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谋臣是最厉害?大部分人会说刘伯温,一部分人会说李善长。然而,实际上,对朱元璋大业起到决定作用的却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九字定国大计”,堪比洋洋洒洒《隆中对》。李善长太假、刘伯温太慧,朱升则精于政治,毕竟他就是学这个的。
本文的五米,我就是想表示站得远。站得近的都挨在主公身边,有人甚至想站在主公前面。离着五米远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当然,我的比喻可能也不准确。我的心理知道就可以了。
朱升(1299-1370年),字允升,安徽徽州(旧称新安)休宁县迥溪乡台子上村(今黄山市陈霞乡回溪村)人。“升”的含义晨曦之初,太阳东升,也有人说,他正出生于那个时候。是元末(1367年)被乡举荐为池州学正。避弃官隐石门,学者称枫林先生。后因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被采纳而闻名。代表作品 《朱枫林集》。
朱升简介
8岁时,拜江敏求为师。12岁后,又拜休宁海阳开馆讲学的金斋谕为师。17岁时,拜休宁霞瀛开馆讲学的陈栎为师。44岁时,拜理学家黄楚望为师。
朱升在19岁时,考上中秀才。继而开馆讲学,没事儿时务农为生,算是和父、祖相似。从黄楚望处学成后,在紫阳祠讲学。42岁时成为乡贡进士,46岁被元朝受职权为池州路学正。52岁时,赴任。55岁时南归乡里,因为战乱便移居在歙县石门讲学。
朱元璋与朱升的接触是在他58岁时的至正十七年(1357年),那时,朱元璋的军队包围了徽州城。朱升为了避免老百姓生灵涂炭便独自一人来到城下,劝说守城元将福童开城投降。
这一行动,想必朱元璋也是知道的,但那时,朱升归隐心还是很重,朱元璋也没什么急迫求贤的心理便没有跟进。第二年的十一月,攻婺源“久拒不下”,邓愈向朱元璋介绍了隐士朱升,朱元璋微服从连岭出石门,盘算着将以“三顾茅庐”之礼请朱升出山。
然而,朱升这个人并没有像小说中那样,给朱元璋礼贤下士的借口。可能是他已经看清了朱元璋能成大事儿的愿望。也许,只要是义军统领来见他,他都会说。毕竟,他的九个字要想做到比较难。他非常痛快地说了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二朱合作11年
因为高度认可朱升的建议,朱元璋拒绝了属下称王的建议,一直到打败了最大的、最危险的敌人陈友谅之后才称吴王。这一年是龙凤十年,也就是1364年。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升被授予侍讲学士、中顺大夫。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四,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称帝,建元洪武。被晋升为翰林院学士兼东阁学士、嘉议大夫、知制诰衔,同修国史。
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年,70岁)是,朱元璋以年龄太大(虚岁71)、祭扫祖茔”为由告老还乡。据传说,临走前为了保命曾要求朱元璋赠与“丹书铁券”免死金牌。
朱元璋给了,但朱升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儿子。哪知,有了“免死金牌”也没用洪武三年,朱升病逝。他当官儿的二儿子朱同仍然被朱元璋杀死。
朱升的聪明在于低调和死得早
在朱元璋和朱升合作的11年里,朱升非常低调,既不想李善长摆老资格,又不像刘伯温那样智慧逼人。他好像就是在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礼乐制度,他的工作多与学问有关。然而,礼乐制度却是封建社会的基石,它规定了君是君、臣是臣的总原则下,每个人该怎么做的具体规程。
对此,李善长不懂、刘伯温也不懂。礼乐制度的制定者一来必须博学有学问;二来必须处处为皇权服务。在制定的过程中,也是要与皇帝经常切磋的,而内含无非是:如何为君、如何为臣、如何为民。在这种,纯粹的权谋(这种商量是以礼乐为幌子的)商量下,朱升对于朱元璋的本质会有深刻地了解。为此,二人的合作从生疏到合作愉快。
作为一名史学家和政治工作者(朱升的身份类似于今天的政宣人员),他很明白君臣之道,为此二人合作之好,明代万历年间程好礼说:其信任眷顾之隆,自韩国(李善长)、诚意(刘伯温)而下,一时文臣莫及也。
朱升的心胸其实也很大,他只是求自己的学问能够付诸世间,至于自己的功名能不能被人记住他不在乎,他这类人其实极为现实,更看重此生。然而,他绝对想不到,过了几百年,有一位大人物对他的九个字进行了更改,使之成为那个年代家喻户晓的人名。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然而,十几年之后,他再次被人忘记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3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