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吕后让外孙女嫁给儿子刘盈,脑子坏掉了吗 被史书忽悠了而已

大林笑笑 2023-09-20 21:04:17

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吕后,有一个家喻户晓的黑料:她为了巩固政权,将自己的外孙女张氏,嫁给了自己的亲儿子刘盈当皇后。通俗些说,就是舅舅娶了外甥女。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是因为戚夫人屡次撺掇刘邦废掉太子刘盈,好改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但是,爱子心切的吕后,不顾人伦,将外孙女嫁给儿子刘盈,这说不通啊。即便是为了巩固政权,完全可以挑一个吕家的女儿来当皇后,没必要给自己儿子脸上抹黑。

很好奇,吕后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01

吕后和刘邦生有2个孩子:长女鲁元公主、儿子汉惠帝刘盈。

鲁元公主是刘邦唯一的女儿,但是,这并没有为她争得多少刘邦的宠爱。可以说,自打她出生后,就不怎么受刘邦待见。

这一切就要从吕后和刘邦的婚姻开始说起。

吕后在嫁给刘邦之前,也是一个千金小姐。吕后一家原本住在山东单父(今单县),吕后的父亲——吕公,因为与江苏沛县的县令是好友,他为了躲避仇家,就将全家搬到了沛县定居。

当时沛县的豪杰望族听说吕公是沛县令的座上宾,就纷纷来拜访吕公。当然,爱凑热闹的刘邦也来了。

但是,吕公也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会见的。想要见吕公的人,必须要出“贺礼钱”,而且少于一千钱的,就没有资格坐在堂上,要坐到堂下去。

这要换作一般人,如果兜里没这么多钱,也就只得灰溜溜地走了。可是,这可难不倒向来会说大话的刘邦。尽管当时刘邦是空着手来的,他也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夸下海口说:“我出一万钱”。这可把吕公给乐坏了,马上出来亲自招呼他。

吕公这个人,有个业余爱好,就是喜欢给人看相。他一见到刘邦,高鼻梁、眉骨圆起、胡须又多又好看,觉得此人面相不凡,将来一定贵不可言。于是,吕公就当即做主,将自己的女儿吕雉,许配给他。刘邦不但蹭了顿饭,还白捡了一个媳妇。

或许吕公看相的本事真不是吹的,当时沛县令想求娶吕公的女儿,吕公都愣是没答应,说自己的女儿一定是要嫁给贵人的。

刘邦后来也确实不负吕公的厚望,当上了西汉的开国皇帝。吕公的女儿吕雉,也真的母仪天下,成为了天下最尊贵的女人,还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掌权的皇太后。

但是,大家都只看到吕后风光的一面,却不知道她当时嫁给刘邦后,过的是什么苦日子。

吕雉嫁到刘家后,可谓是一下子从天堂掉进了土里。吕雉一个出嫁前可能只知道绣花的闺阁小姐,现在却要学习生火做饭、收拾一亩三分地,一边要照料公婆,一边还要抚养年幼的2个孩子;而她的丈夫刘邦,却成天不着家,不但不知道心疼妻子,还在外面养情妇,有一个庶长子刘肥。这一切要搁一般女人身上,早就逃回娘家了。但是,吕雉对此却一点怨言都没有。

刘邦后来押解犯人去骊山,由于疏忽,半道上大多数人都逃走了。刘邦心想,这样即便将剩下的人送到目的地,自己还是要遭到惩罚的。于是,他干脆就将剩下的犯人都放了,和十余个愿意跟随他的犯人一起,躲避到芒、砀山一带。吕雉一个妇道人家,还时常去给刘邦他们送吃的用的。

高祖隐於芒、砀山泽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

——《汉书·卷一上·高帝纪》

因为家里缺少劳动力,身为长女的鲁元公主,势必要帮助照料年幼的弟弟,还要帮助母亲吕雉分担一些家务和农活,可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要说刘邦对吕雉没什么真感情,还可以理解。毕竟当时是吕雉的爹,上赶着要将女儿打包白送给刘邦的。

