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摹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随着画卷的打开,一幅艳丽多姿的春日出游景象逐渐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画面中前面有三人单骑开道,依次分别为男装仕女乘坐黄色、黑色骏马。
男装仕女乘坐黄色骏马
中间并列二骑,即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并辔而行,均骑浅黄色骏马。虢国夫人居全画的中心位置,身穿淡青色窄袖上襦,肩搭白色披帛,下着描有金花的红裙,裙下露出绣鞋上面的红色绚履。秦国夫人侧面朝向着虢国夫人诉说什么,两人的脸庞丰润,雍容华贵,神情悠闲自若。
男装仕女 保姆 小孩 红衣少女
最后并列有三骑,中间的人为保姆,一手执缰、一手搂着怀中的小孩,保姆右侧为一男装仕女,左侧为一红衣少女。整个行进中的行列,人马疏密有度,以少胜多,尤其是其中三名身穿男装的仕女,让人们了解到盛唐时期的审美观念。
辽宁省博物馆 藏
介绍:
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
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银麒麟。
这是杜甫《丽人行》的前几句,描写的是杨贵妃的姐姐秦国夫人、虢国夫人游春的情景。
虢国夫人承主恩,
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
淡扫蛾眉朝至尊。
这是张祜的《集灵台》,描写的是虢国夫人与宫廷特殊的关系。
杨贵妃受宠后,她的哥哥杨国忠登上了相位,三个姐姐分别被封为秦国、虢国、韩国夫人,可谓“炙手可热势绝伦”,权倾一时。其中杨贵妃的三姐虢国夫人尤其突出,她因生活奢靡及爱好出游而屡被唐人记载于笔记中,如郑处诲的《明皇杂录》中曾记其强夺韦氏宅第事,又记其入宫的情景:“虢国每入禁中,常骑骢马,使小黄门御。紫骢之骏健,黄门之端秀,皆冠绝一时。”将这些与上述二诗相结合,就难免后代的史学家将虢国夫人的生活极度腐化视为“安史之乱”的元凶之一了。将她作为惩前毖后的 “殷鉴”也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也罢,有关虢国夫人的各种记载在历史上不胜枚举。而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以绘画形式保留下来的对这段历史的珍贵记载。
《虢国夫人游春图》是画在绢上的,高51.8厘米,宽148厘米。画前有金章宗完颜 所写的标题,称这张画是“天水摹”。天水是宋朝皇族赵氏的郡望,这里是宋徽宗的代称。宋徽宗赵佶在政治上昏庸腐败,但艺术天分却极高,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书画皇帝,其作品至今仍有流传。学者们将他的作品与《虢国夫人游春图》相对比,认为该图未必是赵佶亲手临摹的,而极有可能是他领导的画院高手“代御染写”之作。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艺术珍品,并非张萱的原作,而是北宋人的摹本。
秦国夫人和虢国夫人
随着画卷的打开,一幅艳丽多姿的春日出游景象逐渐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画面中共八骑九人,前面三骑与后面三骑是侍从、侍女以及保姆,中间并行的两骑为秦国夫人和虢国夫人。居上首的是秦国夫人,她头微倾,似在诉说着什么。而虢国夫人则目视前方,仪态端庄,悠然自若。在这里,她们骄奢的形象完全不见,而是气质优雅的贵妇,恰如杜甫诗中说的“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全画的主旨是春游,构图的处理轻松而充满节奏感,布局疏朗且气脉连贯。前方三骑空疏,后面五骑紧密,层次分明,错落自然,既不局促,也不零落。人和马的动势都不大,却又保持着庄重感,这既符合春游的主题,又不同于一般人,突出了主人公身份的特殊性。中国人物画创作往往不设背景,留给观者充分的联想空间,正如此图一样,仿佛可从中体会到春日郊外的清新与空阔,马蹄阵阵,鲜花芬芳,嫩草初萌。
局部
唐代的人物画多用铁线描,如阎立本的《步辇图》及周 的《簪花仕女图》等。而此图的线条以圆润细劲为特色,充斥着柔韧的力量感,这应该是宋代临摹者不由自主地融入了时代的风格及自己的审美趣味。据记载,宋代画院临摹作品多作为“副本”使用,要求“副本”与原着十分相似,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件作品的整体基调与张萱的原画应该是一致的。人物的服饰装扮以及“丰颊肥体”的体貌,也完全符合盛唐的社会状况及审美时尚,无疑是盛唐神韵的完美体现。
盛唐的社会乐观而自信,雍容而博大,此图充分地显示出这一点,且具有盛唐高亢的时代特征。从此意义上说,《虢国夫人游春图》的价值不仅仅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奇葩,而且是盛唐这个伟大时代的艺术风貌,以及这个时代的精神神韵。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7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