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系精读中国史连载251,《宋朝史话》连载19(点击查看上篇),欢迎收看。
在李纲被逐出南宋小朝廷后,继续举起鲜明的抗金旗帜、同投降派做坚决斗争的人物,是年近七旬的老将宗泽。
宗泽,字汝霖(1059-1128),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他从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以同进士出身登上仕途后,虽然长期郁郁不得志,但他却关心国事,以“名节”自恃,还作赋表达了自己“老当益壮,自任以天下之重”的雄心。
在金兵第一次围攻开封撤退后,宗泽被召到朝廷当谏官,在朝廷内一再发表抗金主张,驳斥投降言论。在金兵第二次围攻开封时,他在河北表现了同宋高宗一伙截然不同的态度,曾率军孤军奋战,抗击过金兵。南宋建立后,他又以鲜明的抗金立场,为李纲所知,于建炎元年 (1127)六月被李纲推荐到故都担任开封府尹,不久又任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
开封这座曾经举世闻名的繁华都市,经过金兵的洗劫,这时已经满目疮痍,楼橹尽废,残破不堪。各路来到这里的勤王兵,既没有人统一指挥,也没有军纪约束。整个开封的社会秩序异常混乱,物资奇缺,物价飞涨,人民不得安生。
宗泽一到开封,就立即着手整顿开封的秩序,处死一批曾勾结金兵抢掠残害居民的恶棍,严禁盗窃及哄抬物价的活动,使开封居民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鉴于当时开封的宋朝军队数量不多,又都是各路临时召募来“勤王”的乌合之众,既无训练,又无纪律,单靠这些军队,不可能保卫开封以抵挡金兵的再次入侵,宗泽就把注意力放在团结中原地区的抗金义兵方面。经过他的努力,王善、丁进、王再兴、李贵、杨进等许多义兵首领,都投到了宗泽的麾下。云集在开封一带的义兵,据说有180万之多,开封的军势一时大振。
在安定人心和团结义兵的基础上,宗泽积极营建开封的防务。在开封城的四壁,都设有统领守御使臣,负责守御一定的区域,召募来的义兵则分属四壁的统领守御使臣管辖。在开封的四周,根据不同的地形,建筑了24个坚固的壁垒,各驻兵数万,以保卫开封的外围。
沿黄河南岸,则建筑了一层一层像鱼鳞那样的连珠寨,每个寨都派兵驻守;同时,还挖了许多深广各丈余的壕沟,沿壕沟设障碍物,以阻止金朝骑兵的进攻。
在宗泽的悉心经营下,开封这么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只用了四五个月的时间,就于建炎元年十月修建完成了。开封完全改变了宗泽刚到时那种“欲战则无兵可凭,欲守则无粮可因”的情况,成了抗金斗争前线的一个军事要塞。
建炎元年十二月,金兵分三路再次南侵,东路自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渡河攻山东,西路自同州(今陕西大荔县)渡河攻陕西,中路由粘罕亲自率领,自河阳渡河攻河南。
粘罕在占领汜水关(在今河南巩县东)后,率军向开封进逼。东路金兵渡河后,也由兀术分率一支金兵,从东面指向开封,企图同粘罕配合,一路夹攻开封,一举拔掉这个要塞。
但是,由于宗泽沉着指挥,宋军和义兵奋勇作战,开封的防线固若金汤,金兵夹攻开封的计划被粉碎了。
因为开封保卫战的胜利,开封这个要塞继续纥立在中原大地上,使女真贵族不敢越过它纵兵南侵。粘罕虽然攻破了河南几个州郡,终于被迫撤回河东。东路金军在攻占山东几个州郡后也停止了攻势。
宗泽经营的开封防线,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宗泽整修开封的防务,不仅是为了守卫开封,主要还是力图把开封建成收复两河失地的基地。他也深知,两河失地不恢复,开封“虽有备御,未易可居”。所以,他在营建开封防务的同时,还积极派人联络两河坚持抗金的义兵。
当时的两河地区人民,因为不堪忍受金兵的烧杀抢掠,到处燃烧起抗金斗争的烽火。许多地方的人民组织义兵,占领山谷险要,保卫乡里,据守山寨,同入侵的金兵展开斗争。其中最突出的,有河北五马山寨义兵,河东红巾军,太行山的“八字军”等三支。
“八字军”是李纲担任宰相期间设置河北招抚司的产物。在招抚司被解散前夕,都统制王彦奉命率岳飞等裨将,以所部7000人渡河收复了新乡。
因为遭到数万金兵的围攻,岳飞率部分队伍离开王彦,独自向南转移。王彦率残部突围,转战到共城(今河南辉县)的西山,据险继续抗金。
王彦与士卒共甘苦,他的部下为了表示抗金到底的决心,都自动在脸上刺了“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被称为“八字军”。
