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盛世文玩 因为盛世 所以文玩
微信又㕛叒叕改版啦,
不少粉丝反映时常找不到盛世文玩,
为了让大家能第一时间浏览到盛世美文,
请大家不要客气地置顶吧。
盛世文玩” → 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这样就能每天准时相约啦
2021年3月28日,三星堆考古又有新成果,由90后担当主力,出土了新发现的三件青铜瑗中的两件。
那么,青铜瑗是什么器物?它有什么用途?
瑗
查“瑗”字可知,“瑗”是一种玉器的名称。中国古代非常讲究礼仪,温润宜人的玉常被制作成礼器。玉在用于礼制时有多种形态,玉琮、玉斧、玉璋、玉珪、玉璧在影视剧中出现频率较高,特别是“和氏璧”大名鼎鼎,可以说是最有名的玉了。那“瑗”又是什么呢?
《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珪”、“璧”、“瑗”、“玦”、“环”这五种玉器的功能不同,臣下朝见君王,君王聘用官吏时,用 “珪”,影视剧中大臣上朝手里拿的就是玉珪;向能人贤士征求意见时,用 “璧”,边宽孔小,适合用绳从孔中穿过悬挂;召见臣子下属时,用 “瑗”,孔大边窄,孔上有领,相比边要厚;断绝君臣关系时,用 “玦”,即不完整的圆环,鸿门宴上,范增曾取其“决”之音,示意项羽杀刘邦;重新召回被贬谪的臣属时,用 “环”,取圆满之意。其中, “瑗”充分体现了君臣间的尊卑等级。
《说文解字•玉部》:“瑗,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从玉,爰声。”
“瑗”的外形像“璧”,但中间的孔比较大,孔的直径要大于边,为什么有这种规定呢?从《说文解字》中“人君上除陛以相引”一句可以知道,“瑗”是臣子扶君王上台阶的辅助工具。传统观念中,君王身份高贵,他的身体不是一般人能触碰的,臣子如果要扶君王上台阶,可以扶着套在君王手臂上的“瑗”,以“瑗”为媒介,而不直接接触君王的身体。古籍中的这一句同样也充分显示了君臣间的尊卑。
三星堆玉器
《周礼.春秋.大宗伯》:“以玉作六器,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是为“六器”。
三星堆遗迹规格很高,出土的玉器不少,玉璋、玉琮、玉矛、玉戈、玉斧、玉管、玉环……种类繁多,甚至有长一米五以上的玉璋。周礼中的“六器”之中的璧、琮、圭、璋都不少,三星堆博物馆藏品中也有玉瑗,孔很大,中间孔的厚度确实远高于外围边的厚度。
青铜瑗
三星堆出土文物中青铜器更受人瞩目,此次出土的青铜瑗有两个,一个完好无缺,一个有部分已经被腐坏,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加固,耗时两小时,才将其取出。
这青铜瑗是用来做什么的?在之前的三星堆遗迹发掘中,二号祭祀坑中出土的小神树树枝上套有类似物件。参考玉瑗的使用方法,估计这青铜瑗,或称有领璧,功用也是表达礼敬之意,只不过这里尊崇的就不是人君,而是传统思维中地位、身份更高的天或神了。这样做,有人们借此物件与天、与神沟通的象征意义。所以,青铜瑗应该是一种祭祀用的礼器。
三星堆遗迹的发掘,不断有惊喜,让我们再次去探究古蜀国的初代王蚕丛,又一次唤起我们对轩辕黄帝事迹的关注。一起期待更多的考古发现吧,用来不断丰富和充实我们的历史体系。
声明:图文来源头条号“ 卷舒风云润天地”,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10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