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出身于1617年,顺治十八年已经44岁的于成龙开始自己的仕途生涯,在二十多年的仕途生涯中曾承担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一生以“廉洁”、“卓着的政绩”而着称,深受百姓的爱戴,在朝廷的官员考核中曾获得三次“卓异”成绩,康熙帝更授予其“天下第一廉吏”。
于成龙少从小过的是耕读生活,接受着儒家思想熏陶。顺治十八年,已经44岁的于成龙,抱着“此行绝不以清饱为志,誓勿昧无理良心”之至,接受了朝廷的任命。不顾亲友以及妻子的反对来到遥远荒漠的罗城担任县令。
此时的罗城在清朝的统治下还不到两年,前期朝廷派任的两个县令,一死一逃,可见罗城当时政治局势的多么不稳定。于成龙初到罗城,到处是荒地,罗城城里也仅仅茅草屋数间,就连县衙也仅有三间破茅屋,于成龙只能居住于关帝庙之中。从此开始了自己仕途生涯。
目前的罗城,需要百废待举,首先最重要还得安定、恢复生产力。于成龙采用“乱世重点”的方略,全城建立保甲,大张声势打折“严禁盗贼”的旗帜,对所拿案犯严惩不贷。当城境局面稍作安定之后,又开始组织乡民练兵,抱着为民而死的心态,讨伐时常扰民的柳城西乡贼。
并且全城大搞城防工作,使得“盗贼”不敢来犯。在解决流寇之后,为了恢复生产力,又收留、招募附近流民,并且常常到农间考察农事,鼓励农耕。在农闲之际组织农民休憩农房、建立农校、修筑城墙等。深得民心,即使地方那些桀骜不驯之人也奉公守法。不到三年时间,罗城混乱局面得到有效改善,百姓生活实现安居乐业的欢乐局面。罗城的改变得到两广布政使金光祖的赞赏,并且做为全省学习榜样。
1661年,于成龙被举荐为广西省惟一“卓异”,之后升任四川合州知府,在离开罗城之际,出现百姓哭而追送十几里的感人场面。
四川曾经经历战乱,人口是全国最低之一。于成龙赴任之初,和州府仅人口白余。目睹地方一片荒芜。于成龙决定抚慰百姓,驱除固弊,严禁官员对百姓勒索、压榨。同时提出解决各县对于百姓的安居、开垦困难,亲自组织登记注册、划分田舍等。清朝的国策之中就有一条提出奖励开垦一说,加上于成龙对于地方的具体问题的解决,不到两年时间,和州府人口激增,开辟不少荒地。垦荒招民政绩显着,在康熙八年于成龙再次升为湖广黄州府同知,在任思念之后,有再次任知府四年。
申明: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侵权联系必删!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1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天工开物》内容简介及版本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