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卖军火、造汽车、发明尼龙,这个啥都做的家族企业如何活了200年

冯仑风马牛 2023-09-20 20:05:46

封面图|《战争之王》剧照

文|风马牛 (微信公众号:冯仑风马牛)

这是一项必须严格保密的计划。「如果你好奇打听,两小时内,特工会把你按到地毯上,你会被传唤作解释,通常随后就会被押解到大门口,让你滚蛋。」

1945 年 8 月 7 日,美国《迈阿密新闻》头版头条出现了这样一段神秘的工人自白。此前一天,一颗名叫「小男孩」的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再过一天,还有一颗名叫「胖子」的原子弹将被投向日本长崎。这场造成 10 余万人死亡的战争行动,源自上述那项进行多年的神秘计划——曼哈顿计划。许多年以后,曼哈顿计划的领导者、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回想起自己观看人类史上首个核武器爆炸时的场景时,想起了印度《薄伽梵歌》中的一句话,「我们都知道要变天了。有的人哭,有的人笑,但大部分人缄默着。」

缄默的不止是曼哈顿计划的知情者,还有为曼哈顿计划无偿建造铀工厂和钚工厂的军火商——杜邦公司(DuPont)。自 1802 年起,这家公司就深深扎根在北美大陆,当美国因南北战争血流成河时,它售卖火药,两头通吃;当美国成为「汽车上的国家」时,它又悄然控制通用汽车,一手将其打造成美国最大的汽车厂商。有人骂它贪婪垄断,有人赞它经营有道,还有人把它长达 200 余年的历史和美国历史联系起来,感叹一声,「无杜邦,不美国。」

1

革命、硝烟和军火商

1802 年 4 月,「荒野雄狮」拿破仑卖了一块地,作价 1500 万美元(相当于 2004 年的 4178 亿美元)。一口气拿出这么大一笔钱的买家不是别人,正是美国政府。这笔交易看似耗资不菲,涉及 5.3 亿英亩(约合 214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算下来,美国只用了每英亩地不到 3 美分的价格,就买下了和当时美国领土差不多大的土地,直接让美国领土面积翻了倍。

一年前,拿破仑和时任美国总统杰弗逊都不愿做这笔交易,拿破仑觉得这笔买卖太亏,而杰弗逊认为这相当于承认了法国对路易斯安那地区的所有权,太伤美国面子。谁知仅过了一年时间,这笔买卖就成了,在这中间起到最关键作用的,是法国人皮埃尔·塞缪尔·杜邦(Pierre du Pont,即老杜邦)。

老杜邦从小就志向远大,父亲希望他子承父业,成为一个钟表师,但老杜邦却通过层层关系,搭上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情人蓬帕杜夫人的私人医生,并发表了一些经济学着作,跻身知识分子圈层。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由于政治原因,老杜邦拖家带口,移民到了美国。凭借一根笔杆子,老杜邦和联邦党人杰斐逊成了好友, 1801 年,杰斐逊成为美国第三任总统,老杜邦因此有了些政治资本。听说当时美国、法国在为路易斯安那地区的土地归属争议,老杜邦通过私人渠道,直接接触到拿破仑,利用「美国强大后可以牵制英国」这一理由,最终说服拿破仑认了这笔「赔本的买卖」。

能言善道的老杜邦

就在美国政府欢天喜地更新国家地图的同一时间,老杜邦的儿子,埃尔塞·伊雷内·杜邦(即 EI.杜邦)买下一个废弃的棉花工厂,创办了杜邦火药厂,杜邦公司 200 余年的历史由此开始。

EI.杜邦对政治没什么兴趣,他是个极有天分的化学家,师从「现代化学之父」拉瓦锡,尤其擅长火药生产制造。一家人逃到美国后,EI.杜邦发现美国的火药太落后了,杜邦火药厂应运而生。

