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囚禁于瀛台后,不仅在政治上饱受迫害,在生活上也受到残酷虐待与摧残。说他被慈禧软禁后的生活环境之糟糕还不如百姓家的牛棚 ,倒也不是夸张之辞, 的确是历史事实。光绪虽不是亡国之君,然而却已体味到亡国之君才能感受的一切痛苦。
据记载,他睡觉的炕上,仅有一张破席。寒冬时节,朔风劲吹,窗户纸破损,竟无人裱糊,瀛台所在的岛上寒风凛冽,呼呼入窗,如刺人肌骨,总管内务府大臣立山得知皇上挨冻时,觉得于心不忍,就派人给裱糊了窗纸 。 慈禧知道后,大发雷霆,要严惩立山,多亏李莲英从中斡旋,才使立山免遭不测之祸。庚子年立山被害,这大约也是原因之一吧。责骂过立山后,慈禧仍未消气,又斥责光绪贪图安逸,忘了老祖宗创业的艰辛。光绪挨训斥,不敢多说一句,只能唯唯诺诺而已。
刚被囚瀛台时,太监们按慈禧吩咐,每日给光绪安排两席饭菜,一餐曰“列席”,也是光绪份内的一餐;另一餐是慈禧“赏赐”,有格外开恩之意。后来,慈禧有废黜光绪另立傀儡之意,于是她下令撤去她所“赏赐” 的一席。而所谓“列席”,都是些不新鲜或干冷变质的食物,太监们为迎合太后,往往任意敷衍,有时候干脆不送饭。光绪名义上是皇帝,其实待遇连狱中囚犯都不如,他常饿的两眼发绿,被迫采摘木槿花的花瓣充饥。
慈禧不仅在生活上虐待光绪,在精神上更是想尽法子折磨他。她利用一切机会凌辱光绪,光绪只得忍气吞声,根本不敢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满。
面对慈禧的迫害,光绪是软弱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他的人生悲剧,正是他的性格弱点和无力挣脱封建束缚所造成的。
其实,从光绪的内心看,他是不甘心于这种屈辱境遇的,他曾多次企图逃出瀛台,好比逃出虎口。一次,光绪在六个太监的引导下,想乘隙跑出瀛台。刚到大门口,就被一个负责监视的侍郎发现,光绪被送回岛上,六名太监被慈禧下令处死。慈禧下令将连通瀛台的板桥撤除。还有一次,恰逢隆冬时节,南海子结了冰,光绪想踏冰而出,又被发觉送回。慈禧命人每天凿冰,以防光绪踏冰逃跑。
慈禧对光绪的监控非常严格。他下令,光绪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必须向她汇报。
在瀛台这座孤岛上,没有任何人能接近皇帝。光绪最宠爱的珍妃早在“戊戌政变”时就已被囚禁,庚子之难时又被慈禧下令推到井里溺死。瑾妃也被禁止入瀛台。即便是隆裕皇后(慈禧侄女),也不能随便探望光绪,必须得到慈禧批准才行。但光绪十分厌恶自己的皇后,也不愿见她。在瀛台,光绪孤独凄凉地苦捱时光,自己一人打发难熬的岁月。
德龄格格在《瀛台泣血记》中说,从西安回京后, 光绪的处境表面有所改善,其实是更加不妙了。
《方家园杂咏及纪事》载:某日,内务府专管洗衣物的马姓者,到光绪住处领取应洗衣物,见他床边衣架上挂着一件又脏又破的褂子,已经不值得再洗,就问他:皇上您还留着这件烂衣裳作甚?光绪喟然长叹道:“自西安到北京的几个月中,我一直都穿它,从不曾浆洗过,它跟我患难相依,我不忍心丢弃,就留着做个纪念吧” !皇帝富有四海,可光绪帝竟寒酸若此,可见从那时起他就被慈禧抛诸一边了。
西狩回京后,光绪的衣着更是无人过问了。一次,他率群臣去天坛祭天,他拖拖沓沓走得很慢,某大臣请他快点,他说:“你们穿的好鞋,我穿的是破鞋,走不快,你们走得快就先走吧”。
这些琐事可以看出,光绪在百日维新失败后,处境是十分狼狈的,穿着龙袍的他可能连个太监都不如。
被囚的光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他曾吟诗一首:“欲飞无羽翼,欲渡无舟楫 ”。大清早已是风雨飘摇,他个人也陷入走投无路的绝境,作为一个颇想振作、不甘沉沦的帝王,其绝望的心情是不难想象的。他曾经对人说:“我连汉献帝都不如啊”!
