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古代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人中,排在前三名的,竟然是这三人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23-09-21 07:09:05

历史上把一把好牌打烂的人不少。今天咱们来归纳一下,看看历史上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前三人。看看他们是怎么把一手好牌打烂的?

(项羽)

第一名,项羽。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打败并歼灭秦军主力的时候,项羽的权势已经达到了顶峰,这个时候他拥有了当时最出色的牌。但是,从那时候开始,项羽昏招迭出,一招一招把牌打烂。

一是他坑杀了20万秦国降兵,在进入斜阳的时候,又火烧皇宫及阿房宫。项羽这样做,使他以一个暴君的形象,出现在老百姓面前。秦朝的老百姓为什么会揭竿而起推翻秦朝统治?就是因为秦朝是一个残暴的政权。而项羽却依然以残暴的姿态,出现在老百姓面前,老百姓怎么会支持他呢?

二是项羽在并未成功的时候,却大封诸侯,懈怠下来。项羽虽然攻下了咸阳,但是当时天下的诸侯纷纷拥兵自重,他们力量虽然不是很强大,但是,他们对项羽并不是真心归附。这时候,项羽最好的做法,就应该用各种手段,把他们一个个剪灭,就像后来刘邦杀功臣那样。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反而大封诸侯。最终因为分封让人觉得不公闹起来。接着大家都不满,诸侯们纷纷造反,搞得项羽手忙脚乱最终失败。

三是项羽轻率处理刘邦,让刘邦做大。项羽在鸿门宴上对刘邦的处理方式就颇为草率,他把刘邦分封在汉中,看起来是把他放到偏僻的地区,事实上却让他获得鱼米之乡。这实在是昏招。接着,他把章邯等秦朝的降将放在关中,防守刘邦。章邯已经失去了关中老百姓的支持,百姓怎么会愿意帮项羽打仗?因此,最终刘邦获得关中之地。当刘邦获得蜀地,又获得关中,拥有两个粮草丰足土地的时候,他在和项羽作战时,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可以说,刘邦拥有的一切,都是项羽给他的。

(杨广)

第二名,杨广。

杨广手中也有一副好牌,这副好牌是他的爹杨坚给他留下来的。

杨坚当了皇帝以后,励精图治,宽厚待人,创建了“开皇之治”这样一种盛世局面。可以说,杨广手里确实是一副好牌,可惜杨广却开始乱打。

一是杨广三征高丽。杨广征讨高丽的目的,是为了剪除高丽对中原政权的威胁。但事实上,他这么做显然时机未到。举个例子,汉朝在汉文帝汉景帝的时候,虽然已经国泰民安,但是这两个皇帝知道国力还不够雄厚,还没有到打击匈奴的时候,所以他们继续发展生产。直到汉武帝上台,国家很富裕了,才开始全面进攻匈奴。杨广只不过是二世,就急于求成,这显然是不应该的。

二是杨广花天酒地。杨广本来征讨高丽,就已经消耗了大量财物,他却还开凿大运河,下江南,过花天酒地的日子。这实在是亡国之君的行为,而杨广只是二世,就开始这样,他当然就失去民心了。

三是杨广任用奸邪。杨广当了皇帝以后,事实上最应该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解决功臣的问题。这个问题,他的爹是没有解决的。没有解决又没有解决的好处,“开皇之治”与杨坚依靠功臣们有很大的关系。到了杨广的时候,如果继续励精图治,当然是一件好事,就像李世民一样,不解决功臣问题,大家也支持他。但是这时候,他却任用奸邪,所以以杨坚为代表的功臣们就很不满,所以才会利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机会,起兵夺位。

(刘贺)

第三名,刘贺。

汉昭帝英年早逝,刘贺被选为皇帝。

刘贺当时手里确实拥有最好的牌。因为他获得了霍光及太后们的一致认可。但是刘贺却把这一手好牌打烂了。他的昏招,主要体现在这几点。

一是急于夺权。他知道霍光是朝中的权臣,只要霍光在朝廷之中,他就不可能有自己的权力,所以他急于夺权。他的潜邸到皇宫,一路上都在派心腹去联络各地官员,想让大家拥戴自己。

二是隔绝自己。他进了京城以后,既不召见霍光,也不去拜见太后。这就把自己陷入不忠不孝的地步。事实上,刘贺就算真的急于把霍光搞下去,他也应该取得太后的支持,或者在朝中让更多的大臣依附自己。但是他只和自己带来的人玩,结果把自己搞成了孤家寡人。

三是不夺兵权。刘贺想夺权,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但是首要的权力,不是霍光的相权,而是兵权。有了兵权,他才有和霍光争斗的本钱。但他没有想到这一点,赤手空拳上阵,和别人肉搏,怎么能取胜呢?

以上三人,是中国古代最典型的把好牌打烂的例子。这些人之所以把好牌打烂,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既不能谨小慎微做事,又不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因此最终才会败得那么惨。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隋书》等)

袁术被称为骷髅王,这个称号的来历是什么?

