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李白才华那么横溢,为什么做不了大官

小喃史记 2023-09-21 08:14:03

这个题目其实不准确。李白曾作过翰林,就是很大的官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翰林,其实就是文学侍从之臣,与李白“为君谈笑净胡沙”的人生理想,有着天壤之别。为什么不能“为君谈笑净胡沙”呢?民间传说、李白自述,都说是小人当道、奸臣陷害。最有代表性的情节,就是高力士脱靴了。

据说唐明皇与杨贵妃赏花,恨无新曲可听,命人传李白来作诗。不料李白正在市上醉眠,被抬入皇宫,醉里指挥高力士替他脱靴、唐明皇亲自喂他喝醒酒汤、杨贵妃替他磨墨。李白醒来,提笔写下传世的三首《清平调》。

高力士自以为受辱,怀恨在心,向杨贵妃进谗,说诗中“可怜飞燕倚新妆”是以赵飞燕之瘦,讽刺杨贵妃之肥,以赵飞燕之私通赤凤,讽刺杨贵妃宫闱不检。杨贵妃大怒,在唐明皇面前说李白的坏话,把他贬出京城。

这个故事,很明显是后人编造的。唐朝以胖为美,就算说杨贵妃胖,又怎么会是讽刺?况且唐明皇、杨贵妃都不是没有才学的人,如果李白诗中真有讽刺之意,怎么可能瞒过他们的眼睛,却让高力士一个宦官看破?

唐明皇不重用李白为将为相,应该说是有识人之明的。像李白这样放荡不羁、又缺少政治敏锐性的文人,恐怕很难作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唐明皇之弃李白,与曹操不选择曹植作为继承人,是有共通性的,并且都是正确的选择。

说到底,是李白自己的人生定位出了问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自古以来名臣将相,那是要多少有多少。可是“诗仙”哪里有第二人?非要弃己之长,难怪他要失意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8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