长期的折磨、摧残使光绪心情抑郁,身体也一日衰似一日。他自幼身体羸弱,患有多种疾病,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他的病情一天天恶化,结核症已经殃及肺、肾及多个器官,还患有严重的梦遗症。疾病缠身,使他的行动日益困难。清宫档案记载:光绪左腰疼痛异常,稍一动就牵动整个腰部,剧痛难忍,晚上睡得越多,则血脉越凝滞,导致筋骨僵硬异常,很不灵便,而且这些症状一日重似一日,太医亦束手无策 。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在瀛台涵元殿含恨而死,殁年38岁。次日,慈禧也一命呜呼。有人说,光绪之死与慈禧有关。慈禧预料自己来日无多,惧怕自己死后光绪会重掌朝政,会再推新政,于是授命太监下毒害死光绪。恰恰就在光绪死后第二天,慈禧也随他而去,于是这种说法就更为人所信了。这大概就是“无巧不成书”吧。
从根本上说,光绪是病死的还是被慈禧害死的,都已无关紧要。他死于变法运动,死于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迫害和摧残, 这是毫无疑问的。直接加害和间接折磨而死,原本就没有什么不同。
大家知道,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慈禧囚禁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受各种演义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印象中的涵元殿,似乎就是只是一个不大的房间而已,换句话说,光绪帝以后的生活,都只能在这这个房间里面活动,着实让人可怜。
还有人说,光绪帝在被囚禁后,不仅于后妃们分居,而且身边连个日常服侍的人都没有,他只能自己动手打扫房间,拿竹竿挑落大殿里的蜘蛛网,简陋的书房椅子上的垫子磨破了也没人给他患,甚至破鞋了也每人管,只能天天穿着破鞋行走。
如果从这段描述来看,光绪帝的生活确实是惨不忍睹,但事实上,说上面这些话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是一定社会常识都没有,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正见识过上层社会的生活。
最简单而言,中南海瀛台涵元殿,绝不是一间简单的房子。首先,瀛台是位于中南海南海中的一座人造岛。始建于明朝,清朝顺治、康熙年间曾两次修建,是帝王、后妃的听政、避暑和居住地。因其四面临水,衬以亭台楼阁,像座海中仙岛,故名瀛台。
作为帝王、后妃听政、避暑和居住的地方,瀛台的奢华秀美就不用我再多说了,史书上曾用了这样一段话来形容瀛台,叫做:?山石花草,水天一色,楼阁亭台,金碧辉煌,拥水而居,秀美宜人!?因此,瀛台也一度被称之为蓬莱岛。
至于瀛台的面积,大约有两万多平米,相当于3个世界杯决赛阶段足球场那么大。面对这样一个奢华秀美、且有一定规模的居住地,又有几个老百姓的家能与之相比?说句不好听,不要说老百姓,就是王公贵族居住的地方,也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
当然,很多人会说,光绪帝又不是囚禁在瀛台,而是囚禁在瀛台涵元殿,这可只是一件房子啊!换句话说,瀛台的整体环境虽然非常好,可光绪却只能在一件房子里活动,这又有什么用呢?
