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秦国,除了秦穆公时期、商鞅变法之后,其他时间给人的感觉就是蛮夷小国、非常的弱小,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下面怪人带你详细了解一下。
一、被史家称为“春秋四强国”这一说法的来历
首先,“春秋四大强国”是由史学家提出来的,列举的东周春秋时期的四个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他们分别是:齐国、晋国、秦国、楚国。
那这一根据是什么呢?
自从郑庄公打败周桓王以后,周王朝的威望一落千丈,各有实力的诸侯国都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从此进入礼乐崩坏、相互征伐的年代。
楚国崛起后,一直想问鼎中原,在其北进途中,宋国就拦在前面,而晋国当时是中原霸主,楚国兴兵的话,免不了和晋国发生冲突,这让夹在晋楚两个大国的宋国烦恼不已,于是在公元前579年就搞出了"弭兵会盟",也就是平息战争的会盟。
当时宋国大夫华元不但与晋国执政卿栾武子是好朋友,也和楚国令尹子重交好。华元在知道晋楚互派使臣之后,就在这一年奔走于晋、楚两大国之间,以调解两国的关系,促成了此次诸侯会盟晋楚。签订的合约是:
"凡晋、楚无相加戎,好恶同之,同恤灾危,备救凶患。若有害楚,则晋伐之;在晋,楚亦如之。交贽往来,道路无壅;谋其不协,而讨不庭。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坠其师,无克胙国。"
合约达成后,晋国忙于内部矛盾、楚国忙于和吴国交战,两家暂时保持了和平。
过了没多久,晋楚都忙完自己的事了,战事又起,宋国又一次愁白了头,那就再来一次会盟吧。
这次发生在546年,相对于上次,这次场面足够大,在宋国的邀请下,晋、楚、宋、鲁、卫、陈、郑等十四国都来参加了会议。会议约定各国间停止战争,奉晋、楚两国为共同霸主,平分东周的霸权。
签订的盟约是:"晋、楚之从交相见也。" 意思是:"晋的仆从国要朝贡楚国,而楚的仆从国要朝贡晋国。"
值得注意的是,晋国的盟友齐国以及楚国的盟友秦国是不必朝贡的,这次会议正式确立了春秋四大强国:秦、晋、齐、楚,我们看看当时的形式,地图还算比较直观的提现了当时的状况。
二、当时秦国的势力
两次会盟时间分别是公元前579年和公元前546年,我们看看当时的秦国处于什么状态。
这期间秦国国君是秦景公(前576年-前537年),在位四十年,名字很熟悉吧?对,就是那个秦公大墓的主人,公然公然采用天子葬仪,面积达5334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没有点实力还真不行。
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在位三十九年,这位仁兄比较能打,在他之前秦国确实是边陲小国,地方不大、又穷、还排外,不过秦穆公改变了这一状况,他励精图治,拓地千里,随霸西戎,彻底打出了秦国的地位,是“春秋五霸”之一,后来的秦康公(护送重耳归国继位)、秦共公算是守成之君,和晋国交好,没啥大的行动;
秦桓公即位后,一切都变了,这家伙不是个老实的主,看人家晋国强大、诸侯盟主,有点眼热,先后发动了辅氏之战和麻隧之战,结果都败了,还引出“结草衔环”这一神话成语,但秦国国力尚存。
秦景公即位后,秦国比之前更强大;
公元前562年,秦国在栎之战中打败了以晋国为首的联军!
公元前559年,晋国为了报仇,纠结十多个国家组成联军攻打秦国,结果在迁延之战再次大败!
公元前547年,秦楚联军攻打吴国,虽无功而返,但路上击败了曾经的小霸郑国,一直打到城麇!
在秦景公当政期间,不断把秦国实力推向中原,而晋国苦于六卿内乱无暇它顾,试问当时除了楚国、齐国,还有哪个国家能与秦国一战?像吴国、越国的强盛毕竟属于昙花一现。
三、史书记载
左丘明的《国语·郑语》:"幽王八年而桓公为司徒,九年而王室始骚,十一年而毙。及平王之末,而秦、晋、齐、楚代兴,秦景、襄于是乎取周土,晋文侯于是乎定天子,齐庄、僖于是乎小伯,楚蚠冒于是乎始启濮。"
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齐、晋、秦、楚 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晋阻三河 ,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海迭兴,更为伯主, 文 武 所襃大封,皆威而服焉。"
所以说两次会盟期间,秦国都很强盛,不存在弱小一说,很多人看了《大秦帝国》小说或者电视剧后,都认为秦国被魏国欺负的不要不要的,差点亡国,那段时期秦国确实低落,但也仅仅是秦献公之前五十年左右的的时间,而那时候已经进入战国时代了,所以“春秋四强国”这一头衔,秦国当之无愧。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7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