当 EI.杜邦得知老杜邦促成了路易斯安那购地,他立马写信给杰弗逊总统,恳求美国总统给新创立的杜邦火药厂一点优惠。不久之后,一份来自美国政府的提炼硝石的合同,直接让这个新生企业成了当地最大的火药厂。

EI.杜邦不是笨人,他有资本、有技术,还有美国政府的订单支持,短短几年就生产出和欧洲大陆水平相当的火药,彻底打响了名号。在全民持枪的美国,好火药就是硬通货,美国军队自然是杜邦公司的最大客户,家里有枪的普通人也会买杜邦的火药。

EI.杜邦:不懂政治游戏的化学家不是好商人

到 1861 年美国内战爆发时,杜邦公司已经是美军最大的火药供应商了,内战中 40% 的弹药都来自杜邦。到 1902 年,杜邦公司成立 100 周年时,掌门人变成了 EI.杜邦的曾孙子。

靠着构建庞大的火药托拉斯,杜邦家族成为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和洛克菲勒家族齐名。

EI.杜邦的名字本意是「自由与和平」,值得玩味的是,让这个名字金光闪闪、名扬天下的,却是代表着「不和平」的硝烟。

2

创造、毁灭和垄断者

第二个 100 年,杜邦公司进入全盛时期,站得高、望得远,军火商的角色远不能满足这个庞然大物的胃口,它开始转型为化工产品制造商和投资者,前一个角色让它同时拥有天使和魔鬼的面孔,后一个角色,则让杜邦家族的财富更上一层楼。

一战期间,美国置身事外,杜邦公司除了对外销售炸药,还在四处搜寻商机。

此时,塑料——炸药生产过程中意外获得的副产品,引起了杜邦公司的注意。没多久,一种质感光滑、经久耐用的塑料诞生了,杜邦公司称这种塑料可以替代象牙和金属,用作梳子、钮扣等日常用品。

一通百通,塑料制品的巨大潜力被激发后,杜邦公司一头扎进有机化学品的研发蓝海里。1935 年 2 月,杜邦公司研发部员工华莱士·卡罗瑟斯发明了尼龙,这种人造聚合物最开始被用作牙刷刷毛,又以此为原料,生产出女性穿的「尼龙丝袜」,再后来硬质尼龙被用在建筑业中,连军队使用的降落伞也改用尼龙布料制作了。

尼龙丝袜:风靡全球的「时尚爆品」

那段时间,来自日本的廉价纺织品正在冲击美国市场,尼龙的出现让美国纺织业喘了一口气。当然,发明尼龙纤维的杜邦公司,早就在尼龙风靡各个领域时赚得盆满钵满。

除了尼龙,特氟龙也是杜邦发明的另一种改变历史的人造聚合物。

1938 年,杜邦实验室发明了一种耐腐蚀性极强的塑料,取名为特氟龙。这种材料刚问世,就被用于军火制造,放在炮弹的邻近熔断器里。因为耐腐蚀性能太好,在曼哈顿计划进行期间,特氟龙甚至在原子实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战时给杜邦公司带来了持续的政府订单。

战争结束后,特氟龙很快就被杜邦公司推向民用市场,成为杜邦公司的聚宝盆,创下 3 天进账 7000 万美元的惊人收入,人们最为熟悉的特氟龙用法就是不粘锅涂层。

然而,也是在特氟龙的民用市场上,出现了杜邦有史以来最大的争议。

1975 年,一家位于杜邦公司堆料场旁边的养殖场突发意外, 200 多头牛离奇死亡,养殖场主人怀疑与杜邦公司的堆料有关。事实上,早在 20 年前,供应商 3M 公司已经向杜邦提交过特氟龙的毒性报告, 3M 公司认为在白鼠试验中,特氟龙会致使白鼠胚胎眼部畸形。

为了验证特氟龙的毒性,杜邦公司在全世界寻找不含 C-8 (特氟龙的碳分子链)的血液样本作为对比,找遍全世界,最终只在一个死于朝鲜战争的美军士兵留下的血液中找到了,换句话说, 1950 年代后,几乎所有人体内都有 C-8。

