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百年奋斗路启航新征程丨走进蔡家崖,看红色晋绥薪火传承

山西日报 2023-09-21 01:06:03

在吕梁市兴县,有一块神奇的土地,一个古老的小山村——蔡家崖。蔚汾河在蔡家崖旁静静流淌,由几十孔窑洞组成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庄严肃穆,它们蕴藏着数不清的红色的故事,历史的足音在这里久久回响。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1948年的春天,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走出陕北,东渡黄河,走进山西,走向西柏坡,走向新中国。蔡家崖村便是当时晋绥边区首府、八路军第120师师部所在地,被誉称“小延安”。2021年的春天,蔡家崖早已褪去昨日苍茫,在暖阳中绽放出绿意。

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记者深入细致地革命先辈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抗战时期,晋绥边区最重要的作用是阻敌西进,屏障陕甘,拱卫延安。”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宣教科副科长康彦红认真讲解。

晋绥干部会议旧址

司令部旧址院落,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工作和生活过。在这里,毛主席曾发表了两篇着名文献——《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那孔简陋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毛主席还亲笔起草了《土地改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总政策》,对全国新老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工作,以及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个是毛泽东同志用过的的笔砚,贺龙的文件包,林枫的马鞑子,牛荫冠的毛毯、针线包,边区军民用过的兵器、工具、衣物、粮票……”康彦红介绍着每一件革命文物背后承载的一段段厚重历史。这些都是共产党人、抗战军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吕梁精神的真实写照。

纪念馆内展出的老物件

如今,纪念馆中不少旧物仍在,来往游人追忆着那段红色历史。“吕梁精神是革命老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晋绥儿女,我们更是要牢记嘱托,竭尽全力,为共产党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一名来访的老党员由衷感慨。

历史选择了蔡家崖,这个普通的晋西北小山村,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晋绥边区12年的光辉历程,为新中国的诞生、中华民族的解放贡献了力量。”康彦红表示,“时值建党100周年,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将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来访者,让晋绥红色文化永久传承。”

文字:山西新闻网记者 冯耿姝

视频:山西新闻网记者 刘雨新

编辑:王宇

校对:郭战平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9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