可是,刘邦对吕雉为他生下的一双儿女,也完全不在乎他们的死活,那就有点过分了。

汉二年(前205年)四月,项羽用3万精兵大破56万汉军,并且要去抓捕刘邦的家属。鲁元公主和弟弟刘盈在逃亡途中,与母亲他们走散了,正当不知所措的时候,幸好在半道上遇到了逃避项羽追杀的刘邦。姐弟俩随即被抱上马车,与刘邦他们一起逃跑。结果,刘邦嫌马车因为载人太多而无法跑太快,居然狠心地将鲁元公主和刘盈给踢下了马车。

当时负责驾车的是夏侯婴,他可没刘邦这么冷血,坚持说:“即便跑不快,但也不能丢下孩子不管啊。”夏侯婴不顾刘邦的催促,停下马车,硬是要将这两个孩子给带上。不一会儿,刘邦又将孩子给踢下车,夏侯婴就又再次将他们给抱回来,如此重复了三次,气得刘邦都想要杀了夏侯婴。在夏侯婴的坚持下,鲁元和刘盈才得以平安脱险。

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馀,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那时,刘盈才5岁,鲁元公主可能最多也才10岁左右。那个年代也没有所谓的“心理干预”,可以想象,这样的经历,会给这对年幼的孩子留下怎样的心理阴影。

而吕雉和刘邦的父母,就没这么好运气了。他们是从小路逃跑的,本想着会安全一些,结果反倒是碰上了项羽的部队,被抓走困在项羽的军中当人质。直到汉四年(前203年),楚汉订立“鸿沟之约”,项羽才将吕后和刘邦的父母给放了。

想必母亲不在身边的这两年,鲁元和刘盈的日子也不会怎么好过。

所以,后来刘盈的性格比较懦弱,刘邦哪哪都看不上他,其实和刘邦这个父亲脱不了干系:人家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是在刘邦的膝盖上长大的,而刘盈和鲁元呢,则是一直受到父亲的冷落。

02

鲁元公主还没过上几年舒心的日子,又要面对亲生父亲的另一次伤害。

汉七年(前200年),韩信叛匈奴,联合匈奴,共同对付刚建立不久的大汉王朝。汉高祖刘邦亲自前往与之抗衡。

起初,被派去刺探匈奴兵力情况的探子,回来报告说:“只看到匈奴的老弱残兵和瘦弱的马匹,简直弱爆了,这个时候出兵,一定可以旗开得胜。”刘邦吃不准情报的真实性,于是前后派出十余批探子,结果,探子回来后都说了一样的话。

但是,被派去的刘敬,却持不同的观点:“两军交战,按理说会尽量彰显自己的兵强马壮,好震慑住对方,但是现在,匈奴却只显现他们弱势的一面,这不符合常理。匈奴肯定故意隐藏了自己真正的实力,为的就是麻痹我军,到时候,肯定会来个出其不意。我认为,现在不应该贸然出兵。”

可是,刘邦却不听刘敬的话,将其大骂了一顿,还是出兵与匈奴交战。结果,真的中了匈奴奇兵的埋伏,被围困在白登山上,7天都无法逃脱,眼看就要被饿死了。最后,刘邦用了陈平的计策,派人去贿赂单于的正妻阏氏(yān zhī),才得以脱险。

九死一生的刘邦,回来之后,就将刘敬当大神一样看待,对刘敬的话深信不疑。

刘邦询问刘敬,如何才能解决掉匈奴这个隐患。刘敬向刘邦献计:大汉政权刚刚建立,这时不宜用武力制服匈奴,而是要从更长远的“换血计划”着手,使匈奴自觉臣服于大汉。

换句话说,就是让刘邦将鲁元公主嫁给匈奴的冒顿单于。这样,单于就是大汉皇帝的女婿了。而鲁元公主因为是大汉的嫡公主,如果生下儿子,一定会成为下一任单于,就是大汉皇帝的外孙。哪有外孙与自己外祖家开战的道理。这样,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刘敬和刘邦强调,一定要嫁嫡公主过去,如果是用宗室女或者是宫女代替,匈奴人知道了,就不会重视这个和亲的假公主,自然就没多大用处了。