但杜邦公司始终没有承认特氟龙对人体有害。

直到 2011 年,美国环保署专家小组得出结论,C-8 可能与肾病、睾丸癌、甲状腺疾病、高胆固醇等疾病存在联系,杜邦才松口,同意减少 C-8 的产品。2017 年,C-8 被列为 2B 类致癌物。

《黑水》:一部聚焦 C-8 长达几十年污染历程的影片

类似特氟龙的例子还有不少。杜邦公司发明的氟利昂曾是全世界冰箱通用的制冷剂,后来却被证实其中的氯氟烃会造成臭氧层空洞。在此结果成为全球共识之前,杜邦公司也曾长时间否认氟利昂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不管争议声多大,杜邦公司在化工领域仍然算得上如鱼得水,与此同时,杜邦家族的成员还在不停「钱生钱」,做大家族财富蛋糕。

皮埃尔·塞缪尔·杜邦(老杜邦的曾曾孙子,EI.杜邦的曾孙子,即小杜邦)慧眼独具,在 1914 年就低价购买了通用汽车的股票,一年之内,他几次加仓,最终获得了通用汽车的控股权。次年,小杜邦成为通用汽车的董事局主席。

为了帮助通用汽车走出组织混乱的困境,小杜邦引进人才,大胆改革,让通用汽车重新走上正轨。不仅如此,小杜邦还利用杜邦公司的便利,为通用汽车开发人造皮革,替代真皮座椅配件,给通用汽车而节省了大笔成本,制冷剂、防爆汽油添加剂等附加品,也给了通用汽车「人无我有」的优势,大大增加了竞争力。

1961 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认定,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之间的亲密关系有违《反托拉斯法》,杜邦公司不得不出售通用汽车的股份。此时,通用汽车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而杜邦也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化工产品制造商。

天使和魔鬼、创新者和垄断者的种种碎片,交织塑造了杜邦公司第二个 100 年的面孔。

3

分拆、重组和新篇章

杜邦公司成立之后,在长达 165 年的时间里,这个巨大的造钱机器的按钮完全掌握在杜邦家族手上。

在他们手上,「杜邦经营之道」声名远播,代表着高效率和丰厚的利润率。沃伦·巴菲特曾透露,他特意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一个纺织品业务高管一起,参加过「杜邦经营之道」的辅导课。

然而,在 1970 年代,杜邦家族成员陆续退出经营管理,只靠家族信托保持和杜邦公司的关系之后,杜邦公司的运营便进入了下行通道。

不是杜邦公司的研发能力不行了,也不是商业环境不再利于化工制造商,而是作为一个时刻受到行业周期影响、架构复杂、依赖研发的大型企业而言,在职业经理人手中,只能以一种更注重当下的态度运行。

杜邦需要一个更符合主流叙事的负责任的形象

21 世纪的头 10 年,杜邦公司迫切地为自己打造了全新的形象:一个热衷于环保的科技公司。为此,杜邦卖掉了核心业务尼龙和纺织、利润丰厚的制药业务以及有机化工不可或缺的石油公司,转而收购先锋良种公司,借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种子领域。

21 世纪的第二个 10 年,杜邦公司先是并购了陶氏化学,短暂拥有了「世界上销售额最高的化工公司」这一称号,又很快自我拆分为 3 家上市公司,分别注重农业、材料科学和特种产品,新杜邦公司特指拆分后经营特种产品的这一部分。

大变革之后,杜邦公司在官网上写道,「杜邦的历史是科技突破的历史。不仅如此,这也是一个转型的故事。从一开始,我们的公司就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寻找必要的创新,解决最具挑战性的难题,帮助人们拥有更安全、健康的生活。」

过去的成就和争议,都被埋在了复杂的拆分和重组之下。

第三个 100 年,当万事万物都被人们用放大镜不断审视时,杜邦或主动或被动,只能进化成一个全新的公司。

回顾杜邦成立至今的 219 年,政治和金钱纠缠不清,创造与毁灭同时存在。这个古老的公司用科技堆砌了一座金山,不管我们是否觉察,都曾或多或少与它发生过关系。在这些隐秘而复杂的联系中,杜邦改变了自然,也改变了自己。

