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应验大清神秘诅咒,貌丑又苦命的女子,世界欠她一个诺贝尔和平奖

杨角风发作 2023-09-21 05:52:48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82期:

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能载入史册的女子不多,大体以这么几种形象示人:

要么是红颜祸水,比如妲己、褒姒、吕雉、杨玉环等等,或把朝代的灭亡,或把王朝的衰败都扣到她们头上;要么是巾帼英雄,比如花木兰、樊梨花、穆桂英、梁红玉等等,为国效忠,立下了汗马功劳;要么就是褒贬不一,在历史上留下浓墨一笔,且影响历史进程的,比如武则天、西施、李清照、慈禧等。

而在晚清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后人对其充满着争议,貌丑又苦命,存在度不高,但大清就是在她手上葬送的,她就是隆裕太后。

杨角风谈《走向共和》第82期:严重被历史低估的女子,虽貌丑又苦命,称她“女中尧舜”并不为过!

一、

隆裕太后,名字叫叶赫那拉·静芬,安静又美好,娴静中带着一股香气,凡是懂汉字的人,不能不说这个名字起得如此之美。

名字虽然美丽,但是静芬这个人长得却有点跟不上,相信看过她照片的人都有同感。当然并非是我们的审美出了问题,连喜欢小雀斑的老外也是认为静芬长得不咋好。

比如美国传教士赫德兰在《一个美国人眼中的晚期朝廷》中,对隆裕皇后有这样的描述:

“隆裕皇后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副很悲伤的样子。她稍微有点驼背,瘦骨嶙峋,脸很长,肤色灰黄,牙齿多是蛀牙。” 按照正常的逻辑,在这种皇权社会,一个女子能坐到皇后的位置上,不说她倾国倾城,那至少也得对得起皇上吧?

不过,对于光绪帝这种傀儡皇帝来说,他所能选的皇后,美貌与才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得遵从老祖宗的劝导。一个叫“家有丑妻,如有一宝”,一个叫“女子无才便是德”。

刚好,光绪帝的表姐静芬就具备这两条,既丑还无才,之所以能被光绪帝挑中,完全是因为静芬是慈禧太后的侄女(慈禧的弟弟桂祥之女)。为了表达亲上加亲的意愿,再加上算命先生早就给静芬算过命了,说她是大富大贵之人,再算算生辰八字,跟光绪帝那叫一个般配。

就这样,在光绪帝选后的时候,静芬静静地站在一群女子中间,等着被挑中,以实现当年算命先生许下的诺言。

二、

可以说,静芬的命运就在跟光绪帝大婚的那一天起,彻底地改变了……

既然是给自己选后,而且选后的另外一层含义是即将亲政,所以,光绪帝还是想自己做一次主的。于是想把象征着选中了皇后的金镶玉如意赐给德鑫之女,眼看着光绪帝就要递出去了,慈禧太后慌了,大喊一声“皇帝”!

就这样,光绪帝很不情愿地将金如意赏给了静芬,一个从小陪着光着屁股的光绪长大的表姐。

从此之后,静芬就不再叫静芬了,当然,更不能叫她的小名“喜子”,而成了堂堂的大清国隆裕皇后。

隆裕皇后很悲惨,在她跟光绪帝大婚前的40天,紫禁城失火,虽然太监、宫女、侍卫们连撒尿灭火的方法都用上了,但还是把太和门烧没了。太和门很重要,因为按照祖制,皇帝大婚时,抬着皇后的轿子是必须从太和门经过的。这时候抢修是根本完成不了的任务,从废墟下面穿过,或者修改大婚的日子又非常不吉利。没办法,慈禧太后为了不耽误婚期,让人用竹子啊、高粱杆子啊、树枝啊,纸糊了一个外表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太和门,婚礼这才照样举行。

虽然这种情况比较不吉利,但相比大婚之夜,静芬的委屈还在后面。都说春宵一刻值千金,但对于光绪帝来讲却完全不是这样了,因为他面对这个表姐,实在是强硬不起来,折腾好久也没有成功。

最终光绪帝一头扎进隆裕皇后怀里大哭起来:

“姐姐,我永远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为难啊?”

三、

隆裕皇后往往给人一种丑人多作怪,见不得光绪帝跟珍妃好,仗着自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经常去打小报告,其实不然!