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後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有了前一次的教训,刘邦自然不敢不听刘敬的话。于是,就真的要将鲁元公主给嫁到匈奴去和亲。这要是换成戚夫人生的女儿,打死刘邦,都不舍得将其嫁到匈奴去。

作为母亲的吕后,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唯一的女儿去匈奴受苦。以前她一直任劳任怨,对刘邦毫无怨言,冷眼看着刘邦宠幸其他的女人。但是,这次事关鲁元公主的终生幸福,她不可能保持沉默。于是,吕后每天都对着刘邦哭泣,一边哭还一边说:“我只有太子和鲁元这两个孩子,为什么要将唯一的女儿丢到匈奴去。”

刘邦最终还是找了个宫女,冒充自己的长女,将她嫁给匈奴的单于,并且派刘敬亲自去和匈奴谈和亲的条件。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大汉朝就不断拿假公主去与匈奴和亲。

很多人认为,刘邦让鲁元公主去匈奴和亲之时,鲁元已经嫁给张敖为妻了。证据就是《史记》中的一段话:

汉五年,张耳薨,谥为景王。子敖嗣立为赵王。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汉五年,是公元前202年。而鲁元差点被丢到匈奴去和亲,发生在汉七年,即公元前200年。

《史记》中的这段话,只是说明,张耳在汉五年(前202年)病逝,并不一定是说,鲁元公主是在这一年嫁给张敖的。

张耳死了,作为儿子的张敖,不是应该守孝服丧的吗?鲁元公主在汉七年(前200年)之后再嫁给张敖,比较合理。

另外,鲁元公主如果当时早已嫁给张敖了,刘敬也不会将鲁元作为和亲的人选。

想想看,刘邦对张敖态度傲慢了,赵国的国相贯高、赵午等几个60多岁的老头子就感到非常气愤,甚至谋划着要杀了刘邦,替少主子张敖出气。

赵相贯高、赵午等年六十馀,故张耳客也。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说王曰:“夫天下豪桀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高祖甚恭,而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如果刘邦真的让鲁元公主和赵王办和离、再将其嫁给匈奴单于,那都不用等那些老部下们跳出来,张敖自己就要嚷嚷着造反了。

对一个男人来说,最大的耻辱是什么?

“杀子之仇,夺妻之恨”啊。

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刘邦不会去冒这个险。

高后元年(前187年),鲁元公主病逝。虽然不知道她的出生年份,但是,根据刘盈是公元前210年出生的来推算,她死的时候,应该还不到30岁。

03

鲁元公主虽然有个不怎么待见她的亲爹,却有一个真正爱护她的母亲吕后。

平心而论,吕后真的是一个挺不错的女人。虽然说她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手段是太残忍了些,但是,“未受他人苦,莫劝人善良”,谁也不知道那些年吕后到底遭了多少罪,尤其是在项羽军中当人质的那两年。

要不是戚夫人自己作死,三番四次威胁到了刘盈的利益,吕后也不至于对他们母子痛下杀手。

例如,吕后对待刘邦的那个私生子刘肥,就没到赶尽杀绝的地步。

汉惠帝二年(前193年),齐王刘肥从封地到京城来朝见惠帝刘盈。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刘盈还是和小时候一样,将刘肥当作大哥来看待,让他坐在上座。

这边刘盈和刘肥兄友弟恭,吕后却在边上看着心里直冒火。即便年轻的刘盈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但是,作为臣子加兄长的刘肥,这样不知礼数,那简直就是在占刘盈的便宜。于是,吕后就认为刘肥有谋反的心思,想要毒死他。不过,好在最后刘肥没喝那杯毒酒。