资料来源:

[1]史蒂芬·甘道尔:《公司之战:杜邦公司的成功之道》,财富中文网

[2]卡罗尔·卢米斯:《柯爱伦能让杜邦再度卓越吗?》,财富中文网

[3]DuPont: Our History

[4]DuPont: 1918 DuPont, GM&Cars

[5]Warren Cecil: Atomic Bomb Secrecy Related By Ex-Worker, The Miami News

[6]Steve Ariel: Analyzing the US Chemical Industry’s Biggest Merger,Market Realist

[7]Duke Marc: The du Ponts: Portrait of a Dynasty, Saturday Review Press

图片来自网络

本篇作者 | 毛洪涛 主编|王滔

编审|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

王健林家族拥有万达集团100%的股权,他是如何做到的?

王健林是万达集团的董事长,是一位从四川农村走出来的人,王健林的父亲曾经是老红军,也是以前的西藏自治区的副主席。而王健林本人也确实比较努力,为人非常的耿直和豪爽,28岁就成为了团子里面的军官特别有远见,作为家中老大,他是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但是也是对事不对人的。

当兵的经历让王健林和兄弟姐妹们特别亲近,作为家中的老大,责任感比较强,自控能力也非常强,把握机遇的精神也很厉害,这也是他能够创造万达集团的关键。当然这些政府的人脉也是相当重要的,他把自己的企业实现了知名度提高的现象,跟这些跨国的巨头相结盟,王健林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商人。

万达集团本身就是他所建立的,而且他的经商头脑比较好,也可以让这个集团变得越来越繁荣。经过一系列的股权操作之后,王健林实现了对万达集团的100%的控股,这个局面是相当美好的。

王健林家族100%控股,很正常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万达集团成立于1992年,是大连的一家核心公司,不过从股权来看这个万达集团一共有两个股权,一个是大连的核心投资公司,另外一个是王健林。其中大连的这家公司缴费金额九万九千七百六十万人民币,占股比例是66.46,而王总所认缴的金额是240万人民币持股是0.24%。

而大连的这个公司也是两个自然人股东,其中王健林所缴纳的金额是7702.8万人民币,占股98%,而王思聪所缴纳的是157.2万人民币,占股2%。通过这个股权的划分,我们能够看到大连的这家万达集团的股份有限公司,其实就是王健林自己所掌控的,虽然他们有着万达集团的100%的股权,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能够100%的去控制整个集团的业务。

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是一个重要的事情

目前父子俩主要是操控着大连万达集团,公司老总王健林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的。实际上王总对于万达公司的100%的控股是非常正常的,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因为大连的这家万达集团本身就不是什么上市公司,对于每个人持股多少的比例是什么,没有一个严格的规定。这种股权的划分在一些企业当中是比较普遍的。

比如国内的那些大企业的创始人,会通过名下的这些小企业来实现对公司主体的控制,一些小企业大部分都是由原始的创始人所控股的。对于王总来说,他们能够实现100%的控股,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通过后来的私有化所提及的,只不过这个历史被掩盖了,很少会有人知道。

这一路走来不容易,每个人都在努力

大连的万达集团前身是西港开发公司,1987年的时候都存在了。只不过当时这家公司的状态不是很好,很少有人去接这个烂摊子,还欠了一屁股的外债。后来我们的王总主动请缨去这家公司,到了1989年的时候,通过旧城的改造赚了第1笔金。也通过这一次的主动请缨,让他成为了这家公司的老总。

到了1992年的时候,这家公司开始进行股份制了,一共被分为12,000股,包括9,600万的无法人股以及240万的个人股,并且将这个名字改为万达。但是这家公司是有6个发起人的第1个人是大连万达的房地产有限公司,那个时候是一个国企。另外的5个发起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大股东。

