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起西楚霸王项羽,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报之以深深的惋惜之情,尤其是自刎乌江更成为了千古绝唱。在人们看来,项羽当年完全没有必要自刎,他可以渡过乌江,以图东山再起。正如诗人杜牧所说的那样,“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项羽当年真的无路可走了吗?非要自刎才行?许多人总和杜牧的想法一样,认为项羽回到江东还有可能卷土重来,因为项羽当年就率领八千子弟,最终成为了西楚霸王。
可大家忽视了一个问题,秦末天下大乱,以几千人起家迅速成为威胁秦朝统治的势力,数不胜数。比如陈胜吴广大泽乡振臂一呼,“天下将相宁有种乎”,结果天下云集响应,很快就拉起了一支几万人的队伍。
再比如刘邦,率领三千人起兵,不到两年时间就成为了与项羽旗鼓相当的狠角色,甚至把项羽打得丢盔卸甲。从这层面来说,项羽率领八千人起兵,在当时的背景下也并没有什么,因为很多人的起点比他还要低很多。
垓下之战后,项羽的十万大军瞬间只剩下八百人,到了东城只剩下二十八人。我们不知道项羽回到江东,究竟会有多少人誓死追随。更致命的是,楚国大司马周殷已经投降,“刘贾南渡淮,围寿春,遣人诱楚大司马周殷。”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项羽渡过乌江回到江东,只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项羽回到江东,很快就会面对刘邦麾下大将的围剿。在这种背景下,项羽很快将会输的一无所有,根本无法东山再起。
一个人的成功,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要取得更大的成功,更多的是时运所至。正如如今的俏皮话,“风口来了,猪也能飞上天。”如果陈胜、吴广身在秦始皇一统天下期间,以他们的身份,很可能消失了漫漫历史中。
刘邦个人能力超强,奈何47岁时在沛县还当着一个村长级别的小官。如果不是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很可能在村长这个官位上终老。再说项羽,也正是天下风云变化时,成为了时代风云人物。
处于那个环境之下,加上项羽个人的能力,自然很容易实现崛起。关键时,巅峰时项羽麾下十万大军、坐拥九郡之地,结果也是落个自刎的下场。项羽自刎时想必已经明白,败走乌江时他面对的已经不是刘邦集团,而是整个天下了。
来源:品读精彩历史
济南籍的女词人李清照写过一首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后人读史时,总是不解于项羽当年为什么非要自刎?并非无路可走啊,过了江重振旗鼓,卷土重来跟刘邦夺天下不行吗?
1、项羽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
司马迁曾评价项羽: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这里是说:项羽无所凭借,乘势举兵于民间,兴起于田陇。3年率5路诸侯灭秦,划分土地,分封王侯,政令由已,天下响应,号称“霸王”。虽然地位没有保持至始,但近古以来没有人做到。
司马迁说项羽的辉煌近古无人做到
取得如此辉煌人生成就,项羽却在楚汉争霸中,先是无奈与刘邦签订盟约,以鸿沟为界,楚汉中分天下。项羽依约东归,刘邦却撕毁盟约突袭,垓下之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率800人突围,到乌江时项羽终于明白无可挽回的失败了。
2、项羽内心世界已经崩塌
哀大莫于心死!面对麾下名将或战死、或投降,亚父范增出走离世,楚军的分崩离析……这样的失败使项羽内心世界已经崩塌。
崩塌一:那个在鸿门宴上唯唯诺诺、小命攥在手心里的流氓小子怎么就打败了我?
崩塌二:那个两军对阵,面对单挑战书,不敢应战还被我一箭射伤的胆小鬼,凭什么能打败了我?
崩塌三:那个面对楚军追击,拼死逃命,为减轻车马重量,把妻、子、父等人全推下车的无情无义家伙,为什么能打败了我?
项羽内心世界已经崩塌
所有这些无法解释的问题让项羽内心的高傲、自信、尊严……化为乌有!项羽的出身决定了他具有周朝贵族精神的遗传,保留有更多的个人英雄主义,不肯屈从于法度和权力,正所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陈胜、吴广起义后,项羽和叔父项梁在家乡吴中郡起兵,募得精兵8000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项梁把家乡豪杰都安排了校尉、侯、司马等职。这就是项羽此后赖以称霸的江东子弟。但是,垓下之战后项羽已无颜面见江东父老。
对此《史记》有记述:项羽准备东渡乌江时,乌江亭长把船靠在岸边说:“江东虽小,出有千里,民众数十万,足可以称王了。希望大王快渡江,如今只我有船,汉军即使来到,也没有船渡江。”
兵败垓下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我,渡江何用!况且当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灭秦,现在他们没有一个人回来,只有我自己了。即使江东父兄原谅我,答应让我称王,但是我有何脸面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问自己的孩子何在,我难道就不会有愧?”
