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她是红楼梦里最高贵的女子,却走向与杨贵妃一样的结局

书箸 2023-09-21 03:29:05

她贵为皇妃,是贾家的荣耀,家族最显赫的骄傲。

她身为长女,小小年纪被送入皇宫,从女史到尚书,从贤德妃到贵妃。在缺乏温暖和自由的金丝牢笼里,取悦着着那个高高在上的男子,她知道皇帝的嬉笑怒骂,都会对身后的家族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影响。

她是不快乐的,一入深宫即与家人生离。直到那一年的元宵佳节,皇恩浩荡,破格让她回家省亲。

于是,就有了那一出声势异常浩大的“元妃省亲”。

为了欢迎荣宠归来的贾元春,贾家倾囊而出,建造省亲别墅,置办物件,买仆役、丫鬟,甚至买来了一个唱戏的戏班。

元春看见这奢靡美景,不断摇头,忍不住叹道:

“太奢华糜费了。”

“以后不可太奢了,此皆过分。”

元春在皇宫里见过无数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省亲奢靡的作风一旦传到有心人的耳朵,贾家将如大厦般轰然倾倒。

她不敢,也不能让家族冒这种风险。她宁愿自己如履薄冰,回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继续争宠,为家族的荣华负重前行。

可她终究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啊!

祖母、父亲、母亲是她的软肋。在大观园里她见到了想念了太久太久的家人,忍不住满眼垂泪,心里纵有许多话,只是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泪。

短短的一次省亲,元春七次落泪。这数不尽的眼泪里,饱含了女儿家多少辛酸?多少委屈?

若非排斥皇宫,若非生活得不幸福不得宠,何以整晚以泪洗面?

在高额续写的后四十回里,元春因病逝世。但这显然不符合曹雪芹的愿意,与其“虎兕相逢大梦归”的判词有出入。况且,曹雪芹从不写只字废言,七述元春省亲落泪,无疑是在为元春之死伏脉千里。

虎和兕都是猛兽,虎指皇帝,兕指皇帝身边的太监,太监只要没有得到贾家的好处,就会向皇帝吐露对元春不利的话,皇帝只要听信了,元春在后宫里的路就会走得异常艰难。

所以说,元春之死并非只是简单的生病,而是因为政治斗争。那么,关于她死亡的真相又是怎样的呢?

红楼后几十回丢失,后世的人无法得知小说里人物的结局,但曹雪芹在很多细节里埋了伏笔。

最大的伏笔是贾元春省亲时点的一部戏《长生殿》。这部戏讲的是安史乱起,马嵬之变,杨贵妃命殒黄沙的经过。看过完整红楼梦的脂砚斋在这里批注:“长生殿里伏元妃之死”。由此可见,元春和杨贵妃一样,都是死于政治斗争,杨贵妃自缢马嵬坡,元春也极有可能是自缢而亡!

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最后分别是怎么死的?

人物结局:

1、巧姐临难遇恩人,得以死里逃生;

2、妙玉冷眼看人世,落得身陷泥淖中;

3、贾迎春抵债嫁给孙绍祖,被活活折磨而死;

4、林黛玉叛逆封建礼教,为宝玉泪尽丧身。林黛玉因还泪而将泪流尽,于是“欲知命短问前生;”

5、薛宝钗流落在外,为袭人所救;

6、秦可卿欠命偿命,悬梁自尽;

7、湘云金银散尽,流落青楼;

8、李纨的孩子贾兰长大后甚是聪颖,当了官重振家业,所以“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9、贾探春被迫避祸远嫁;

10、元春身封贵妃而不得善终;

11、贾惜春看破红尘,削发为尼,遁入空门;

12、王熙凤执迷不悟,机关算尽,结果却送了性命。

扩展资料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好了歌》和十二支《红楼梦曲》提示着贾宝玉所经历的三重悲剧。作者将贾宝玉和一群身份、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大观园这个既是诗化的、又是真实的小说世界里,来展示她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的悲剧。

作品极为深刻之处在于,并没有把这个悲剧完全归于恶人的残暴,其中一部分悲剧是封建势力的直接摧残,如鸳鸯、晴雯、司棋这些人物的悲惨下场,但是更多的悲剧是封建伦理关系中的“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所造成的。

是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人生悲剧。小说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封建贵族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

尤其深刻的是,在小说展示的贾府的生活图画里,显示出维持着这个贵族之家的等级、名分、长幼、男女等关系的礼法习俗的荒谬,揭开了封建家族“温情脉脉面纱”内里的种种激烈的矛盾和斗争。

-红楼梦

-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人物结局

各人物结局如下:

1.贾宝玉:贾家家产抄光,贾宝玉最后沦为乞丐。

2.林黛玉:林黛玉在宝玉与宝钗大婚当天,泪尽而逝。

3.薛宝钗:守寡。

4.王熙凤:回首惨痛,短命而死。

5.贾母:病逝。

6.晴雯:一病不起,香消玉陨。

扩展资料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红楼梦》版本可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此书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说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参考资料:红楼梦——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每个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1、林黛玉,在贾宝玉、薛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2、薛宝钗,在贾薛两家的安排下,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

3、贾元春,无辜地死于政治斗争。

4、贾探春,被南安太妃看中,被安排远“和藩”远嫁为下一任南安王的王妃,随后发配边疆。

5、史湘云,嫁与卫若兰,最后他暴病而亡,湘云守寡,悲痛欲绝。

6、妙玉,妙玉被贼人掳走,下落不明。

7、贾迎春,被孙绍祖虐待而死。

8、贾惜春,终产生弃世的念头,后不顾家人反对出家为尼。

9、王熙凤,死了。

10、贾巧姐,与刘姥姥的孙子板儿结婚,在农村有了很好的结果,成了一位纺绩妇人。

11、李纨,带领诗社兴旺发达,而且把大观园治理成青春女儿的净土和乐园。

12、秦可卿,年轻早夭。

扩展资料:

金陵十二钗:

金陵十二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最优秀的十二位女儿。金陵是一个省,是金陵十二钗的原籍地。“钗”指女儿。太虚幻境薄命司以十二为一组将金陵省上、中、下三等女子编成正、副、又副三册”。警幻仙子道:“即贵省中十二冠首女子之册,故为正册”,“(副、又副)下橱则又次之”。

第五回完整出示了薛宝钗、林黛玉、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十二位正册女性名单。

金陵十二钗大多为四大家族中作为主子身份的女性。金陵十二钗中,有八位是出身于四大家族的贵族小姐,李纨与秦可卿是贾府的少奶奶,林黛玉是贾府收养的外孙女,仅妙玉并非四大家族的亲眷。

作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一部以歌颂女儿美和伤悼女儿悲剧为最高主题的小说作品,《红楼梦》塑造的金陵十二钗成为经典艺术群像,在世界文学史上站成一道靓丽风景,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

-金陵十二钗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2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