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这两人之死,为元王朝留下了一大隐患,一直持续到了元朝衰亡

山川社 2023-09-21 01:58:49

忽必烈当政时期,国家所面临的最窘迫的问题便是财政问题。先辈连年征战,已使偌大的蒙古帝国捉襟见肘,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忽必烈先后任命了两位财政官。

阿合马,回族人,《元史》中对此人的家世记叙不详。在被任命为中书省平章政事之初,阿合马一度颇有作为。“兴煽铁冶,岁输铁一百三万七千斤,就铸农器二十万事,易粟输官者凡四万石。”因为阿合马为朝廷赚来了真金白银,所以,阿合马被升任为中书平章政事兼领使职。

自此,阿合马成了元朝财政一把手。

不过,阿合马的所有政策,都是在迎合忽必烈罢了。在从政之初,他的确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财政政策,如:在南宋旧境实行盐钞法,禁止官员私自贩售药材,以及设立转运司等等。靠着这些政策,他为元朝赚取许多征利,其地位也在不断攀升。

至正十五年,忽必烈对阿合马的信任达到了巅峰,他对阿合马赞誉有加:“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尽人事,兼此三者,乃为称职。阿里海涯、麦术丁等,亦未可为相。回回人中,阿合马才任宰相。”但元世祖给予的荣宠并未让阿合马再接再厉,大权独揽的阿合马没过多久便显露了本性。

“益肆贪横,援引奸党郝桢、耿仁,骤升同烈,阴谋交通……内通货贿,外示威刑,廷中相视,无敢论列。” 忽必烈向来是赏罚分明的,阿合马的表现逐渐脱离初衷,所以,没过多久他便自食恶果,被忽必烈“召而杀之”。

阿合马垮台后,卢世荣接管了财政方面的事务。与阿合马一样,卢世荣所出台的政策亦是加大朝廷的税收,以此来应对逐年上涨的财政开支。

虽然,是增加了赋税的额度,但卢世荣政策颁布之初还是考虑到惠利于民的。例如:由于江南地区水患频发,所以卢世荣减免了灾区的租课,并收赎灾民变卖的妻儿。针对钞法中的纰漏,卢世荣还根据汉唐两朝的财政政策,收集铜来铸钱,并推行绫券来平衡市场。

忽必烈虽然热衷于中原文化,但他毕竟对汉文化所知未深。当他看到卢世荣的绫券样币,并从卢世荣的描述中看到一幅经济帝国的蓝图后,元世祖立即表示“便益之事,当速行之。”皇帝如此支持自己的事业,卢世荣信心倍增。没过多久,卢世荣便制订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方案。

卢世荣制定了一套牟利的方案,由官钱作为资金让蒙古人蓄养马匹,随后再由政府收利。这套盈利模式让忽必烈耳目一新,表示“此事亦善,太祖时欲行之而不果,朕当思之”。倍受信任的卢世荣,趁热打铁般地制订了“规措所”制度,该机构的职能就是选取那些“善贾”的生意人,为国家赚钱。

元世祖看到卢世荣的奏章后,对“规措所”这一机构百思不得其解,卢世荣便解释称该机构的职能是“规画钱谷”。忽必烈听闻此机构能够为朝廷牟利,当即予以批准。按理说,做出这一番功绩的卢世荣理应收手。要知道他与前任财政官阿合马一样,都不是蒙古人。因此,像他们这种功高震主的财政官,从政之路就像是行走在刀尖上一样,稍有差池便会蒙受杀身之祸。

可惜的是,卢世荣不懂得这个道理,他向忽必烈奏疏道:

“天下能理财者,从前皆奔走于阿合马门下,现在他们都被划入黑簿中,怎能因一人之故而尽废其才。为臣我想从中择选一些有用之人,又怕有人说我是任用罪人。” 深得忽必烈信任的卢世荣,任用了一大批阿合马的幕僚,为自己增长了声势。然而,卢世荣根本没想到此举竟会为他招致敌意。

没过多久,朝野上下便传遍了卢世荣以权谋私、任人唯亲的风闻。史料中并未提到这些指证是子虚乌有还是确有其事,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风闻直接影响了卢世荣的政治生涯。

公元1285年,卢世荣与前任财政官阿合马一样,被卷入到一起政治风波之中,被捕入狱。同年年底,卢世荣被秘密处死。

阿合马、卢世荣死后,元朝的财政问题就此成为了一个烂摊子。继任者或能力不及前者,或碍于前者的下场不肯卖力。

总之,财政问题成了元王朝的一大隐患,此弊端一直持续到了元朝衰亡。

参考资料:

【《元史》、《元朝财政考》】

大臣为元朝力挽狂澜,为何却被元顺冤杀,最后成全了朱元璋?

之所以冤杀,是因为元朝叫托克托的大臣遭到了皇帝的反感。中间又有像哈麻那样的小人,几次三番的在元顺帝耳边说托克托的坏话。当时托克托还在前线打仗。没等托克托没有亲自前来为自己辩解,就被元顺帝除去官职,发派到淮安。

其实元顺帝真不应该去了托克托的官职,当时还是托克托帮助元顺帝除掉了一直想杀他的伯颜呢!托克托能在忠心与亲情关系中,选择忠心真心是一位好的、可以信任的手下。有时候在古代就是这样,时间了君臣关系就变了。

古有曹操和荀彧就是如此,当时曹操对荀彧心生忌惮。就送给荀彧一个空盒子,寓意让他自裁,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伴君如伴虎,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让我们再说回托克托,他虽然是伯的侄子,理应照顾亲情去监视元顺帝。可是他没有,从这点上看他是一个正意的人。知道什么是大义,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而做出乱了朝政的事情来。伯颜就是仗着自己实力雄厚,所以才不把元顺帝放在眼里,想要废掉元顺帝推崇他人为新帝,想改朝换代。

在朝内动乱的时候是托克托站出来发动政变,消弱伯颜实力。这么一个爱憎分明的就这么被元顺帝错杀了,把本身就根基不稳、人心不统一的元朝送上了灭亡之路。动乱年代自然会有反抗、与起义,在这种情况下谁起义谁合适,因为容易成功。朱元璋就是这么“捡了一个大便宜”,一举拿下元朝。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0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