袁术是三国中比较有实力的诸侯之一,但其他诸侯对他的评价大多都是冢中枯骨,也就是没有力量.这也导致有很多网友戏称他为”骷髅王”.今天就和大家讲讲袁术的故事,看看他为何被称为”骷髅王”呢?

袁术,字公路,汝南人。袁术是是司空袁逢的嫡次子,袁绍的弟弟.袁绍和袁术是同父异母,但袁绍是小妾生的庶子.所以袁术多少有点瞧不起袁绍,两兄弟的关系并不是很好.

袁术年轻时以有侠气出名,经常与公子哥们田猎游玩,后来有很大改变,被举荐为孝廉,经多次调任做到河南尹、虎贲中郎将。

董卓入京后想拉拢袁术,上表封袁术为后将军.袁术不肯依附董卓怕惹上祸端,就逃往了南阳。当时长沙太守孙坚杀死南阳太守张咨,引兵从袁术.袁术于孙坚结盟,孙坚负责领兵出征,袁术负责在后方提供粮草供给.得到孙坚的袁术可以说是实力大增,孙坚为袁术打下了不是地盘.

在这段时间我想不可能有人敢说袁术是冢中枯骨,袁术有权有势,还有家族这雄厚背景.在这个时间段袁术就是最强的势力.三国初期其实就是袁家两兄弟之间的战斗,袁术联合公孙瓒打袁绍,袁绍联合刘表打袁术,曹操当时也在帮助袁绍.

孙坚战死后,袁术被曹操袁绍联手打败, 袁术南回寿春,守将陈瑀不让其入城,袁术退守阴陵,集合军队攻击陈瑀,陈瑀逃回下邳 .袁术又率领余部前往九江郡,杀死了扬州刺史陈温而自领扬州牧.孙坚的战死导致袁术实力大退,孙策在回江东后很多以前孙坚的旧部纷纷前去追随,这让本就没几个出名武将谋士的袁术更是雪上加霜.这个时间的袁术就可以冢中枯骨,没了进攻实力的孙坚,袁术是真不行,跟刘备,吕布三个人争徐州,互有胜败,最后还被曹操收了.此后袁术就没了什么进攻想法,在扬州过安稳日子去了.

扬州自古都是比较富饶的地区,过了几年好日子的袁术就开始飘了.他有了称帝的想法, 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以为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而涂高就是道路高的意思,他认为代指自己.再加上有术士为他卜卦说他有做皇帝的命.他就更坚定了.(迷信害死人啊)而且还有玉玺,这肯定是无法让人拒绝.

建安二年,袁术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其实当时汉室早就名存实亡,各诸侯都有称帝之心但没有称帝之胆.袁术称帝无疑成为众矢之的.首先是袁术手下部将叛逃,有的投靠孙策,有的夺粮逃亡去当山贼.第二吕布打败袁术在淮北地区疯狂抢掠.第三曹操亲自征讨袁术,在蕲阳擒斩袁术大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袁术再度奔逃到淮南。后来袁术想投奔袁绍长子青州刺袁谭,结果在路上被曹操派来的刘备、朱灵军截住去路,袁术没办法又退往寿春。六月,退军至江亭,当时军粮也只剩麦屑三十斛,袁术最终连口蜜水也没喝上,呕血而亡.

有人说袁绍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而袁术是牌不好,还要抢地主明牌打.袁术虽然没什么能力但胆量还是挺大的.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君主,是怎样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

齐桓公在晚年的时候,昏庸无度,错信宠臣,从而葬送了齐国的大好前程。当年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君主,并且在他的带领下,齐国的国力远超其他诸侯国是当时国力最为强盛的国家。

暂且不看齐桓公晚年的所作所为,齐桓公年轻的时候可以称得上是一代雄杰,他在管仲和鲍叔牙两者的辅佐之下,一跃成为了当时春秋时期各诸侯的霸主。他的成绩在这几千年的历史上都可圈可点,他不仅具有雄才伟略,还善于听进别人的谏言。当然这都是他年轻时期的优点,而到了晚年时期,齐桓公完全像变了一个人。

齐桓公在晚年的时候不仅意志衰退,而且好色宠用奸佞之臣。而在晚年的时候,管仲曾告诫齐桓公要远离竖刁、易牙等小人,齐桓公不再听从管仲的劝告,而是将这些小人一直留在身边,并委以重任。管仲病危的时候,齐桓公曾去向他请教,谁可以担当他的重任?齐桓公一一列举他身边的小人的名字,而管仲一一否决了这些人的资格,并揭露了他们没有忠诚可靠的品质。

此时齐桓公还不以为然,继续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等到齐桓公自己一病不起的时候,这些小人就把控了工程,并且断了齐桓公的饮食。最终将齐桓公活活,饿死在宫中。齐桓公死之后,这些小人先是谋杀朝中大臣,而后把持朝政,将齐国变成了人间炼狱。不知齐桓公若是知道有此下场,当时会不会悔恨没有听管仲的告诫。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guoxue/1317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