隆裕皇后文化水平不高,因为无才,所以也不去思考那些背后的政治逻辑,更不是什么后党,动不动就去监视光绪帝,时不时打个小报告。而是其本身温厚善良、端庄贤淑,甚至有点与世无争的感觉,正因如此,她也不可能站队某一边。

这样就导致光绪帝不喜欢她,慈禧太后也不喜欢她,这也导致隆裕皇后没有一点点威严。对上只会唯唯诺诺,对下,好歹她也是六宫之主,但对待珍妃与瑾妃也是不敢多说一句不是,甚至连宫女和太监她都低声细语,不敢训斥。

平时早上去给慈禧太后请安,然后伺候一整天,散步时也只敢溜墙根,晚上回宫一个人顾影自怜,关键是这种日子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看不到头。

身为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对这个隆裕皇后很是不满,恨铁不成钢,经常气得捶头顿足。

可是隆裕太后如果管事的话,自然就妨碍到珍妃,回头又少不了光绪帝的拳打脚踢。可是不管事,后宫那俩妃子就胡作非为,比如珍妃竟然卖官,得到证据后慈禧太后把珍妃打得死去活来。结果珍妃还没咋地,隆裕皇后先吓倒了,醒过来后慈禧太后也是恨得牙痒痒:

“即使是吓死皇后,从今以后也再不会为光绪册立皇后了。” 慈禧太后怪她不管事,光绪帝又怪她打小报告,弄得隆裕皇后里外不是人。

四、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戊戌变法失败,隆裕皇后的命运才有了一丝丝改变:

光绪帝喜欢珍妃,并非像人们传言的那样,珍妃漂亮,实际上我们现在根本找不到一张通过验证确实是珍妃的照片。

光绪帝喜欢珍妃,完全是因为珍妃年轻,而且小时候生活在比较开放的广州,思想比较新颖,善于鼓捣些新鲜玩意,还不怎么守规矩,这是光绪帝所向往的东西。

在《国闻备乘》中记载:

“光绪大婚之后,与皇后不甚亲睦,而与瑾妃相处漠漠。惟珍妃生性乖巧、讨人欢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与帝共食饮共乐,德宗尤宠爱之。” 不守规矩当然要付出代价,戊戌变法失败后,一直给光绪帝出主意夺后权的珍妃也被慈禧打入了冷宫。这段时间,被关在瀛台的光绪帝跟隆裕皇后有了一段相对“温馨”的生活。

这段时间,为了打发寂寞,隆裕皇后竟然学会了养蚕,这可是新鲜玩意,一下子就吸引住光绪帝了。所以说,隆裕皇后确实是榆木脑袋,明明知道光绪帝喜欢新鲜玩意,如果早早就这样搞了,俩人关系也不至于这么差。

庚子之变之后,珍妃被推到了井里,隆裕皇后也没办法时时跟光绪帝相见了。从西安回京后,隆裕皇后很久都见不到光绪帝,有一次再见光绪帝,已是寒冬。光绪帝的屋子,窗户纸都破了,寒风凛冽,盖着的棉被也露出了棉絮,此时光绪帝已经病重,俩人抱头痛哭。

这对表姐和表弟的婚姻,也彻底走到了尽头,因为不久后,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离世。

五、

就这样静芬一步步从夹心饼干,变成了隆裕太后,走上了人生巅峰,成了大清朝继慈禧太后以后,第二个掌握最高权力的女人。

只是这个女人更悲惨的命运也随之来临,这个过程就不细讲了,总之她本想像慈禧太后一样独掌大权。可惜,上天即使一路给她开金手指,身穿顶级战甲,手持逆天神器,可惜操纵一塌糊涂,本身属性实在撑不起这套神装。

坐了几年皇太后的位置后,辛亥革命爆发了,隆裕太后甚至都没有等来她在紫禁城修建的水晶宫完工。面对各地的起义,吓得这个寡妇赶紧把权力交给了她最信任的汉臣,也就是袁世凯,希望他能为皇室这对苦命母子支持公道。

后来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正应了那句话,没文化真可怕,没文化的隆裕太后遇到了鬼精鬼精的袁世凯,稀里糊涂地就签了辞位诏书,就此大清灭亡……

早在清朝还没入关的时候,努尔哈赤统一整个女真族的过程中,最后一战灭叶赫部。其首领布扬古被努尔哈赤处死之前,高呼一声:

“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 这就是流传几百年的大清兴亡之神秘诅咒,一开始人们以为这个人是慈禧太后,直到隆裕太后签了辞位诏书,才知道,原来这个女子是叶赫那拉·静芬!

