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他在位时唐朝国土最大,因夹在李世民和武则天之间默默无名

读史基地 2023-09-20 21:59:14

唐朝对外一直是向外扩张态势,每一个皇帝对此都不遗余力,尤其是在玄宗时期,还和阿拉伯帝国干了一仗,看似牛逼哄哄。然而,唐朝国土面积最大的时候,却是在唐高宗时期,这个在我们今天看来非常孱弱仁慈的皇帝。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笔者觉得李治并非孱弱,更非仁慈。李治被李世民选为接班人,就是 因为李世民看中了他的仁慈,他这样说过:如果立李治,则李承乾和李泰都可保全。

但是从后面的历史来看,他并非一味的仁慈,从他杀吴王李恪就可以看出来。

当李治上台之后,他就面临了一个极大的问题,君权旁落。当时的首席宰相、皇帝的舅父、顾命大臣长孙无忌,一手遮天把持朝政。

长孙无忌曾经在自己的府邸宴请同僚,不无得意的就问同僚:以我今日的地位,和杨素比起来如何呢?

杨素是隋文帝和隋炀帝两朝的宰相,平定南陈的功臣,帮助杨广登上太子之位,之后又有拥立新君之功,攻打突厥,平定杨谅叛乱,可以说功高震主,权势熏天。

长孙无忌拿自己和杨素比,其实还不够格,但是同僚们却巴结他说:论功劳,您和杨素不相上下,但是杨素当宰相的时候,年龄却比您大的多。

长孙无忌听了颇为得意。

面对大权旁落,李治并非一直忍让,他很快就展开了夺权之路。事件的起因是‘废后事件’。当时武媚娘已经受宠,他怂恿李治废除王皇后。对于废后这等大事,长孙无忌和朝臣们都一致反对。

这让李治突然转变了想法,废后看起来是两个女人在吃醋,实际上在李治看来,这是他和长孙无忌一党的一次对决,他要通过‘废后事件’夺回属于自己的天子权利。

在朝臣们看来,李治是被武媚娘迷惑,所以一直坚持废后。但是有心人不难发现,废后的背后逻辑是君权和相权的较量。

李治向大臣们抛去橄榄枝,有心人很快明白了皇上的意图。于是本来孤家寡人的皇帝,慢慢的有了追随者,他们一点一点的开始反攻长孙无忌一党。

首先落马的是长孙无忌的忠实党羽褚遂良,褚遂良被贬往外地,最后忧愤而死。长孙无忌也被逐出朝廷,最后被赐死在流亡的路上。

一代权相就这样不声不响的覆灭了。李治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全胜,这其间的政治智慧和谋略不可谓不高明,可不是一个孱弱的人能够做的到的。

处理完了内部权利问题,李治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边境,他要去拔掉那颗父皇李世民都没有拔掉的钉子,高句丽。

李治任命李积为最高统帅,分陆路和水路两路大军攻打高句丽。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让隋文帝、隋炀帝、李世民三位帝王吃瘪的高句丽,却被李治给打下来了。这不得不让我们刮目相看。

这难道是一个孱弱的皇帝能够办的到的吗?要知道隋炀帝和李世民都是御驾亲征。

高宗时期,突厥、回纥、吐蕃、西域、高句丽、百济、新罗等等,全都臣服在大唐的脚下。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北到贝加尔湖,国土达到了极盛。

高宗最为后世惋惜的,是他的大权旁落到武媚娘手里,以至于很多人都说,高宗朝的政绩都是武媚娘的。高宗在位31年,前10年都是他在处理国政,后20年因为患病不能理政,多数由武媚娘做主,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要说武媚娘夺了高宗的权,这不符合事实。

事实上,是李治自己将大权交到武媚娘手中的。虽然他感觉到武媚娘权利过大,也有大臣向他弹劾武媚娘,但他心里明白,如果大权一定要旁落的话,与其旁落到大臣手里,还不如旁落到武媚娘手里,因为到了武媚娘手里,权利会到太子手里,还是李家人。而旁落到大臣手里,那结果就不好估计了。

总结

高宗李治看似孱弱,其实也是个很有雄心的主,他不但做好了太宗给他定位的‘守成之君’,还突破了界限,成就了对外扩张的功业。只因他的前后分别是千古一帝太宗,和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所以才被盖了风头,在历史长河中默默无名。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5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