事后,想明白了的刘肥就感到很害怕,成天担心自己的小命不保,怕是回不去封地了。这时,刘肥身边的人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太后最看重惠帝和鲁元公主。大王您有70多座城的封地,可是鲁元公主却只有寥寥几座封地,大王若是贡献出一个郡来,将其作为礼物送给鲁元公主,借此向太后表示忠心,不就行了。”

刘肥一听,好主意,于是,立马上报吕后说,愿意将自己名下的城阳郡送给鲁元公主,并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

於是齐王乃上城阳之郡,尊公主为王太后。

——《史记·吕太后本纪》

吕后果然很高兴,亲自到刘肥的齐王府邸宴饮,以示对齐王的尊重,顺便安抚一下刘肥之前那颗被吓坏了的小心肝。之后,更是爽快地放刘肥回到封地,并且没有再找他的麻烦。

吕后对刘肥的儿子刘章,也是极尽宠爱。即便后来刘章当着吕后的面,以“军法行酒”为借口,斩杀了一个因醉酒而逃离酒席的吕家人,以表示他对吕家人的不满,吕后也没有治他的罪。

吕后一开始想要毒死刘肥,完全是怕儿子刘盈太软弱,遭到其他人的欺负,想借这件事情,给刘盈立威。看到刘肥愿意服软求饶,吕后也就不再去找刘肥的茬了。

但凡之前戚夫人能够对吕后、刘盈或者是鲁元公主表达一下臣服之心,吕后都不会继续追究。可谁让戚夫人要以小妾的身份,爬到正妻的头上呢。

这也可以看出,吕后作为一个母亲,对鲁元和刘盈这对从小就跟着自己吃苦的姐弟,是何等的重视。

既然吕后这样看重鲁元公主和刘盈,又怎么会将鲁元公主的女儿嫁给刘盈,让他们背上“甥舅乱伦”的骂名呢?

那么问题来了,嫁给惠帝刘盈的张氏,到底是不是鲁元公主的女儿?

其实,司马迁在《史记》中已经明确说了,刘盈的张皇后,并不是鲁元公主的女儿,而是张敖的女儿。

吕后长女为宣平侯张敖妻,敖女为孝惠皇后。

——《史记?外戚世家》

可以对比一下《史记》中关于馆陶公主的女儿——汉武帝陈皇后的描述。

初,上为太子时,娶长公主女为妃。

——《史记?外戚世家》

可以看出司马迁的用词习惯,如果是公主亲生的女儿,会直接点明是“公主女”,不会将她们记在驸马的名下。所以,这个张皇后,很可能就是张敖和别的女人生的,只是记在了嫡妻鲁元公主的名下。

张敖比鲁元公主年长好多岁,他在娶鲁元之前,就已经和前面的老婆生了2个儿子:张侈和张寿。张敖的这两个儿子,比和鲁元公主生的儿子张偃,要大上好多。鲁元公主和张敖死后,吕后还特意封张侈和张寿为侯,让他们辅佐年少的弟弟张偃。

高后为外孙鲁元王偃年少,蚤失父母,孤弱,乃封张敖前姬两子,侈为新都侯,寿为乐昌侯,以辅鲁元王偃。

——《史记·吕太后本纪》

儿子会涉及到继承权的问题,所以,会明确区分是嫡出还是庶出。可是,将前妻或者是其他姬妾所生的女儿,记在正妻的名下,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唐朝太平公主的二婚丈夫武攸暨(yōu jì)的第二个女儿武氏,其墓志铭《故沛郡夫人武氏墓志铭并序》上写着“夫人故周定王驸马都尉攸暨太平公主第二女,封永和县主”,乍一看,会以为她是太平公主的女儿,但是,一算这个女儿的出生日期,却是在公元684年,那个时候,太平公主的第一任驸马薛绍还活着,要4年以后才会死。

所以,太平公主在684年,是不可能去和武攸暨生女儿的,而且还是第二个女儿。由此可以推断,这位永和县主,只能是武攸暨和前妻生的,后来武攸暨娶了太平公主,这个女儿便记在了太平公主的名下。