其实隆裕太后很可怜,一生都没怎么做过主,到了最后时刻,她也不想让江山断送在自己手中。她本以为授权袁世凯组建新政府,就如同英国和日本一样,皇帝虽没实权,但还能保住,至少可以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可惜被袁世凯玩了场文字游戏,甚至于宣读逊位诏书的那一天,众臣连跪拜之礼都免了,而袁世凯干脆都没有上朝。

六、

直到第二天,静等大臣前来奏事的隆裕太后才明白自己干了一件傻事:

“辞位诏下,隆裕治事如常,久不见有人来奏事,问‘今日何无国事?’奏事处太监回:‘国事已归袁世凯,太后但请问家事可耳!’” 当然,也可能我们误会隆裕太后了,她不懂,不代表身边的人不懂。如果她不肯妥协,决定力战保大清,也不是不可能,大不了退到东三省,割地而治、外结强邻、常年征战。

即使南方的革命军和北洋军全都背叛了清廷,隆裕太后手中还有一支由满族士兵组成的精锐禁卫军。而且东三省的总督赵尔巽仍然忠于清室,并且沙俄和日本都仇视共和,点名要保大清。毕竟他们两个国家都还有君主,而且当时整个世界,也就美国、法国是纯粹意义上的共和国,他们当然不希望东方也出现一个强大的共和国。

可是如果真的那样做了,中国必然会刀光血影,血流成河,并且四分五裂了,这也是隆裕太后的高尚之处。毕竟宣布退位也罢、逊位也罢、辞位也罢,清廷内部总是还有野心家在反对的。万一他们兵变干掉隆裕太后,以保卫大清疆土的名义聚拢剩下的人顽抗,也不是不可以。

但隆裕太后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她这一生几乎没有做过主,就这一次,却异常伟大。而且也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制度,竟然采取的是和平方式。

中国和平了,但隆裕太后心中却过不去这个坎,郁郁寡欢一年时间,终于病倒不治。她去世后,民国各大巨头都发表了哀悼之词,并仍然称呼她为皇太后。

民国政府更是将隆裕太后的祭堂设于太和殿内,殿内顶端正中挂着一块大匾,称呼她为:

“女中尧舜!” 隆裕太后在大厦将倾之时,既没有选择拼死力战,也没有选择一把火烧了紫禁城,找棵歪脖子树吊死,而是选择了顺应形势,走向共和。

只是袁世凯这个家伙,欺负人家没文化,人家走了,还讽刺人家是“尧舜”,尧舜可是以禅让闻名的。所以,袁世凯以为隆裕太后把皇位禅让给了他,于是没几年自己称帝了,当然这是后话,我们不提。

说实话,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真的该给隆裕太后颁一个诺贝尔和平奖!

我叫杨角风,我们讲的并非《走向共和》,而是这段沉重的历史,以及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第82期到此结束,下期更精彩,喜欢就请关注吧!

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是谁

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是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德语:Wilhelm R?ntgen)。

威廉·康拉德·伦琴在1895年11月8日发现了X射线,为开创医疗影像技术铺平了道路,1901年被授予首次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了20世纪许多重大科学发现。

例如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就因发现天然放射性,与居里夫妇共同获得190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到今天,为了纪念伦琴的成就,X射线在许多国家都被称为伦琴射线,另外第111号化学元素Rg也以伦琴命名 。

扩展资料

1901年他成为诺贝尔奖金第一位物理学奖金获得者,他立即将此项奖金转赠威茨堡大学物理研究所为添置设备之用。此后根据不完全统计,他生前和逝世后所获得的各种荣誉不下于150项,若对伦琴的成就作出估价是很困难的。

伦琴的工作是在简陋的环境中完成的。一个不大的工作室,窗下是张大桌子,左旁是个木架子放着日常用品,前面是个火炉,右旁放着高压放电仪器,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进行X线试验的地方。

伦琴一生谦虚谨慎,从不居功自傲,他以一个普通成员的身份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他的X线研究工作从当前的水平来看,已非常完整。他谢绝了贵族的称号,不申请专利,不谋求赞助,使X线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

自1540-1895年间对X线的发现有关的科学家有25位,其中有波尔、牛顿、富兰克林、安培、欧姆、法拉第、赫兹、克鲁克斯、雷纳德等,伦琴在他们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努力探索终于取得了成功。

参考资料:——威廉·康拉德·伦琴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5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