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四个大字害死了历史上不少有名的大将。不少将领在立下赫赫战功之后,都免不了受到君主的猜忌。更有甚者以为凭借自己的功劳,可以得到皇帝的另眼看待,从而骄纵跋扈,只会让自己死得更快,清朝大将年羹尧就是其中之一。
而历史上有一个大将,他立下奇功,却巧妙的避开了“功高震主”这四个大字,在自己政治生涯最顶峰的时候选择急流勇退,最终得以安享晚年,他就是王翦。
王翦是秦国着名的大将,跟随秦始皇打天下,深受他的重用。王翦于领兵作战一事上非常有天分,当时他奉命领兵攻打赵国的一个城池。秦始皇拨给他一支刚刚组建不久,还没有练过兵的新军。
王翦当上将军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军队中校尉的人数减掉一半,让这些人离军返家。然后按兵不动,在校场上一连练兵3天,又淘汰了一部分人,这才起兵前往赵国。虽然军队人数少了,但是留下的这些士兵却是精锐中的精锐,士气竟然比之前高上不少。王翦带兵攻打赵国,不仅很快就攻下了原定的城池,更一鼓作气,一连攻下了附近的9个邻城,令赵国元气大伤。
王翦因此积累下来了不低的声望。但是彼时的他还只能算是秦国小将,远远达不到功高震主的程度,秦始皇也愿意对他委以重用。王翦也没有辜负秦始皇的期待。他带着自己的儿子王贲,参与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征战。在第二次攻打赵国时,秦始皇的目标已经不是占领它的城池,而是将它灭国。王翦自然作为先锋大将领兵出征,这一次碰上了赵国的硬骨头李牧。两军对垒长达1年时间,王翦善于运用谋略,巧妙地使用反间计让李牧丧命,然后轻而易举的攻下了赵国,扩张了秦国的版图。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将目标对准了楚国,王翦向秦始皇提出要60万人才可以攻克楚国,但是同朝为官的李信却说自己只要20万人就可以了。于是秦始皇下令由李信担任大将,王翦则声称自己患病,辞官回乡。不了李信却遭到了楚国大军的突袭,连遭惨败。
秦始皇于是亲自动身来到王翦的家乡,劝他重新领兵。王翦却趁机向秦始皇提出,让秦始皇先赐他无数的金银珠玉,再扩建他的祖宅,他才返回军中。王翦的儿子王贲很疑惑,王翦却说只有这样才能打消秦始皇对自己的疑心。王翦领兵之后,果然攻克了楚国,此时他的声望地位在秦国可以说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程度。
也就是在这时,王翦向秦始皇提出自己年迈,要告老还乡。秦始皇力劝王翦留下带兵,王翦却执意推辞。见王翦执意要辞官,秦始皇赞许王翦说道“将军有大智”,之后便允准了王翦的请求,赐他豪宅良田,令他归乡。王翦也得以保全性命,安度晚年。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5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