4、表示对刘邦的蔑视和不屑
有人假设:当初在乌江的是刘邦,他会选择自杀还是渡江?答案无疑是:渡江!刘邦出身于农户,当年喝酒靠赊账,放荡不羁,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不如韩信。
但是只有这样的人,才不怕失败,为了成功会不择手段,刘邦是胜王败寇理念的最好注解。项羽则与刘邦完全相反,具有人格上的高贵和自尊,万事讲原则、讲规则。他的自杀其实是对刘邦痞子精神、流氓精神的一种蔑视和不屑。
贵族精神使项羽杀身以成仁
5、是良心发现和自我惩罚
司马迁对项羽还有一个评价:灭秦后放弃关中,留恋楚地,放逐并杀掉义帝,自立为王,王侯背叛了他,局势就难以挽回了。极度自夸,只顾个人私利,认为霸王可以用武力维持。
也许项羽自杀前想到了被他坑杀的20万秦朝降卒;也许想到了被他斩杀的上将军宋义;也许想到了火烧秦宫、斩杀的秦王子婴;也许想到了当携宝物美女衣锦还乡,劝他不要“沐猴而冠”被杀掉韩国儒生;也许想到了被他迁往长沙却暗中杀害的把义帝……
是良心发现和自我惩罚
当然,也许他什么也没想到!因为司马迁说了: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还不觉悟,不自我谴责,很不对啊。还说“上天要亡我,不是我打仗的错误”,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啊!当然,这只是司马迁一家之言。
在明明还有生路,还保存有卷土重来希望,并非走投无路的情况仍选择自杀。这就是项羽,一个用死来诠释人生尊严的高贵的人。扛鼎英雄,神勇千年无二;霸王别姬,泪洒柔情帐……项羽之死也留下一个千年话题,让人们至今所争论。
纵观项羽一生,小小年纪,他就展现出了与同龄人不一样的英气,从一开始杀死秦王嬴子婴,到后面与刘邦势力形成楚汉相争,我们可以看到项羽的自傲与不可一世。
而他的自傲与不可一世是有原因的,因为他在领兵打仗这方面确实才能出众。
也就是说,项羽有推翻秦朝暴政、成为天下共主的才能,但是在颜小二眼中,项羽也是毁在这个“才能”上。项羽的刚愎自用,或者说项羽的傲气,让项羽太容易“放弃”,做什么事情都无法做到更好,而总是在“差一点”的地方,停住脚步,年少时学习兵法武术是这样,被刘邦逼到乌江时也是这样。
于此,我们可以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项羽因才能心比天高,又因才能傲气十足,他的心性不足以让他好好打磨、发挥他的才能,反而助长了傲气,让他从“高处”跌落,直到走到乌江自刎这一步。
在我看来,项羽除了自刎,还有乌江可渡,一旦渡了,就还有卷土重来的可能,但是他在死前却只是以其杀敌之勇证明“是天要亡他”。他的自刎,不像败者的“自暴自弃”,反而还有一股子“傲气”,项羽的“骄傲”,让他像一名“武士”,而非“谋士”。但要坐稳天下共主这个位置,可以没有“武士之勇”,但一定不能没有“谋士之能”。
于此,在颜小二心里,项羽有资本骄傲,因为他有才能,但是他却恃才傲物,最终让他在刚愎自用中,自我毁灭。他不是无路可走,只是他的骄傲让他选择“自断后路”。
1、才能出众,但做什么事都“差一点”的项羽关于项羽的“乌江自刎”,后世不少文人墨客怀念其“傲气”与“勇猛”,如李清照就曾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于颜小二看来,若是当年项羽过了江东,项羽就不是李清照思念的那个“项羽”了。
而让李清照倍感怀念的项羽的特质之一,大抵便是常人难比的那“生当作人杰”的才能了。
但是,正是因为项羽突出的“才能”,反倒让他自己斩断渡过乌江的“一线生机”。
或者这么说,因为太过优秀,于是他做什么都“差一点”,这种“差一点”,促成了项羽最后的“自我放弃”。而这种“差一点”,在项羽年轻的时候,就已经体现出来。
据记载,项羽还是少年的时候,项梁教项羽读书学剑,项羽初期学了一些,后来就不学了。他告诉项梁说,读书只能记住人名,学剑也只能让他与一个人对抗,他要学的是“万人敌”。于此,项梁教项羽“兵法”。但是,对于兵法,心高气傲的项羽却并没有如项梁想象中那么上心,学了个大概,停在了“差一点”的地方。
于此,项羽可以让萧何警惕、可以让张良头疼,但是却似乎总在韩信手上吃亏。
在颜小二看来,项羽于兵法上“差一点”的研究,因为其才能,足以让他成为佼佼者,但是却无法成为“最强的那个人”。
项羽比勇猛可能强过韩信,但是在兵法上,显然略逊一筹。因为有才能的项羽总是“差一点”,于此他在兵法上是“佼佼者”,而韩信则在兵法上相较而言做到了“极致”。
2、“骄傲”而“多疑”的项羽“多疑”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内在的两种性格往往会有“多疑”的表现,一种是“过于自信”而不信旁人,一种是缺乏安全感。
很显然,项羽属于前者。