进行股份改革制之后,从1992年到2001年这10年,万达的股权结构比较稳定。一直到2002年,王健林开始把万达私有化,最终到了2004年的时候,国有的股东全部退出,最终股权结构变更为,合兴投资有限公司占30%左右,到了2005年的时候,这个公司基本上已经成为了王总私人的企业。

总结

68岁的王建民似乎还没有把退休提上日程,而接班人也没有浮出水面,他依旧在四处奔忙着。为了集团而奔忙亲力亲为,在这段时间里面,他也援助了很多公司。虽然他并没有设立这帮人,但是我觉得绝大部分会把这家公司给到自己的儿子吧,个人觉得王思聪还是有这个能力去掌管整个万达集团的。这个集团现如今现在发展当中是比较有潜力在集团,而王总也成为了公司里面的首富。这所有的一切和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相信未来,在王总的指导之下,王思聪也可以很好的掌管着整个集团,继续带领集团共同赚钱。

发明家的故事

一、水蒸气的启示

瓦特住在格林诺克的小镇上,有一次,瓦特对着灶上坐着一壶开水发起了呆。开水在沸腾,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家家户户都是生火烧水做饭,对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有谁留心过呢?瓦特就留了心。瓦特观察好半天,感到很奇怪,猜不透这是什么缘故,就问祖母:“壶盖为什么跳动呢?”

祖母回答说:“水开了,壶盖就跳动了。”瓦特没有满足,又追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跳动?是什么东西在推动它吗?”可能是祖母太忙了,没有工夫回答他,便不耐烦地说:“不知道。小孩子刨根问底地问这些有什么意思呢?”

瓦特虽然在他祖母那里没有找到答案,但他没有气馁。连续几天,每当做饭时,他就蹲在火炉旁边细心地观察着。起初 ,壶盖很安稳,隔了一会儿,水要开了,发出“哗哗”的响声。

蓦地,壶里的水蒸气冒出来,推动壶盖跳动了。蒸汽不住地往上冒,壶盖也不停地跳动着,好像里边藏着个魔术师,在变戏似的。瓦特高兴了,几乎叫出声来,他把壶盖揭开盖上,盖上又揭开,反复验证。他还把杯子、调羹遮在水蒸气喷出的地方。

瓦特终于弄清楚了,是水蒸气推动壶盖跳动,这水蒸气的力量还真不小呢。他又想,壶里的蒸汽能推动一个壶盖,要是用很大的锅烧水,产生更多的蒸汽,不是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吗?

后来,瓦特长大了,不过他可一直没有忘记小时候琢磨过的那个问题。后来,他经过多次试验,又学习了别人的经验,终于发明了蒸汽机。是的,你没有猜错,他就是英国的著名科学家詹姆斯·瓦特。

二、在暴风中研究和计算风力

时间对人是一视同仁的,给人以同等的量,但人对时间的利用不同,而所得的知识也大不一样。牛顿十六岁时数学知识还很肤浅,对高深的数学知识甚至能够说是不懂。“知识在于积累,聪明来自学习”。

牛顿下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数学的高峰。在基础差的不利条件下,牛顿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难而进。他从基础知识、基本公式重新学起,扎扎实实、步步推进。他研究完了欧几里德几何学后,又研究笛卡儿几何学,比较之下觉得欧几里德几何学肤浅,便悉心钻研笛氏几何学,直到掌握要领、融会贯通。遂之发明了代数二项式定理。

传说中牛顿“大暴风中算风力”的佳话,可为牛顿身体力学的佐证。有一天,天刮着大风暴。风撒野地呼号着,尘土飞扬,迷迷漫漫,使人难以睁眼。牛顿认为这是个准确地研究和计算风力的好机会。

于是,便拿着用具,独自在暴风中来回奔走。他踉踉跄跄、吃力地测量着。几次沙尘迷了眼睛,几次风吹走了算纸,几次风使他不得不暂停工作,但都没有动摇他求知的欲望。他一遍又一遍,最后求得了正确的数据。

