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开创以来,学历一直是不少人平步青云,博取青睐的敲门砖。
寒门子弟靠着头悬梁、锥刺股的冲劲,凭借一场考试,改变人生命运,镀上高学历的金灿灿的外表,开启了一路顺风的后半辈子。
当然了,这属于脑子好用的人才能走的捷径。
稍微笨一点的人,想要有高学历,来换取光辉美好的未来,但又考不上的时候,该如何是好?那只能作弊和造假。
古人中有此案例,到近现代,类似现象更是层出不穷,甚至不少名人都留下了学历造假的黑历史,其中,就不得不提到国民党的领军人物蒋介石了。
蒋介石出身商贾世家,虽然成长过程中家道中落,但青少年时期,他读过的书可不少。
从他六岁开始,蒋介石的祖父蒋玉表和父亲蒋肇聪便给他请了开笔先生,接受启蒙教育。
后来,要学的东西多了,他每隔几年就换一个老师,研究不同的学问。
就像学校里教语数英、政史地、物化生各个学科的老师一样,当时学堂的教书先生,都是各专各的,有人擅长教易经,有人擅长教写作,故,在同一阶段不可能完成那么多授课内容,蒋介石只能慢慢啃,学完这个,再学那个。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蒋介石换了十几个老师,却不见升学。
16岁那年,蒋介石入奉化凤麓学院读书,20岁进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学习炮兵,后在结拜兄弟周淡游的影响下,有了赴日求学的想法。
于是,他在1908年春接受了清政府陆军部选送的命令,去往日本陆军预备学校——振武学校继续深造。
不懂这所学校学制的人可能会以为,这所学校的名气很大,约莫是个军事高等院校,实则不然。
据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说:“中国武备学生接受预备教育的期限,因学校、时期而有所不同。成城学校时代概为16个月,而振武学校则有数次变更。
创立之初,振武学校需要学满15个月,才可毕业,1905年10月,改为18个月,次年,再改为2年,旋改为3年,直至该校废止,未再有更动。”
蒋介石出国的时间,对上的是学三年的时候。
早在国内读书时,他的顽皮是每个老师有目共睹的,这种劣根性,到了国外仍未好转。
所以,留学期间,蒋介石的成绩勉强及格,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不多,在一大堆学霸面前黯然失色,混到了毕业证后,只能在日本陆军第13师团野炮兵第13联队第5中队当马夫,连操练的机会都没有。
换句话说,他所在的学校,他所受到的军事教育,入不了日本当地军队的眼。
而从振武学校出来的学生,等同于初中学历的学生。
蒋介石心里门清,但他也深知入高等学府学习过的光环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于是,在日本没有谋得好职位的他,决定披上日本士官学校第6期毕业生的外衣,回国闯一闯。
那个时候不比现在,有学信网可以查证学历,多得是空口白牙。
每每遇到了国民党政府的高官,蒋介石都谎称自己的最高学历是日本士官学校,说得多了,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也就信了。
就像鲁迅说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更何况,国内外时局变换,用人之际,军队实在考虑不了那么多,势必牢牢抓住每一个人才。
辛亥革命以后,蒋介石已经与陈其美相熟,攀上了这层关系,更加忽略了学历,直接当上了陈其美部的团长。
可假的就是假的,蒋介石始终对自己的学历十分介怀,总想找其他人做伪证。
他的思路很清晰,找到校方相关负责人作证,再找个真正的毕业生作证,事情就妥了。
操作起来也简单,蒋介石拢人数就三招,拜把子,送钱和送照片。
他派自己的副官陈铭阁到北京米市胡同南兵马司,找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6期同学会总会负责人刘宗纪,要他将蒋介石说成是日本士官学校第6期毕业的,并捐款5万大洋。
白花花的大洋谁不爱,刘宗纪啥也没说,大笔一挥,就在名单上加上了蒋介石的名字。
其他的真毕业生听闻此事心里头不开心,比如杨文凯、卢香亭,就因为刘宗纪造假而气愤,闹了不止一次,但刘宗纪只是把蒋介石当成钱袋子,说了就大实话:“一个名字换五万大洋,不亏。”
有了刘宗纪背书,蒋介石拿着假文凭,一步步攀上顶峰,还得到了孙中山的信任。
但蒋介石觉得还不够,还得让这个文凭的真实性更高一些。
于是,他通过结拜的方式,认识了两个真正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成归来的学弟。
其中一个叫张群,一个叫何应钦。
两人分别是第十期毕业,第十一期毕业。
每次参加同学会时,蒋介石总要和张群一同前去,一个人去容易穿帮,两个人去,张群就会帮他兜底。
当别人问起蒋介石,张群会直接回答,蒋是他的同学。
有了张群打掩护,再没人怀疑蒋介石学历的真实性,蒋介石吹嘘自己的学历时,也更加无所顾忌。
何应钦的处理方式也和张群差不多,和别人介绍蒋介石时,都会说蒋介石是自己的校友。
但是呢,如果较真的人去查资料的话,就会发现中国民国派出去的日本留学生名单中,并没有蒋介石的名字,甚至连姓蒋的人都没有,倒是张群和何应钦,确实是实打实出现在名单上的。
所以,蒋介石的学历疑云彻底解开了,他的最高学历并非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应当是保定陆军速成学堂。
凭借虚假的学历,蒋介石捞到的好处可不少,孙中山在选黄埔军校校长的时候,便点名让蒋介石担此大任。
蒋介石也是从黄埔军校任职期间,开始一飞冲天,崭露头角的。
对于学历,蒋介石很在乎,尽管后来已经达到了功成名就的高度,但他仍然喜欢做些表面功夫,看一些对军事没有半点用处的经书,巩固自己“读书人”的人设,其实,他压根都没读进去什么,不然也不会兵败如山倒了。
本文由大荟师合伙人商城【刘尚悦】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69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松锦大战明朝为什么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