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东京国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直径17厘米的小型器皿——北宋时期的汝窑青瓷盘。这件瓷器曾经被川端康成短暂拥有,他在自己作品全集的封面登载了这个青瓷盘的照片,并且写着,会一直珍惜这个「兼具格调与美感」的青瓷器。
看来,中国的汝窑青瓷,历经千年,依旧吸引着许多人。
「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天青色」,是汝窑青瓷的标志,也是它引人入胜的原因。虽然只有一种色调,却好像包含了许多颜色;虽然是乳浊感的瓷器,却透着光,好像把光包在了瓷器里面。并且,它的颜色和千年之前完全一样,我们和北宋的人欣赏着同样的颜色。
日本美术作家杉本博司:「这是一种难以言说的颜色,的确是这样,虽然一直接受着光,感觉是它自己在发光一样。」
这种独一无二的颜色来自宋徽宗。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在位期间,是文化的黄金时期,徽宗皇帝自己就是琴棋书画无一不通的才子,他对艺术颇为讲究。在青瓷制作上,他理想的青瓷颜色是「雨过天晴,云破处」。就是雨过天晴的时候,云间露出的天空颜色、有光泽的淡青色。
宋徽宗赵佶
这与北宋当时所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宋徽宗统治期间,国家衰微已成必然,战乱不断。骚乱就如同下雨一般,时来时去。「天青」大概寄托了宋徽宗渴望和平的心情。
然而,想要实现这种颜色,并不容易。青瓷是在不通空气和水的硬土壤上,加上釉药,在超过1200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烧制时,必须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窑中的氧气,也就是在不完全燃烧的状态下进行烧制。
这样,釉药中的铁会变成青色。釉药配比和烧制温度的一丁点变化,都会使青色的程度发生变化。因此,想要让青瓷呈现出预想中的青色,需要非常高的技术。
宋徽宗大手一挥,万中取一。于是有了这批珍贵的汝窑青瓷。最终,宋徽宗因为太过于专注艺术,使国家陷入混乱,不久北宋就被金所灭。汝窑青瓷诞生仅仅二十年,就和北宋一起消失了。
汝窑青瓷之美的秘密
北宋灭亡六百年之后,另一位皇帝——乾隆皇帝对汝窑青瓷爱不释手。他收藏了北宋 「汝窑青瓷水仙盆 」,并在其底部刻了一首诗,来表达他对这件器物的感受:
火气都无 有葆光
(没有烟火气 只有温润的光泽)
乾隆皇帝下令复制这种青瓷。然而,清朝的工匠们做出来的青瓷同北宋汝窑青瓷相比,虽然青色与之相近,但光泽和釉面厚度的质感却远远不及。
而后,随着清朝的灭亡,那些从未离开过宫门半步的皇室珍品,多半被打包带走,流向海外各地。汝窑的青瓷也大约在那一时期流失到别的地方。前所未见的汝窑青瓷一经流出,就吸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及发掘调查。
人们都在好奇,这种青瓷的瓷土和釉料到底是什么材质?
1987年,河南省的一个农村被确认为是汝窑的窑址,青瓷的神秘面纱随后被逐渐揭开。从发掘出来的碎片,人们获知了釉面和釉料的厚度,也知道了形成汝窑青瓷质感的釉料的真实面貌。
原来,在瓷胎中,含有一些空气进入釉料内产生的气泡,这些气泡在光的作用下产生多重漫反射,散发出独特的光泽。气泡的间隙,还有一些难以溶解的钾以及石英的结晶体,它们像雾一样,让青瓷既晶莹又有不透明的乳浊感。这正是汝窑青瓷之美的秘密。
技艺「再现」
在日本,有很多陶艺家从来没有停止憧憬汝窑的这种天青色,他们争相再现这种记忆。致力于汝窑青瓷釉料研究及其复原的陶瓷艺术家塚本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也想要挑战复原「汝窑青瓷水仙盆」。
塚本先生:「汝窑的美,看起来好像是很单纯很朴素的,但是多看一会的话,感觉会逐渐变化。不仅是单一颜色的美,还有毫不做作的品味,你会逐渐逐渐地被它吸引过去。我有过这种感觉,所以一直在想,这是为什么?」
01 塑胚
他选择了不同材质的土进行试验。白的土可以做出明亮的蓝色系;黑土则可以烧制出浓厚的深青色。
02 制作釉药
塚本进行了无数种组合方式,长石、木头的燃灰和石灰,每种用料稍微改变一点分量,青色的模样都会变化。
03 上釉
普通瓷器多次上釉之后,做出来的瓷器会有莹润的光泽感。但是,汝窑只上一回釉药。汝窑瓷器正因为只有薄薄的一层釉,才能显出漂亮质感。
04 烧制
长时间的烧制,是颜色清晰莹亮的秘密。20小时之后,进入到让天青色的颜色显现的决定性阶段:减少氧气的量,使其不完全燃烧。
05 熄火
汝窑青瓷和普通青瓷相比,熄火的温度要低50度以上,这样才能出现独特的温润釉色。之后放置一天一夜以上,慢慢冷却。
在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中,隐含着无数的变化与可能,土、长石、燃灰等的用量和选择,烧制的时间和温度,熄火的时机,胚子的摆放位置等,任何细微的变动都会改变瓷器的颜色和质感。
但是,千年之后的现代人,即便破解了汝窑青瓷的秘密,也拥有可以精确测量的工具,依旧没有复制出这种千年不变的颜色。「所以乍看很简单的瓷器,其实在柔和的背后还有生命力。」塚本先生颇有些感到惋惜。
或许就像片中所说,「北宋的末期能做出这些,好像真的只能说是神迹了。」
Altynai | text
《汝窑青瓷 日本人眼中的千年中国国宝》 | photo
-------------------------------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2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