他快乐极了,急忙跑回家去,继续进行研究。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勤奋学习,牛顿为自己的科学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不久,牛顿的数学高塔就建成了,二十二岁时发明了微分学,二十三岁时发明了积分学,为人类科学事业。

三、爱迪生发明电灯

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很不实用。因此,爱迪生就暗下决心:“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

他的实验开始着手于灯丝的材料: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就这样,爱迪生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

英国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爱迪生面对失败,面对所有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他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1879年10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爱迪生的老朋友麦肯基来看望他。爱迪生望着麦肯基说话时一晃一晃的长胡须,突然眼睛一亮,说:“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麦肯基剪下一绺交给爱迪生。爱迪生满怀信心地挑选了几根粗胡子,进行炭化处理,然后装在灯泡里。

可令人遗憾的是,试验结果也不理想。“那就用我的头发试试看,没准还行。”麦肯基说。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爱迪生,但他明白,头发与胡须性质一样,于是没有采纳老人的意见。爱迪生走身,准备为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

他下意思地帮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线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线,为什么不试棉线呢?”麦肯基毫不犹豫地解开外套,撕下一片棉线织成的布,递给爱迪生。爱迪生把棉线放在在U形密闭坩埚里,用高温处理。爱迪生用镊子夹住炭化棉线。准备将它装在灯泡内。

可由于炭化棉线又细又脆,加上爱迪生过于紧张,拿镊子的手微微颤抖,因此棉线被夹断了。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爱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此时,夜幕正在降临,爱迪生的助手把灯泡里的空气抽走,并将灯泡安在灯座上,一切工作就绪,大家静静地等待着结果。接通电源,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

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这灯究竟会亮多久呢?1小时,2小时,3小时6767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

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后来1879年10月21这一天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标志着可使用电灯的诞生。虽然这样,爱迪生并没有满足,他没有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而是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45小时,还是太短了,必须把它的寿命延长到几百小时,甚至几千小时”。

有一天,天气闷热,他顺手取来桌面上的竹扇面,一边扇着,一边考虑着问题。“也许千篇竹丝炭化后效果更好。”爱迪生简直是见到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试验结果表明,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小时。经过进一步试验,爱迪生发现用炭化后的日本竹丝作灯丝效果最好。于是,他开始大批量生产电灯。他把生产的第一批灯泡安装在“佳内特号”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员有更多的工作时间。此后,电灯开始进行寻常百姓家。

四、爱因斯坦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相对论”的鼻祖,但大家也许并不知道,这位伟大的理论科学家还曾经发明过一款独特的“绿色环保”冰箱。

在爱因斯坦提出这一发明将近80年后的今天,几位德国物理学家正在基于他的设计研发用酒精作为动力的冰箱。这款冰箱具有可行性,这也说明爱因斯坦不仅擅长理论研究而且还是一个追求实用主义的发明家。

柏林马克斯波兰克大学的校长约根-雷恩说:“爱因斯坦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就知道要赚钱养家,因为家里人都希望他能够接管家族生意。”爱因斯坦是在1905年提出相对论的,当时他正在瑞士一家专利公司工作。但直到1926年,他那时已经开始在柏林居住,而且还获得了诺贝尔大奖,这时他开始产生了发明“绿色”冰箱的想法。

据称,爱因斯坦是在从报纸上读到了一篇有关一个普通的柏林家庭因为冰箱发动机外泄二氧化硫而被毒死的报道之后下决心研发出一款无毒冰箱的。他与另一位物理学家莱奥-斯莱德一起利用无害的酒精为原料设计出了这款环保冰箱。

虽然爱因斯坦还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一项技术专利,但高技术的日新月异意味着他的发明永远都不会被投产,而且此后惟一一台基于酒精的原型冰箱也没有保留下来。所幸的是,现在上述德国科学家们并不想让爱因斯坦的发明彻底成为历史,他们说,至少制造这样一台冰箱也是对这位伟人的最好纪念。

