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隋唐帝王智谋//老谋深算:李渊谨慎态度惑杨广

隋唐史学会 2023-09-20 19:06:19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人,祖籍邢州尧山,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世代显贵。

李渊是文帝杨坚的外甥,炀帝杨广的表哥,因此李渊袭爵唐公。杨广是个猜忌心很重的君主,臣子权力过重,他总会借故诛杀,就连亲戚也不例外。杨广曾一度对李渊也起了杀心,某次召李渊入朝觐见,李渊刚好重病缠身,没有立即前去,杨广问李渊一个外甥说:“你舅舅怎么回事?为何迟迟不来见我?”此人回答说:“很抱歉,我舅舅生病了。”杨广冷笑着反问:“病了?会病死吗?”

李渊听闻此事,大为惊恐。因为那段时间民间正在流传“李氏应为天子”,隋炀帝正在针对李姓家族发难,朝中大臣李浑就因此受到怀疑而被满门抄斩了三十余口。李密也因为这个原因被逼投奔瓦岗寨起义军。李渊为了自保,就采取韬光养晦的做法,故意整天沉溺于酒色之中,还装得非常贪心小器地收受贿赂,从而表示自己并无丝毫的政治野心,使杨广逐渐放松了警惕。

大业十三年(617年)初,李渊调离京城,任太原留守。不过杨广并没有对他真的放心,而是派了自己的耳目为副留守,专门监视李渊等人等行动。所以当突厥进攻马邑,李渊派兵抵抗,却屡屡败北,隋炀帝一知道就马上差使者连夜赶来兴师问罪。当时李世民也是力劝父亲要不把使者杀了,立即举兵而起,要不就学汉高祖躲起来,等机会成熟了再出来图谋大业。但李渊却选择既不起兵也不出逃,留在太原不动,等隋炀帝来抓。

其实,李渊心里明白,接下来只有两种情况发生。第一种是,李渊被抓走,那么太原的防御力量必定受到很大的削弱,突厥、起义军就会大举进犯。而当时朝中大乱,很多王公贵族都已造反了,隋炀帝可谓无人可用。何况李渊最熟悉太原的情况,也和突厥屡次作战,对突厥的了解比其他人更透彻。第二种情况就是,隋炀帝再派人来收回成命,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麻烦。李渊知道假如逃跑必定激怒隋炀帝,只会让他杀之而后快,生命都没有了,怎么实现自己图谋天下的大业?实力不足就兴兵也不可取,杨玄感起兵反隋终究败亡就是一个最好的实例。

果不其然,隋炀帝的第一批使者刚到太原没几天,第二批使者就来了,赦免了李渊的罪过,让他依旧担任原来的官职。

点评:

因此,完全不能认为李渊是个优柔寡断的人,而应该确定他是一个老谋深算,极富心机的政治家——他极能隐忍,绝对不在势力尚小、时机未熟的时候显露自己的政治抱负,暴露自己的政治野心。而且看事情不看表面,深入了解内情缘故,棋观两步,立于不败之地。

审稿:王恺

编辑:零零

管理:刘端

(ID:隋唐史学会)

欲知隋唐事 ,走进隋唐史!

交流河洛文化,传承隋唐历史!

欢迎您关注洛阳市隋唐史学会!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1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