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与赵匡胤是历史上非常有名望的皇帝,在历史上,人们对李世民的评价肯定是非常高的。只不过李世民的一生中,有一个污点,这就是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的出现,让李世民的名声变差。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在治理朝政方面,与李世民相比,两人是不相上下的。
只不过李世民缔造了大唐盛世,可是他并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和李世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两位皇帝都不杀开国功臣。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华夏大地进入了大一统时期。在众多皇帝中,具有代表性的皇帝有四位,分别是李世民、赵匡胤、刘邦、朱元璋。这四个人在中国历史上,呼声颇高,褒贬不一。
这四位皇帝在历史上虽然褒贬不一,但是他们四人中,可以分为两组。就是杀功臣的一组和不杀功臣的一组。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然后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为帝。此后的李世民缔造了大唐盛世。一直到李世民去世,他也没有肆意屠戮功臣。不仅如此,李世民还创造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赵匡胤则稍微差点,他在陈桥驿黄袍加身,取得政权之后,对于那些当年陪着他打天下的兄弟们,也算是不错。赵匡胤仅仅是将他们的兵权收回,一个个的倒是都得以安享晚年。不但如此,对于柴荣的子孙们,赵匡胤也妥善安排,堪称最暖的皇帝。相比之下,刘邦和朱元璋就要残忍一些了。
刘邦虽然不太仗义,但是大部分汉朝开国功臣也都善终了。那么朱元璋就要比刘邦狠毒许多。朱元璋在处理这些事方面,便显得有点狠了。除了汤和之外,当年陪着朱元璋打天下的那批淮西勋贵们,几乎就被收拾完了。李善长跟随者朱元璋,好歹兢兢业业那么多年,可朱元璋还是没有放过行将就木的李善长。蓝玉、冯胜等人,哪个不是立下了赫赫战功,朱元璋处理起来,一点情面都不留。
与李世民和赵匡胤相比,朱元璋对待功臣就非常狠毒了。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差别,是因为取得天下的方式不同。李世民与赵匡胤是带领这群手下的弟兄争夺天下。他们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古代社会,是注重出身与血统的,二人的出身正,血统纯,本事大,谋略足,兄弟们服气。
这时候的李世民和赵匡胤就奠定了这种基础。这是刘邦与朱元璋不同的。刘邦和朱元璋的出身,都是不高的。刘邦仅仅是一位亭长,朱元璋的地位就更低了。要说朱元璋真正打了几场硬仗,还真就说不出来。因此淮西将领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大明的江山是咱兄弟给打下来的。”
这句话就是朱元璋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别人越说,他越不踏实。李世民与赵匡胤都是“抢”来的皇位,一个是在自己老爹的手里抢来的,另一个是在自己上司手里抢来的。这样的情况下,假如再杀害开国功臣,那么肯定遗臭万年。因此李世民和赵匡胤是不会杀死开国功臣的。
泥腿子出身的朱、刘二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更简单粗暴一些,动不动就是杀。这也是他们之间的区别,因为维护属下关系,并不是一时之事。虽然都当上了皇帝,但布衣皇帝与世家子弟是有区别的。世家子弟从出生开始,便开始接受最高等的教育,他们从思维方式上比泥腿子出身的这哥俩强得多。
一般来说,如李世民那样贵族、名门出身的皇帝,其对大臣的威权早已确立,不会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再说,他受到的教育程度也让他不会有太残暴的行为。
朱元璋的经历与李世民完全不同, 出身于平民,从事过最底层的行业,身边的功臣原来是和他一起干活的, 地位相对平等,朱元璋的地位确立又晚,身边的功臣都清楚朱元璋原来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缺点、错误等等,而作为皇帝,这个角色又要求朱被人看成是半人半神的角色,是个永远光明、伟大、正确的角色,这种矛盾使朱元璋不得不使用极端手段去确立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朱元璋的皇帝位置是一步一步打拼的来的,每一步都浸透着鲜血,他经历了无数的背叛、杀戮和鲜血,所以对于杀戮看得并不重,甚至成为一种本能反应。
历史上贵族、高官出身的皇帝,除了李世民,还有杨坚、赵匡胤等等,对待自己的开国功臣更和平一些,而社会底层 出来的开国皇帝,如刘邦、朱元璋等,对待开国过程更严厉一些。
在如此发达的当下,想要了解一些历史知识已经是很方便的事情了,但是不管大家是从书上看到的也好还是从一些电视剧上看到的也好,大家总会发现这么一件事情,那就是很多帝王登基以后啊,会屠杀掉自己的开国功臣,虽说如此,但是也有几位没有屠杀掉他们的开国功臣的。
他们分别是嬴政,李世民和赵匡胤这三位开国帝王,不是说自古帝王都多疑吗?那他们三位怎么会留下自己的开国功臣呢?我觉得吧,这跟他们当时的朝代背景有着很大的关联,或许好多人对嬴政的印象就是残暴无比,但是却忘了他统一六国的初衷就是为了天下安康,嬴政表面上看就好像是一个恶魔般。但是谁也不知道,他其实也是一个惜才和重情重义之人,陪他一起征战四方的功臣,他也是万分敬重的,所以就算最后顶了一个暴君的名声,也没有屠杀了自己的开国功臣。
李世民虽不如嬴政那般,但是李世民开国的初衷也是为了百姓,因为忍不了隋朝的统治,所以才起义,李世民真是因为想要带给百姓一个好的天下,所以才联合众人打下了唐朝的天下,其实李世民本身也是贵族出身,按理来说,他应该深知帝王家的事情,但是他没有像别人那样屠杀自己的开国功臣,想必也是因为他的内心还保持着自己的初心吧,不然后面的大唐盛世也不会成为巅峰。
至于赵匡胤,虽然是造反得来的天下,但好在他也不是个昏君,即便自己多疑,也知道夺来的江山终究得有人陪自己一块守,毕竟自己是开创北宋朝的第一人,就算自己在怎么有本事,也不能杀了自己的开国功臣,但是赵匡胤非常聪明,最后来了一招杯酒释兵权,这样一来,他又能的人心,又有人安心辅佐,他何乐而不为呢,所有他没有屠杀自己的开国功臣。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2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