糊涂太后,为了维护娘家利益,让女儿去整顿后宫,赶走纪妃之外的所有女人。她想,儿子见不到别的女人,就会慢慢喜欢起纪妃,可是她忘了,儿子身边还有一个女人,他的亲姐姐。结果,齐王刘次昌乱伦了。

徐甲回京汇报赴齐之行,他巧妙地说,纪太后答应太后的婚约,但是,他私自有点担心,齐国会有燕国那样的事情。

燕国的事情,就是主父偃揭发的燕王刘定国乱伦案,结果刘定国被杀,国除为郡。王太后多聪明的人,她明白徐甲的暗示,不能把外孙女推进火坑,此事也就作罢。

可是,夹塞嫁女泡汤,旧仇加新恨,主父偃心有不甘,要找齐王算账。于是,他对皇上说:“齐国资源丰饶,经济繁荣,单租税一项,黄金24万两,太富裕了,这样的好地方,应有皇子镇守,才能放心。以前,七国之乱,齐是主要参与者,如今,血缘关系就更淡薄了。眼下,又出现乱伦事,应该好好查查!”

他的这番话,也太厉害了,不仅诱惑皇上聚敛之心,挑起皇上戒备之情,鼓动皇上离弃之意,还煽起皇上厌恶之感,于是,皇上立即任命他为齐相,并调查齐王乱伦案。

(主父偃找宦官徐甲做媒嫁女 影视图)

五、“散金断交”典故本事

齐相主父偃,颠沛流离四十多年,终于衣锦荣归,返乡入相了。家乡亲朋故友、门生子弟,热烈欢呼,还有人千里相迎。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受到的隆重礼遇。

回到故乡后,他把胞兄弟、亲朋故交、宾客门生,通统召集在一起,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事。

他取出黄金五百两,全部洒在地上,然后数落他们,并郑重声明:“以前,我穷困潦倒时,你们都看不起我,讽刺我,嘲笑我,谩骂我,不把我当人待;现在,我发达了,做齐相了,你们又这么乖巧,都热闹地凑上来,但是,我明白地告诉你们,迟了,不好使了!不过,我们多少还有点交往,我也不会一点表示都没有,这五百两黄金,你们各自去捡吧,这样,我就不再欠你们的,你们也不欠我的,咱们两清了!从此之后,你们就不要再上我主父偃的家门,咱们断绝一切交往!”

这就是“散金断交”典故本事。

这件奇事,惊世骇俗,表明他目光短浅,心胸狭窄,没有肚量,报复心强,一旦得志,猖狂狠辣,不顾社会伦理,无视人际关系,为人刻薄,少恩寡情,斤斤计较,睚眦必报,任性而行事,自绝自退路。其实,做人要宽容,脾气好,度量大,能容人,既往之不咎,来者犹可追,天宽地阔在眼前。

事后,他身边的人说:“你这么做,是不是太过分了?”他说:“过什么份!长期以来,父母说我不是好儿子,兄弟不念骨肉情,宾客都抛弃我,我穷困时日已久了。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我已到了日暮途穷之时,来日无多,也顾不了那么些了,就是要倒行逆施,横暴行事!”

这个横暴行事的人来办案了,他刑侦拘押,审讯逼供,鸡飞狗跳,雷厉风行。齐王鉴于燕王案,吓的连忙自杀。

齐王刘次昌,自己一死了之,却让丞相大人,跌落权力顶峰,掉进自挖陷阱,而不能自拔,死得比他更惨,更引人关注。

(主父偃献策 影视图)

六、落井下石,名败身诛

齐王自杀,世人震动,诸侯震惊,赵王刘彭祖震悚。

赵王心知,主父偃仇视诸侯,他曾游学的地方,已有两王被除,而当年他逗留赵国,定然了解世子乱伦事,如果让他通出来,就是燕齐的下场!于是,赵王恐惧之余,先下手为强,趁他在齐之机,联络一批诸侯,组团赴京,告他一状。

状告他两条罪状:收受巨额贿赂,逼迫齐王自杀。

皇上愤怒,下令逮捕主父偃,下狱治罪。

其实,第一条,状诉凿凿,他也供之不讳。第二条,却言过其实,他只是雷霆调查,未保密而已,齐王闻风,畏罪自杀,何逼之有?因此,皇上并不想杀他,而御史大夫公孙弘,曾与他结嫌,便乘人之危,火上浇油,他说:“主父偃罪不可恕,又树敌太多,不诛主父偃,无以谢天下!”

这时节,满朝文武,嫉恨他的多,亲善他的少,有人落井下石,无人援之以手。于是,皇上下令,族灭主父偃,连同其家人,也一起处斩。

他还真应了自己的猛人猛语,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他一死,他的数千门客,都一哄而散,没人给收尸,只有一个叫孔车的人,独自埋葬了他。

皇上也是铁石心肠的人,但他面对此情此景,也心有戚戚,他说“孔车是忠厚长者”。

七、誉其荣誉,恶其人格

主父偃,汉武帝时代能臣、重臣、功臣,《史记》、《汉书》都为他立传。司马迁慨然评论:“主父偃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悲夫!”

我想,太史公悲叹,是叹其功大,而悲其人格。只是,在世人眼中,主父偃的人格争议,掩盖了他的功勋才华。

主父偃,他借鉴贾谊晁错之识,建议发布推恩令,愉快地分化诸侯王国,轻松地铲除帝国毒瘤,解决了尾大不掉问题,却不受贾氏之郁闷、晁氏之腰斩,而登上权力顶峰,可见其智慧,也识其功大。

他提出迁徙豪强,充实京师,一举双得,既为地方除害,稳定社会,又让能人在天子脚下发展,充实市场,繁荣经济,装点盛世。

(汉武帝与主父偃 影视图)

他身居高位,手握权柄,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勋劳卓着,却声名狼藉。为什么呢?因为他得志猖狂,毫无顾忌,张口狂言:“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无视伦理,锱诛必较,绝情声明:“散金断交”;时运不济,报复昏主:一怒削藩,告死俩王。狂、狠、猛、绝,招招见人格,人格何其差!

我们翻阅历史旧册,重温“散金断交”典故,意在拨开时代迷雾,认识智慧的主父偃,分清争议点,“誉”其“誉”,而“〔恶wù〕”其“恶〔è 〕”,记取他的教训,改掉身上恶习,处好人际关系,做一个思想健全的人,以便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建功立业。

陈存选

2021、01、19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91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