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清末红极一时,大太监李莲英,靠什么上位

笔墨史书 2023-09-20 19:02:26

清朝末年,最有实际权利的统治者非慈禧太后莫属,她掌控了大清王朝近半个世纪。

作为一个女人,在封建皇权社会里,凭借自己的手腕拥有一席之地,属实不可小觑。据了解,慈禧性格十分残暴,脾气也不好,在她身边服侍的人个个都心惊胆战,稍不留意就会落得个人头不保。

可就是这样一个雷霆手段的女人,却对太监李莲英独宠。

靠梳头上位?

“一入宫门深似海”不仅仅只能被用来描述进宫的嫔妃以及宫女,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群,也是可以用这句话来阐述的,那就是太监。

李莲英出生于公元1848年,原名李进喜(因受慈禧太后喜爱,赐名李莲英),咸丰五年(公元1857年)经大太监沈兰玉介绍,净身入宫。9岁入宫的李莲英,深刻的理解了宫里的潜规则,为求生存,李莲英结识沈兰玉,并向他打听一些小道消息。

偶然间,沈兰玉得知慈禧想要新潮的发型,而宫里的太监没出过门,没见过那样流行的发型,自然也梳不出让慈禧满意的发型。

然后将此消息告知李莲英,为了出人头地,李莲英反复琢磨、练习。没多久,他就试着为慈禧梳头发,娴熟的手法深得慈禧喜爱,还获得重赏。此后李莲英变着花样的为慈禧梳理发型,他不管是挽髻还是簪花,李莲英都能娴熟的操作,因此慈禧太后很看重李莲英,对李莲英是百般疼爱。

于是李莲英迅速成为了最得宠的太监,甚至有时候慈禧太后,知道李莲英喜欢吃哪种点心,慈禧都会派下人特地为他送过去。

后宫好口才

李莲英虽然没有太高的文化,但是他懂得如何处世为人,他所处事的方式是外圆内方,做人做事非常低调谦虚。在受宠后,并不急着去争权夺势、他开始慢慢的揣摩着慈禧的喜好,在他的眼里,慈禧是他应该花心思效忠的人,没有慈禧就没有今天的他。

为哄慈禧开心,李莲英曾经买来许多的鸟兽,把它们饿了两天,然后放在笼子里面,等到慈禧想放生它们的时候,他在笼子里放些食物,那些鸟兽就不走了,又飞回笼子里面,慈禧很诧异,李莲英就大声夸赞慈禧,说是慈禧的善心感动了鸟兽,以至于它们不肯走了,这是老佛爷的福气啊,李莲英说的话,让慈禧非常高兴,重赏了李莲英。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李莲英就获得了进宫三十余年才有资格获得的掌案首领大太监的职位。随后在慈禧真正掌权之后李莲英也是跟着升职,最后在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甚至戴上了前朝大臣们才能带的二品顶戴花翎。

1886年,李莲英跟随醇亲王去视察北洋海军,李莲英在临出发前,先把自己的二品顶戴换成四品的顶戴(慈禧破格提拔李莲英为二品总管)之后,一路上尽心服侍醇亲王,为他牵马坠蹬,为他端洗脚水,回宫后,醇亲王连连拱手并夸奖李莲英,慈禧听到后很高兴,这个李莲英为自己挣足了面子,慈禧还说:“我没白疼李莲英。”

李莲英一生忠诚侍候慈禧,慈禧对李莲英也是宠爱有加,几十年来,慈禧身边的奴婢换了一波又一波,最终留在她身边的只有李莲英,她和李莲英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

贪财过多,性命不保

不过,向来低调的李莲英也有一个致命的毛病,那就是贪财,据《慈禧皇太后统治下的大清帝国》记载:“为人(李莲英)刻薄贪财睚眦必报”。下面这封信笺,便是其贪财铁证。

能得到慈禧喜爱的李莲英,有什么过人之处?

提起晚清的历史,必然要涉及三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慈禧、光绪、李莲英。作为当时清廷最有影响力的角色,在那段复杂的历史时期,围绕三个人相爱相杀的故事,总是不绝于正史野闻。

慈禧和光绪不必多说,他们是大清名正言顺的当家人,然而作为太监的李莲英,依靠慈禧太后的宠爱,由名不见传的小宫人一跃成为受宠专权50年的大太监。李莲英的发迹之路,除了他早年丰富的市井生活经验,与他擅长一项伺候女人的“绝活”密不可分。

李莲英的那些事儿李莲英曾拥有过多个名字,他本名叫李英泰,净身入宫时用“李进喜”。生于直隶河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河北大城县。李家祖祖辈辈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李莲英却与父祖截然不同,从小是个玩世不恭的街头混混,由于不想再跟祖辈人那样耕种劳作,李莲英毅然决然净身入宫。