其实,这也是大家的一个误区,涵元殿也并不是一间房子。首先,涵元殿是瀛台上面最大的主体建筑,它除了主殿外,还有众多配殿和亭台楼阁。
比如,涵元殿北侧有配殿两座,分别是庆云殿和景星殿;其南侧又有两座楼阁,分别是藻韵楼和绮思楼。而在藻韵楼的东边,又有补桐书屋和随安室这两个居住的地方,它们曾经是乾隆的书房。在藻韵楼的东北边,还有待月轩和镜光亭这两座建筑。
换句话说,光绪帝虽然被囚禁在瀛台,但其实他可以活动的地方仍然非常大,而且居住的地方绝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至于光绪的后妃和服侍他的下人,也是以应具备。
更关键是,光绪帝虽然被囚禁,但仍然每天要去紫禁城里上早朝,而且他还可以常去颐和园里面走动。在颐和园里面,慈禧还专门为光绪皇帝安排的住所的??玉澜堂。
虽然说,这个玉澜堂内是四面砖墙,只有一个极窄的缝隙可以供人出入,看上去实在有些寒酸,问题是,玉澜堂之所以四面高墙,除了有监视、禁锢光绪外,也有保护光绪皇帝的含义在里面。因为在光绪居住的涵元殿,就发生过王公宗室纠集义和拳刺杀光绪皇帝的政变。
而且,玉澜堂只是建来让光绪欣赏昆明湖景色的,并不是用来居住的。换作是北京来百姓,有几个人能够来颐和园欣赏景色,还有专门的地方供他欣赏景色?不要说小老百姓,就是很多王公大臣,都没有这个资格。
从这层意义上说,光绪帝被囚禁后的生活确实很惨,但这个?惨?,只是相当于他原先作为一个皇帝而言。至于和广大的平民百姓而言,即便是光绪帝被囚禁的生活,也是他们这辈子都无法奢求的。
瀛台位于中南海中,它四面环水,岛上阁楼遍布,是重要的皇家居住、避暑、办公场所。在1895年的戊戌变法失败后,踌躇满志的光绪皇帝被慈禧幽禁在瀛台,限制了人身自由,并且完全剥夺他处理国家大权的权力。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光绪皇帝的幽禁生活。
在幽禁期间,慈禧太后每天上朝都会带着光绪,她这样做只是表示自己的合法性,并且皇帝还好好的,并且她可以名正言顺的借着皇帝的名义下达圣旨,在庚子事变之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跑到陕西区避难,怀来知县就目睹二人接见大臣时的情景:光绪帝从来不主动说话,只有慈禧让他说话时他才主动说话,并且开口只问:“外面是否安静?年岁丰熟否?”。可见如提线木偶一般。
更凄惨的是光绪被幽禁在瀛台时吃饭都成了问题,据《清稗类钞》中记载:光绪皇帝被幽禁在瀛台时,每顿饭虽然有数十菜品,但是距离座位远的菜品都发臭了,因为每天就是这些菜,也不换新的,就这样时间长了才都发臭了,还被摆上桌子。并且饭菜要不太干要不都冷了,难吃的要死。光绪皇帝想要让御膳房做一道菜,御膳房就会报告慈禧,慈禧都一本正经的要训他要懂得节俭,光绪不敢言。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有时候光绪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据记载光绪在饿极的时候,饭菜因为送的不及时,光绪就采摘木槿花用以填肚子,这就是一副逃难饥民的模样,皇帝做到这份上可以说太凄惨了。
就在这种凄惨的境遇下,光绪皇帝还心存希望,胸怀壮志。他还每天坚持学习英语,了解西方文化,呆在慈禧身边的德龄就是教授光绪英语的,在她晚年的回忆录中说道:“他每次告诉我对自己国家的抱负,希望国家强盛,并且他爱他的百姓,遇到饥荒旱灾时,他几乎愿意牺牲自己一切来救他们。”可惜最后光绪还是难逃慈禧的毒手,他的凄惨结局今天我们看来也不免唏嘘。小伙伴们有啥看法,欢迎留下评论哦!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8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