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书画全本——宋徽宗赵佶

中外绘画艺术 2023-09-21 06:34:52

赵佶(1082-1135),北宋徽宗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在他主政时期,奸臣当道,穷奢极欲,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纷至踏来。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传位与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与儿子一起沦为亡国之君,最后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以下为宋徽宗存世所有作品

(包括存疑作品)

宋徽宗赵佶 瑞鹤图 辽宁省博物馆

宋徽宗赵佶 瑞鹤图 (局部)辽宁省博物馆

宋徽宗赵佶 芙蓉锦鸡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徽宗赵佶 芙蓉锦鸡图(局部)

关于绘画创作,赵佶在注重对被描绘对象细致入微的再现的同时,还要求画面蕴含诗歌的意境,令人观之有回味无穷的艺术体验,《芙蓉锦鸡图》无疑完美地体现出这位极具艺术修养的皇帝的美学思想。全图所用双钩法线条细劲,不仅花卉枝叶和锦鸡造型准确,芙蓉为锦鸡所压的低垂摇曳之态也能如实体现,加之色彩晕染得层次清晰,浓淡相宜,富丽堂皇中蕴涵端庄典雅的气质,堪称“形神兼备,曲尽其妙”。就构图而言,画幅左侧集中着芙蓉、锦鸡,与右上轻盈飞舞的蝴蝶遥相呼应,使得错综的布局显得密中见疏,揖让有度。以清瘦劲健的笔体写就的诗文和精致艳丽的图画更是互为辉映,相得益彰。

宋徽宗 赵佶 写生珍禽图卷(局部)

宋 赵佶 鸲鹆图轴(传)南京博物馆藏

作为独立的画科,宋代的花鸟画无论在绘制技巧还是表现形式方面都已经达到高度的艺术水准,《芙蓉锦鸡图》便是其中的一幅精品。此图是描绘金秋景色的花鸟画作。图中芙蓉盛开,随风轻轻颤动,蝴蝶翩跹,相互追逐嬉戏,引得落在枝上的锦鸡回首凝视,目不转睛。本幅右上宋徽宗赵佶以瘦金体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右下书款“宣和殿御制并书”,草押书“天下一人”。鸡在中国向有“德禽”之称,《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可见其文武兼备、仁勇俱存、信守专一的性格为世人所激赏,难怪才艺绝代的一代帝王也会留下“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的诗句,流露出对安逸高贵之品格的赞许,由此体现了中国花鸟画的人文寓意

以下为长卷部分,建议翻转手机

宋徽宗 摹张萱捣练图 波士顿美术馆藏

宋徽宗摹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卷 辽宁省博物馆

北宋 赵佶(宋徽宗)五色鹦鹉图卷

宋徽宗赵佶 祥龙石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徽宗赵佶 竹禽图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宋徽宗赵佶 柳鸦芦雁图 上海博物馆藏

宋徽宗 池塘秋晚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徽宗赵佶 雪江归棹图卷

宋徽宗赵佶 瑞鹤图 辽宁省博物馆

宋徽宗对于宋代画院的建设和院体画的发展,对于书画艺术的的推动和倡导,以及对于古代艺术的整理与保存,是有突出贡献的。

他称得上是一个“不爱江山爱丹青”的皇帝。

这位亡国皇帝政治无能,生活穷奢,但是艺术造诣极深,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工极研,堪称一代大家。

他平生着作极多,都散佚无存。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有词集《宋徽词》。

元 (传)缂丝 赵佶花鸟方轴 24.5×25.3cm 故宫博物院藏

宋徽宗 梅雀图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汉唐书院)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6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