五、史蒂芬孙

在火车出现之前,人们在陆地上的运输和旅行,主要是靠人和其他动物进行的。但是不论是人还是其他动物,都有同样的缺点:速度缓慢,易受天气变化影响,需要中途休息和补充食物。那么,能不能制造一种机器来代替人和其他动物进行运输和旅行呢?被誉为“火车之父”的英国蒸汽机车发明家史蒂芬孙把这个设想变成了现实。

勤奋造就伟大的发明家1781年6月9日,史蒂芬孙出生于英国一个贫苦的矿工家庭。他的父亲是煤矿里一个看管蒸汽机的司炉工,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全家8口人,主要靠父亲微薄的收入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史蒂芬孙上不起学,8岁那年,他就去给人家放牛了。

除了替人家放牛之外,史蒂芬孙还有一项工作就是给在煤矿工作的父亲送饭。每次来到父亲工作的锅炉房,他都会被那些不停转动着的机器迷住,他总是出神地看着锅炉中熊熊燃烧的烈火,忘情地听着机器隆隆转动的声音。

他很想弄明白:它们为什么可以自动转起来,而且力量会这么大?他想,自己长大以后,要是也能像父亲那样当一个司炉工,操纵巨大的蒸汽机干活,那该多好!放牛的时候,他就常用泥巴来做自己想像中的蒸汽机,锅炉、汽缸、飞轮等各种各样的部件都有。

14岁那年,史蒂芬孙真的当上了一名见习司炉工,负责给蒸汽机添煤、加油和擦拭机器零件。看着机器在自己的操作下飞快地转动,他高兴极了。但是时间久了,他觉得只是看着机器转动不过瘾。他开始在心里琢磨起来:这机器是怎么转动起来的?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

有一天,别人都下班回家了,史蒂芬孙一个人偷偷地把蒸汽机拆开了,他把所有的零件都仔细观察了一遍。但拆散容易装配难,他忙乎了好半天,才勉强把蒸汽机重新安装好。回家的路上,他老是提心吊胆,担心蒸汽机第二天转动不了。

谁知道第二天一发动,那台蒸汽机比平时转得还要好。这次成功拆装之后,他的胆子也大多了,以后就经常这样拆了又装,装了又拆,把那台蒸汽机的各个零件都摸了个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史蒂芬孙多么渴望自己也能造出一台机器。

他模仿着拆装过的那台蒸汽机,试着画了一张草图送给煤矿的工程师看。工程师看后,高兴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啊,有志气的孩子,希望你多读书,多掌握科学知识,将来发明一台比蒸汽机更好的机器!”可是,史蒂芬孙从小没有进过学校门,怎么读得懂高深的理论书籍呢?

17岁的小学生没有文化知识,就很难搞出发明创造。于是,17岁的史蒂芬孙第一次走进了学校,他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读起。史蒂芬孙每天晚上都和七八岁的儿童坐在一起上课。他像羊群里的骆驼,鸡群里的仙鹤那么突出。

“嘻嘻,傻大个!”“嘿嘿,笨蛋!”教室外面常常会传来这样的讥笑声。小学里的许多学生都讥笑这位“大学生”并没有在念大学,却是在念小学。

然而,史蒂芬孙不怕羞,不怕讥笑,他毫不介意,只顾埋头苦读。史蒂芬孙白天要到矿上上班,为了多挣些钱养家糊口,休息时间他还要替人家修理钟表、擦皮鞋,每天累得筋疲力尽。可是到了晚上,史蒂芬孙总是第一个进教室,专心听讲,埋头学习。放学以后,别人都睡了,他还在昏暗的灯光下复习功课、做作业。由于他勤奋好学,刻苦用功,很快就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