很可惜,《史记》和《汉书》中,并没有记载这位张皇后的年纪,所以,无法从她的出生年份上来推算,她到底是不是鲁元公主亲生的。但是,按照常理推断,这位张氏嫁给刘盈的时候,应该已经及笄了。不然,抛开她是皇帝名义上的外甥女不说,让一个还未成年的幼女当皇后,这也太没道德底线了,那不是打了皇帝刘盈的脸吗。

护犊子十足的吕后,肯定不会做出这种让儿子、女儿丢脸的事情。

结束语

司马迁在《史记》中,给予吕后的评价很高:

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史记·吕太后本纪》

当然,也有人会因为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而断定她就是一个恶毒可怕的女人。所以,他们相信,吕后绝对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丧心病狂到将外孙女嫁给自己的儿子当中宫皇后。

可是,那些口口声声谴责吕后狠毒的大臣们,又何尝不是心狠手辣。

吕后一死,不但吕家的男女,不论少长都被斩杀,连汉惠帝刘盈的儿子——少帝刘弘、梁王刘太、淮阳王刘武、常山王刘朝,因为体内也流有吕家的血,被那些大臣们污蔑成“不是刘盈的亲生儿子”,也全都被处死。

大臣相与阴谋,以为少帝及三弟为王者皆非孝惠子,复共诛之,尊立文帝。

——《汉书·卷三·高后纪》

吕后在世的时候,还不至于将刘邦的另外7个儿子全都赶尽杀绝。到底谁比谁心狠。

男性帝王杀再多的人,都被认为是顾全大局;而女性掌权者,却要被说成是蛇蝎心肠、祸国殃民。似乎,在他们眼中,女人天生就应该是任人宰割的命。

奶奶给孙女讲故事的作文

⑴ 奶奶讲故事小学作文50字

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关于解放,我不曾知道些什么,然而更多的旧故事,也都是从老一辈的爷爷奶奶那里所得知的。奶奶,也算得上是身边最亲的人了,虽然她现在已经离我们而去了,可是我记得她,那短短的头发,慈祥的眼睛,和蔼的微笑。爷爷,一副总是很庄严的模样,总是给我一中害怕的感觉,就像是看到了爸爸。 小时候,听到的最多的故事,就是爷爷奶奶给我讲的解放战争时期的事儿,虽然这些故事我听的耳朵都磨出了茧子,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使我最受启发的,还是这些我都“听烦了的故事”。 每当奶奶听我向她念起祖国的发展她总会感慨,说起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奶奶说:“解放前的国家特别落后,到处都穷,还总是受敌人欺负。在战争时期整天提心吊胆,就怕敌人来‘找事儿’,弄得大家整天神经紧张。”奶奶总是一边叹气,一边说。 而爷爷呢,则经常给我讲解放军。“敌人总来欺负我们,我们总不能挨着吧,所以,解放军们出面了。这些解放军可都是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在战场上坚强、勇敢地与敌人殊死搏斗。那真是国家的好儿女,国家的骄傲啊!”每提到这,爷爷的脸上就会流露出笑容,但同时,也有一丝难过。我总会想:爷爷应该是在为那些既然方军叔叔感到惋惜吧。
想起当今生活在一步步像前迈动着,回忆着旧时代,享受着新解放。但是,我认为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些解放军,是他们为他们的子孙后代打拼出了一片天地,是他们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平常的点点滴滴都是他们留给我们的.他们是伟大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那么好的生活。所以,作为新中国的希望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献上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祖国做贡献,更好的把解放精神传承下去。

⑵ 小红躺在床上睡不着奶奶在给讲故事作文

小红躺在床上,奶奶给他讲故事,你可以讲晓红,然后呢是怎样接触奶奶,然后奶奶给怎样给他讲故事,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那您的表情还有语言和语气都可以学。

⑶ 怎么写一个老奶奶给自己的孙女扎辫子作文450字

正常的话,想起老奶奶给孙子孙女扎辫子的话,那么正常情况下您可以写出老奶奶她的一个善良以及慈祥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4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