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法门寺出土的大克鼎,铭文称为大篆典范之作,模仿者学习不来

素说趣谈 2023-09-21 02:43:04

西周中期出土的大克鼎如今已经是上海博物馆的国宝了,而这一件宝贝从器型与它本身来讲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另外从它上面的铭文来讲,也是独一无二的历史研究资料。

大克鼎当年从法门寺窖藏被大家发现之后就注定着它是一件不简单的宝贝,尤其是铭文上面的大篆书法,堪称为西周时期的大篆典范之作,一般模仿者还真的学习不来!

大篆难学是一个原因,但真正令很多人无法模仿的一个背后原因就是因为在西周之前,大篆的统一文字风格并没有形成,不像传统的欧楷和小楷或者是行书一样,它背后有一定的传统章法可寻。

但大篆不同,想要模仿它对于学习者来讲太难了。

首先就是需要模仿者熟悉铭文上的内容,然后从内容上面深入到故事之中,再慢慢地寻找关于大篆当时的一些影子。

只有深入到大篆背后的内容之中,才可以掌握当时书法的魅力。这就好比武侠小说中练习一门绝世武功一样,都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的,不可能像张无忌那么好的运气,掉下山就能学习到九阳真经。

另外现在的很多学习爱好者模仿大篆也仅仅只是模仿了其字形的书写样式,从广义上来讲,大篆就是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和书体。所以这中间就包括了甲骨文、钟鼎文、籀文和六国文字!

试想一下,国家都没有统一起来的文化,更没有书法这一个结构的形成,任什么现代人就可以通过后续对于大篆的了解能模仿成大篆的真正精髓呢!

大克鼎上的铭文很多人都能读懂,但想要着手写它?几乎不太可能。

所以绝大多数模仿大篆的都是心细又胆大的真正高手,一般人还真的模仿不了它。最后就是通过对大篆的观察,其实大家会发现大篆有着遒劲凝重的风格,而且从书法上来讲,它的笔势雄强浑厚,朴茂自然的风格也不便于模仿。

没有书法的章法与结构可寻,更没有任何有力的资料供大家研究,看似乎结体略带方形的大篆,但其实背后却是,风格典丽峻奇。所以如果不是真正的书法大师,不是真正对大篆有着深入研究的人,一般人还真的模仿不了大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1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