1803年,史蒂芬孙被提升为煤矿的机械修理工。1810年的一天,矿上的一台运煤车突然出了故障,许多机械师都找不出毛病在什么地方。史蒂芬孙看了一会儿,就对总工程师说:“让我试试吧。”那些机械师都不相信他,认为一个“毛头小子”怎能把机器修好呢,但史蒂芬孙很快就把运煤车修好了。煤矿经理知道这件事后,马上把史蒂芬孙提升为机械师。

史蒂芬孙在煤矿工作时,每天看到运煤工人总是用力地把煤从矿井里一点点地背出来,工作非常辛苦,就萌发了一个伟大的念头:他要制造一辆既可以运很多煤又跑得很快的蒸汽机车。于是他就埋头设计起这样的机车来。

1814年,史蒂芬孙造出了一台名叫“半统靴号”的火车头。当他驾驶这个火车头,在煤矿进行试车表演时,很多人都嘲笑这辆只能拖30吨货物,每小时只能走六七公里,样子像笨鸭子一样丑,走起路来像地震一样响的破车。

还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竟然到处造谣,说:火车的声音很响,这会使牛受惊,不敢吃草,从而牛奶就没有了;鸡鸭受惊,从而蛋就没有了;而且火车的烟筒里会放出毒气,将杀绝飞鸟;火星四溅,将酿成火灾;倘若锅炉爆炸,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乘客将遭断手折骨之痛。

一些原来赞成火车试验的官员,听到这些谣言也开始极力反对,并且非常肯定地说用蒸汽机车做交通工具是根本不可能的。面对技术上的困难和这些谣言带来的压力,史蒂芬孙并没有像另外一些也在发明火车的人那样灰心丧气,止步不前。他始终相信自己发明的火车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帮助,因此鼓足勇气,总结经验,决心继续研究和改进火车。

1825年9月27日,天还没有大亮,居住在英国斯多林克顿的许多男女老少就纷纷起床了。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马,向同一个地方赶去。他们去干什么呢?原来,史蒂芬孙要在那里举行一次试车表演。正当机车缓缓启动时,一个青年骑马疾驰而来,他大声叫喊着要与史蒂芬孙的火车比试比试。于是,火车和马开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比赛。

一开始,只见火车缓慢行驶,而马则狂奔不已。一会儿后,火车的安全阀升起来了,鼓风机嘶鸣着,腾起团团烟雾,车速逐渐加快,很快火车与马并驾齐驱了。再过一会儿,火车毫无倦意,一往直前,马却渐渐累了。越往后,马就越显得力不从心,被火车甩得越来越远。

这条飞奔的钢铁长龙,可载重90吨,乘客400人,最高时速24公里。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列火车——“旅行号”。

中国民营企业面临哪些挑战?

民营企业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挑战,由于民营企业生存环境趋于恶化,很多民营企业,面临极大的困难,只有想办法活下去,才是最紧迫的,才能求得发展。



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压力非常大,比如各种涨价,成本提高,原材料涨价,工人工资涨价,房租价格上涨,使许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不堪重负。房租成本涨价,工人工资又要面临涨价压力。而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一些有利条件和利润比较丰富的领域和市场,都分给了国企和央企,而一些风险高,利润薄的行业和领域就让民营企业去竞争,市场容量有限,产能过剩,企业间恶性竞争,相互同质化的商品,相互压价,价格越来越低,甚至销量越大亏本越多。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尽管有关政策降准,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各大银行也加大了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但是,民营企业不可能完全由银行,去担保支持,否则面临极大的风险,应该发展一些社会民营,这个小型抵押贷款公司,债券市场,使民营企业直接可以融资,使社会闲散资金能够正常的流向民营企业。



由于全球竞争格局的加剧,民营企业,中低端产品的产能过剩,小型民营企业设备落后,创新能力不足,工艺水平低,甚至很多还是小作坊式的工厂。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利润越来越薄,只有想办法,调整产业结构,生产出高端产品,生产出市场稀缺的产品,在高端市场上拼搏,才有出路,企业才能获得正常的利润未来的发展才会有前途,否则永远在低端,将有大批民营企业面临着倒闭和淘汰。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3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