“八字军”在斗争中迅速壮大起来,队伍发展到1万多人。太行山一带的义兵首领傅选等人所率的10余万义兵,都受王彦的号令,互相呼应,多次打败金兵。
两河风起云涌的义兵抗金斗争,使宗泽更清楚地看到了人民抗金武装的力量;他不仅派人去联络两河各山水寨坚持抗金的义兵,还积极声援两河义兵的斗争。
建炎元年(1127)九月间,宗泽得知金兵在河北加紧对义兵的进攻,就亲自率兵自游家渡渡河到河北“视师”,表示对河北军民抗金斗争的关怀和支持。
两河义兵也纷纷与宗泽建立联系。在建炎元年十月,王彦的“八字军”开始接受宗泽的号令。五马山寨的首领马扩,也于建炎二年(1128)四月,带着“信王”的一个手札文书,来到开封见宗泽,并通过宗泽的介绍,到扬州进见宋高宗。其他许多义兵也都表示愿意接受宗泽的指挥。
宗泽也深切知道,两河分散斗争的义兵,如果得不到宋朝的有力支持,终会遭到失败。而一旦两河的抗金斗争被金兵镇压下去,宋朝将更加难以收复失地。所以,在开封秩序恢复安定后,宗泽就上疏给宋高宗,要求他还都开封,以号令抗金斗争,争取收复两河失地。
在宗泽任东京留守的一年时间内,他先后给宋高宗上了24个要求回銮开封的奏疏,这就是有名的24个《乞回銮疏》。
在要求宋高宗返都的同时,宗泽还着手作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准备。在开封 保卫战获得胜利后,他更增强了打败金兵,收复失地的信心,渡河收复失地的准备也更加紧了。
宗泽在开封对将士作了出征前的动员,妥善安顿了军士家属的生活。他一一派人去同两河山水寨的抗金军民打招呼,约他们做好响应宋朝大军过河收复失地的准备。
对于那些被掳在金朝的汉人,宗泽则派人到金朝占领的州郡张贴榜文,让他们伺机行动,迎接宋兵过河。
在渡河作战的部署就绪后,宗泽于建炎二年五月上疏给宋高宗,提出了六月出师渡河的计划,要求宋高宗当机立断,回开封指挥这一北伐的壮举。
这时的宋高宗,却正在扬州同他那一帮宠臣一起,过着偷安岁月、醉生梦死的生活。对宗泽在开封的抗金部署,他们从一开始就设置障碍,百般阻挠。他们对宗泽在开封声威日着,也很不放心,因此不仅不理睬宗泽的出师计划,还准备派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仲荀到开封任东京副留守,让他监视宗泽的行动。
宗泽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准备好的渡河收复失地的计划难以实现,不禁悲愤交加,终于积忧成疾,疽发于背,于建炎二年六月间病倒了。他在病榻上对前来探望的诸将沉痛地说:“我因为‘二圣’(指宋徽宗、宋钦宗)蒙尘难返,积愤成疾。诸公若能为我歼灭同仇,以成主上恢复之志,我虽死亦无恨。”
这席话,使得病榻前的诸将都感动得流下眼泪,表示愿意尽力同金兵作战。
当前来探望的将官们退出以后,宗泽心涛汹涌,他知道自己已经不行了,想起一片忠心描绘成的出师宏图已成泡影,不觉含着热泪,吟起了杜甫《蜀相》诗中的名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建炎二年(1128)七月十二日(或作初一日),这位不顾七十高龄,为抗金斗争顽强奋战的老将,用最后一口气连呼三声“过河”,就与世长辞了。
宗泽死后,宋高宗派投降派的杜充继任东京留守。杜充到开封后,把宗泽的抗金设施肆意破坏。宗泽召集起来的义兵,也因为不满杜充的倒行逆施而纷纷散去。金兵曾经一度不敢轻动冒犯的开封,又丧失了抵御金兵的能力,不久就自动放弃给金朝。
两河的义兵,除了王彦的“八字军”转移到南宋境内外,五马山寨等义兵的斗争,因为得不到南宋的支援,在金兵的围攻下也先后失败。金兵大举入侵江淮,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经典中国通史》(16册)
小店
¥168
去看看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与“读史”联袂打造的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宋朝史话》。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
这套书是由十多位出生于上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历史学家,耗时数年,精心编撰而成。从夏商到晚清的历史迁徙,五千年华夏史全景描绘,专业权威,又通俗易懂,老少皆宜,传世经典,值得学习珍藏。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3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