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唐玄宗为什么要在安史之乱后让出皇位

青年必读 2023-09-21 04:08:54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被迫逃往蜀地,到了马嵬驿,士兵因不满引发哗变,杨国忠被士兵砍死,杨贵妃被逼自缢身亡,随后李隆基和太子李亨分道扬镳。

李隆基成功逃到了成都,而李亨在灵武即位。很快,李亨就派人到了蜀中,将即位事宜告知了李隆基,要说李隆基很高兴,那必定是假的,皇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谁愿意将其拱手让人呢?李隆基只能强迫自己,从惊讶逐渐转为镇定,再从镇定转为释怀。

史料记载“癸巳,灵武使者至蜀,上皇喜曰:吾儿应天顺人,吾复何忧!丁酉,制:自今改制敕为诰,表疏称太上皇。四海军国事,皆先取皇帝进止,仍奏朕知;俟克复上京,朕不复预事。”

随即李隆基下令,自己改称太上皇,所有军国大事都由皇帝(李亨)决定,再通报给他即可,等到京城收复,他就再不过问政事了。接着李隆基派人将皇帝的传国印绶交给李亨。

李隆基执政初期很聪明、很强悍,创造了大唐盛世开元之治,但在其晚年变得昏聩不堪,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那么为何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会主动让出皇位?

安史之乱,唐玄宗要负重大责任

安禄山的上位,跟李隆基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由于李隆基的盛宠,逐步让安禄山的势力愈发壮大,可以说,安史之乱的第一责任人就是李隆基。

在李隆基看来,安禄山是大唐的忠臣,立下过赫赫战功,将其放在边境线,可以御敌于国门之外,是大大地安心。安禄山从小兵干起,直至做到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不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政治谋略,安禄山都做到了极致,如果安禄山是个忠臣,那么这将是大唐的福气。

而如果安禄山是个叛臣,那么就是大唐的灾难。对皇帝,安禄山要百般奉承,对于下属,他他擅于收拢人心,在长时间经营下,其野心逐步膨胀,直到起兵的那一刻。

对于安禄山来讲,李隆基就是他的提款机,而且是那种没有上限额度的,只要安禄山开口,李隆基几乎是全部满足。

史料记载“十载入朝,又求为河东节度,因拜之。”

河东节度使的职务,安禄山一张嘴,李隆基就同意了,为了方便任命其下属官员,安禄山还讨要了大量空白委任状,随便填写官职,如此这般,安禄山借朝廷的手来收拢人心,效果事半功倍。正是因为李隆基无限制的纵容,让安禄山兵强马壮,而且很多人都曾上奏表示安禄山已经有造反的端倪,但李隆基就是不信。

面对江河日下、战乱频起、国将不国的大唐,李隆基心知肚明,那个始作俑者就是他自己,所以他心中有愧。肃宗李亨到灵武组织兵力抵抗叛军,这才是皇帝应该做的事,如果李隆基还占着位置,毫无作为,他身上背的骂名会更多,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交出权力。

唐玄宗弄丢了都城

在安史之乱爆发前,李隆基需要负主要责任,而长安城的失陷,李隆基同样是那个罪魁祸首。安禄山属下部队本就是边军,加之常年征战,战力十分强悍,在安史之乱初期,唐军根本无法抵挡。

面对强大的叛军,李隆基首先就派出了帝国的两员大将,封常清和高仙芝。战争来得紧急,唐军根本没有准备,封常清临时招募的士兵,大多还都是没有良好训练的普通人,一时间唐军节节败退,封常清、高仙芝本是奉命进攻,却败退到了潼关。

封常清、高仙芝多次上奏玄宗,表示潼关的重要性,只要守住潼关,不随意出战,战争形势才能开始转变,封常清的建议很明智也很中肯,但李隆基不想听。

李隆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在朝中小人的撺掇下,公元756年,李隆基派边令诚到潼关,直接斩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这两位帝国名将,就这么死得不明不白。

封常清、高仙芝死后,那个指挥官又落在了哥舒翰身上,哥舒翰本身就是名将,当然清楚此时不能贸然出击,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之时,必须保住潼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杨国忠和哥舒翰有私仇,于是乎杨国忠想借皇帝的手,除掉哥舒翰,随即杨国忠多次劝说李隆基,要求哥舒翰主动出击。唐军实力不济,但哥舒翰也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出了潼关,哥舒翰很清楚,这一仗有来无回。

灵宝之战,唐军大败,哥舒翰清楚如果回去,那是必死无疑,被逼无奈,哥舒翰投降了安禄山,随后叛军占据了潼关,长安城也就成了安禄山的囊中之物。在李隆基的瞎指挥之下,唐军被杀得大败,他李隆基本人也只能逃亡蜀地。

唐肃宗李亨,提前占据主动

公元738年,李亨就被立为太子,到756年,灵武即位,李亨足足做了十八年太子,而且都已经四十多岁了。在太平时间,李隆基在位,李亨做太子的就只能忍着,但现在帝国出现大动乱,正是他李亨建功立业的时候,如果他想做皇帝,就要抓住这个机会,否则他的皇帝梦不知还要做多久。

有人说马嵬驿兵变,就是李亨策划的,这并非没有可能,假若李亨跟着李隆基逃到蜀川,那么他的皇位将遥遥无期。所以李亨不想跟着李隆基走,他想留下来,而要想达到目的,就要搞出事端,让他有个留下的理由。

李亨太想做皇帝了,哪怕是战时统帅也可以,为此他没有跟父亲打招呼,就擅自到灵武即位,因为当时通讯不畅,出现了两个皇帝的尴尬局面。李亨在灵武即位,就是在逼迫玄宗让位,不论李亨做得多么委婉,但他的目的就是如此,换言之,李亨在灵武即位,就已经占据了主动权,况且李隆基逃跑早已失去人心,李亨组织朔方兵力抵抗,才是天下归心,民心所向。

即便李隆基老了,但他并不糊涂,面对如此窘境,他还有什么可以坚持的,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将儿子推向皇位,在后世看来,还能留个识时务的好名声。况且,当时叛军势力强悍,急需一位领袖来总揽大局,如果安禄山真的打下了江山,那么李隆基连个太上皇也没得做。(文/九鱼亭)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八卷》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3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