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红色鄂尔多斯丨延安民族学院的成立与变迁(四)

鄂尔多斯发布 2023-09-21 00:01:58

红色鄂尔多斯丨延安民族学院的成立与变迁(四)

1942年初,乌兰夫调离民族学院,到中央党校学习。不久,高克林也调走了。西北局决定由刘春任教育处处长,宗群任副处长,王铎任秘书长,总务处处长仍是宋友田。学院设总支,第一任总支书记是杨春林,第二任是王志强,第三任是刘景平。

同年,整风运动开始,根据西北局的决定,学院成立了整风运动学习委员会,为该院的领导机构,主任刘春,委员有王铎、宗群、宋友田、王志强、龚亦群、刘景平等。学院的机构由原来的4个处,精简为两个处,只保留教育处和总务处,教学任务也以学习整风为主。

1943年4月,中央决定把民族学院从文化沟迁往桥儿沟,与同时迁去的鲁迅文化艺术学院、社会科学院、行政学院、自然科学院、新文字学校等几所院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校长吴玉章,副校长周扬。校务委员由原各院校的负责人和廷大政治部主任宋侃夫等组成,民族学院的院务由学委会负责。

1944年,八路军、新四军对日寇发起局部反攻,陕北根据地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为了贯彻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更有力地发动各民族的抗日运动,根据中央的决定,三四月间,民族学院从延安大学分离出来,迁到接近少数民族地区的定边,称为定边民族学院。

1944年秋,定边民族学院与三边师范、整风训练班、干部训练班合并为三边公学,但内部结构、称谓仍同从前一样,院长仍是高岗,副院长刘春、王铎。此间,该院经常派学员到伊克昭盟边界上做实地调查,做些文艺宣传工作,也协助地方上做些少数民族工作。后来,刘春调任三边地委统战部副部长,分管蒙族地区的工作,民族学院便由王铎负责。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

收藏

举报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8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