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历史上的诗词大家,脑中会闪出很多名字。
潇洒飘逸、浪漫至死的诗仙李太白;看透世态炎凉,道尽疾苦人间的诗圣杜甫;进退自如、宠辱不惊,怡然自乐的东坡居士苏轼……
但要说最爱的一位,终是辛弃疾。
少有人能像他一样,刚勇、执着、热血、文武双全,气吞万里。
辛弃疾出生于南宋初年,既是词人,也是抗金将领。
朝局不稳,事态多变,但在混乱浮沉之中,却造就了一位驰驱戎马,豪气干云的乱世英雄。
1161年,金主完颜亮南侵,北方百姓趁金兵主力南下之际纷纷起义,眼见山河破碎,21岁的辛弃疾率两千人加入了耿京的义军,奋斗在了抗金的前线,而后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辛弃疾聚集50名义士,在张安国正得意时一举擒下,向众人讲明民族大意,上万人归附于他。
辛弃疾带着这批人马,将张安国献于朝廷。
年轻时的辛弃疾,收复失地,意气风发,在战场上,铁马金戈,挥斥方遒。
然而事与愿违,纵然他一腔热血,心怀报国之志,宋高宗却只任命他为江阴签判——负责起草、书写往来公文。
最终,想要轰轰烈烈施展宏伟抱负的辛弃疾并未如愿,在他倔强孤傲的性格和不愿拐弯抹角、趋炎附势的清高之下,辛弃疾被罢了官。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际遇,反而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更加真实、贴近生活的辛弃疾。
罢官以后,他过上了归隐田园的生活,在山坡上建房种地,给自己取了个“稼轩居士”的称号——稼者意为庄稼,轩者意为小房子,小屋子。稼轩居士,自然就是此时辛弃疾归园田居的写照。
在山庄闲居的日子有二十余年,他写: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字字闲散轻松,却只让人读出了了心酸。
也许只有在酒过半酣,他才能真正道出心中的不甘和失望。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我喝醉了酒挑亮油灯,观看宛如一泓秋水的宝剑,迷糊中好像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我把牛肉分给了部下,为了鼓舞士气已经奏起了雄壮的军乐。等一会儿沙场上阅完兵,儿郎们就要在这萧瑟的秋天破阵杀敌!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何等披肝沥胆、忠贞不二的将军啊,然而我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失地的大业,名垂青史,只可惜,现在老掉牙,没有机会了。
纵然再向往战场上酣恣淋漓,也只能“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壮词变哀词,陡然下落,戛然而止,只剩无限悲愤。
知乎上有过这样一个问答:你读过最心酸的诗句是哪句?
在评论区,辛弃疾的“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被频频提及。
满怀报国之志,一心想要收复北方的辛弃疾写下极富有战略意义的《美芹十论》,《九议》,呕心沥血所书的军事论文并未得到启用,谏言如泥牛入海,当走到人生的最后阶段,他才不得不无奈的感叹:没用了,实现不了了。
当年少的时光飞驰而过,青丝已经变成白发,也许这时,年迈的辛弃疾再次翻起自己毕生心血写就的《美芹十论》和《九议》,只能来到邻居门前:“老丈,我这里有一些没用的稿纸,能不能给我换一些种树的书呀?”
1203年,朝廷起用主战派人士,决定再次北伐,这时,人们想起了辛弃疾。
彼时64岁的他为之一振,精神再次抖擞,回望自己几十年的人生,起起伏伏,感慨万千,心潮澎湃之下写出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然而英雄迟暮,1207年,当朝廷再次启用辛弃疾时,68岁高龄的辛弃疾已经重病卧床不起,只得请辞。
不久,就离世了。
辛弃疾作为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历年的中高考考场上曾多次出现,以2012年各地的考卷为例,《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以及《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出现的频率很高,同学们在初次学习的时候就需要格外注意,熟练理解背诵。
辛弃疾的一生从未改变过志向,所思所想无外乎“恢复中原”这一件事。
矢志不改的追求,立定脚跟接地气的努力,负重前行的执着,所谓英雄,正如辛弃疾!
临终一刻,他握拳遥指铠甲方向,大呼:“杀贼!杀贼!”。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7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青梅竹马的钱学森和蒋英
下一篇: 两家人的恩怨纠葛,结局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