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大起底》第177集《袁氏家族》
安徽是淮军的发祥地,淮军存在的40年间正是中国经历“三千未有之大变局”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淮军将领的生平故事流传至今。
为传播属于安徽独特的历史文化,从2019年8月1日起,安徽广播电视台城市之声制作推出历史故事系列音频《淮军大起底》,今天请听 第177集《袁氏家族》
淮军将领吴长庆带着第一批800人乘船前往朝鲜。
这批人里有一个个子不高,身材健壮的年轻人,当时,他并不是特别起眼,除了吴长庆的幕僚张謇对他比较赏识之外,其他人并不怎么了解他。但是,这个人将从这次行动起步,开始冲上独特的、别人绝对无法复制的人生道路。
这个人的字叫袁慰亭,后来广为人知的大名是——袁世凯。
从前不是说过,袁世凯不算是淮军正溯吗?
这儿提到袁世凯只是因为他与淮军发生了联系。
袁世凯是河南省项城人,项城现在隶属周口市。
袁世凯的爷爷叫袁树三,据说小的时候和弟弟袁甲三一起苦读八股文,但是,后来袁甲三中了进士,袁树三名落孙山。为什么要扯到这么老远?因为这袁甲三的儿子和袁世凯后来有关系。这里的关系不是说单纯的亲戚关系,是他的仕途关系重大。
1843年,也就是清道光二十三年,黄河爆发水灾,袁树三奉命负责监督整修城墙。袁树三回家请示他的妈妈,要不要去做这个差事。他的妈妈告诉他,“王事不可不勤”。在那以后,袁树三日夜督工,最后积劳成疾,不久病逝。从这点看,他虽然读死书不行,但是,工作认真还是做得到的。
袁树三的大儿子叫袁保中,袁保中的大儿子就是袁世凯,这么说来,袁世凯就是袁树三这一房的长子长孙了。
袁保中一辈子没有出去做官,在家里主持家务。他的叔祖袁甲三、弟弟袁保庆、堂弟袁保恒都在外地做官,他终身不出仕,也算解决了家族人们的后顾之忧。而且,袁保中为人厚道,地方上匪患猖獗,他出面办团练,保一方平安。有逃难来的人投奔,他总让人开门接进来安顿。
他的弟弟袁保庆没有子嗣,他把大儿子,就是袁世凯过继给他当儿子。这很不容易,自己的长子那是顶梁柱,他都愿意过继给弟弟,解决兄弟的难题。也就是因为这决定,注定了后来袁世凯的人生道路。
袁世凯和他爷爷有几分相像,学习八股文不在状态,不光是考试不行,就是学习也觉得很难受,说得通俗点儿,就是不是学习的材料。但是,他从小喜欢带着一帮半大孩子玩游戏,每次都要作“老大”。布置起游戏里的细节来井井有条,像模像样,这就不能不服气,人家就是个办实事的“好苗子”。
太平军在安徽一带活动的时候,袁甲三他们也在安徽。太平军围攻庐江,吴长庆的爸爸自知城池不保,把吴长庆支到袁甲三那儿求援,以便父子两人不至于一起战死。吴长庆面见袁甲三,苦苦相求。当时,袁保庆极力主张救援,他的堂哥袁保恒反对出兵,两人争得很厉害。后来,袁甲三还是听从了自己儿子袁保恒的建议。
虽然吴长庆没能搬到救兵,但是,对袁保庆终生充满了感激,这也是患难之交嘛。后来,袁保庆的儿子袁世凯——虽然是过继的儿子,但是,名义上就是他的直系后代——科举不中,想谋个出身,投到吴长庆门下,想想看,吴长庆能不高看一眼吗?
收藏
举报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3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我们终其一生,都要和自己的懈怠做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