关于项羽刚愎自用般的“骄傲”和“多疑”,陈平的一句评价说得相对到位: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陈平点出了项羽恭敬爱人,亦点出了他不信人。于此,即便项羽是一个比较懂得尊重人的人,但是却在“权力”这件事情上充满“疑心”,除了项氏宗族和妻家兄弟,即便是遇到奇才,也不愿意重用。
同时从史书中可以看到,项羽兵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对亚父范增的猜疑。
范增无疑是难得一遇的谋士,以范增之谋加上项羽之勇,天下归楚归汉尚未可知,只可惜项羽不听范增建议,错过了鸿门宴上“压制刘邦”的绝佳机会,之后便渐渐处于下风,直到被逼到乌江。
而在乌江边上,项羽做的最后一件事,不是想着能否渡过乌江卷土重来,而是身体力行用计谋以少敌多,向自己的部下证明“是天要亡我,而不是自己不擅长打仗”,最后他“不渡乌江,挥刀自刎”。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项羽在死前的最后一刻,都是“骄傲”的。这种骄傲,于他而言是他在“打仗”这件事情上的战绩,亦是他最后的“坚持”。
一路走来大大小小七十余战,项羽几乎都能破敌,勇猛异常。这确实是他在才能上的体现,但是正是因为才能斐然,他才“骄傲”,才只信战绩斐然的自己,而不信旁人的警告,于此,逆耳的忠言在他那里近乎成了“危言耸听”。
再勇猛的将士,“骄傲”也会让他的刀变“钝”。而项羽的锋芒,则因其“骄傲”,暗淡落幕。
3、才能和福气一样,可以是雪里的炭,也可是落井的石项羽无疑是有常人难以匹敌的“才能”的,无论是在兵法上,还是在个人身体素质上,毕竟力能扛鼎之勇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到的。
但是,“才能”有些时候就像“福气”一样,虽然是好东西,也得让拥有者有消受得了的“心性修养”。
于此,因为心性修养不同,即便都拥有超出常人的才能,有的人“恃才傲物”,有的人则“十年磨一剑”。
道家曾有这么一句话: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当一个内心坚定沉着的人,拥有超出常人的“能力”,于是,他会“十年磨一剑”般地打磨自己,直到“一鸣惊人”。
而当一个内心浮躁的人拥有超出常人的“能力”时,因为急于求成的浮躁和傲气,他总是“差一点”,又在失败面前以恃才傲物般的“孤高”自断后路。这样一看,反倒是“才能”害了他。
所以,人的修炼,能力成长是一方面,心性修养亦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也就是说,颜小二看来,项羽不渡乌江,并不是“兵败”,而是败给自己恃才傲物的傲气,和与心性不匹配的高超才能。于此,从这个方面来看,才能和福气一样,可以是雪里的炭,也可是落井的石。
当然,以上是颜小二从修身养性方面的一个看法,有不同意见属正常,欢迎各位提出“项羽为何乌江自刎”的不同意见。
参考资料:《西楚霸王的悲哀——“不自知”导致的失败》、《史记·项羽本纪》等。
注: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垓下一败势难回,但霸王项羽也并非只能自杀,他其实还是有退路的,这退路有两条。
第一条,按乌江亭长说的,只身渡过乌江。
项羽到达乌江岸边时,身边还有二十余人,但江边的船只却只有一条,而且是一条小船,项羽若渡乌江,只能乘坐这条小船,毫无疑问,这条小船顶多也就坐两三个人,从二十余位至死仍旧追随自己的壮士中选择一两个带走,无异于抛下绝大多数,作为经常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君王,项羽很难做到这一点。
如果项羽只带一两个人渡过乌江,回到了江东,可能真如项羽说的那样,江东子弟可怜他,仍旧尊他为王,但这个王能做多久,其实是很难说的,项羽和刘邦签订和约时,楚国已经是四面受敌了。回到江东,仍旧是四面受敌的项羽,怕是根本就撑不了多久,到时候,不是被剿灭,就是投降,或者像齐王田横那样流亡海外。
第二条,放下刀剑,立马投降,大者王小者侯。
其实,除了渡过乌江,项羽还是可以选择投降的。一旦项羽投降,刘邦很可能继续封项羽为王,最差也能封项羽为侯,但项羽毕竟是曾经的对头,就算是封王了,刘邦也不会让项羽“之国”,而是会效仿项羽当年对待韩王成的套路,把项羽“养”在身边,随时监控。
这样的日子,韩王成过得,项羽却过不得。项羽一生放纵不羁爱自由,怎么能忍受被困于牢笼之中?项羽也不是刘邦那般有政治智慧的人,当然也不能为了长远的未来而选择隐忍。所以,项羽不会选择这条退路。
总之,项羽并非无路可退,项羽还可以抛下死生相随的士兵,回到江东去,或是放下刀剑,向刘邦投降,也不失封侯之爵,保一世富贵。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1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