进宫后见到慈禧后,李莲英立刻受到慈禧的喜爱,由于此时李莲英仍叫“李进喜”,与慈禧太后的尊号谐音犯忌,慈禧不但不恼怒,反而为他赐名“李莲英”。莲是莲花的意思,英是花瓣,慈禧的用意是自喻为老佛爷,李莲英好比是佛祖的座下莲花。

从梳头太监变成大内总管李莲英的发迹实属偶然,他早年不事农桑,经常混迹于乡里,经常干一些偷鸡摸狗、倒卖硝磺的买卖,为此还获罪入狱。吃过多年“便当”后,李莲英改行做修鞋匠。李莲英不甘心过穷苦的日子,便在同乡一个叫沈玉兰的太监引荐下,自净入宫做太监。

李莲英该当要发迹,刚入宫的李莲英虽然深得慈禧太后喜爱,但还没有达到专宠的地步,毕竟皇宫里资历深厚、精于揣摩的人实在太多,李莲英只是稍微有一些聪明而已,此时还谈不上出众。一件小事的发生,彻底将李莲英推向历史的舞台。这是一件什么事呢?梳头。

慈禧太后不知从哪听说,京城内流行一种十分时尚的发髻,寻遍整个宫中大小的太监宫女,竟然没一人能够做得像样。李莲英听说此事,简直欣喜若狂,赶紧找到自己的同乡沈玉兰,让沈玉兰推荐自己给慈禧太后梳头。

回头李莲英便跑到宫外学习,史书记载说“周览于妓寮中”(妓寮是青楼的书面语),李莲英为了学习这项梳头的技能,几乎逛遍整个京城的青楼,向那些青楼女子学习梳头。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数日,李莲英便掌握此项技能,慈禧也因此得到梦寐以求的发髻。从此以后,李莲英被慈禧留在身边一刻不离,时间长达50年之久。

李莲英由梳头小太监一跃成为晚清的大总管,游走于皇宫各项勾心斗角而不倒,依靠的不仅仅是“梳头”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他太会办事,能够揣摩上意,李莲英能够察觉出慈禧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真正促使李莲英与慈禧形同一人是“辛酉政变”,咸丰皇帝驾崩,李莲英假借到泔水为由,出宫通知恭亲王奕欣,促使慈禧与恭亲王结成同盟,牢牢地稳住慈禧的地位。

抛开是非,论古人李莲英虽然不是光鲜正面的历史人物,但他从一个市井喽啰成为晚清的“权臣”,必然有着可圈可点之处。抛开是非曲直来说,李莲英拥有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

一是善于学习。李莲英为了能够上位,苦练梳头的技能,逛遍京城所有的青楼,拜青楼女子为师,虽然他的动机不纯,但学习的劲头值得肯定。

二是抓住机遇。很多人总想着做大事,往往将一些琐碎的小事不放在眼里。反过来想,作为一个普通人,世上的大事何时能轮到自己。机遇往往都藏匿在细事小事中,很多人往往对此视而不见。

得以伴驾慈禧53年受宠无比,大太监李莲英靠的是哪2项绝技?

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的大名,晚清最有权利的人,一个女人做到他这个程度也是够可以的啦,不过话又说回来没有他的腐败无能的话,清朝不灭亡民国来不来还不一定呢,天下毕竟是汉人的天下,炎黄子孙的家业怎么不能说成啦满族的呀。

提起慈禧,肯定要提一下她的小跟班李莲英,虽然李莲英是个太监,但是在宫中地位可是不低,是慈禧的近臣,慈禧对他宠爱有加,他对慈禧也确实算得上是尽心尽力的伺候,慈禧的下葬是他一手张罗的,墓室中的宝物都是在他的小本子上记着,后来被孙殿英盗走的时候统计,据说是一件不差,侧面也说明李莲英也算是忠心耿耿。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时候,慈禧的丈夫咸丰帝带领后宫家眷逃到城德避暑山庄,李莲英与安德海一起与慈禧一起逃亡,同年咸丰帝驾崩,慈禧年纪轻轻守了活寡,李莲英那年才13岁。这么多年的陪伴,慈禧早已经把李莲英当成了亲人,对他很有依赖感,也有传闻说李莲英与慈禧有暧昧关系,也有人说李莲英根本没有净身,不管怎样吧从慈禧太后的私生活上面来看,他确实有些生理需求,还有外国男宠,所以说跟李莲英有一腿是非常有可能的。

除了在感情上和慈禧可能有些联系,李莲英本身也是个非常聪明圆滑的人,他13岁跟随慈禧,很懂得慈禧喜欢什么,什么拍照片,梳头发,办一些私密的事,也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所以他一直得到慈禧恩宠。

他是慈禧太后面前的红人,李莲英的一生是如何过来的?

清朝占领天下后,吸取了明朝太监专权的教训,对于太监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因此,整个清朝历史中,能够掌握权势,甚至影响朝堂的太监极少,而最著名的当属慈禧太后面前的红人儿,著名的大太监李莲英了。

李莲英

咸丰1850登基为帝,慈禧1852入宫成为咸丰妃子,1857年李莲英入宫当太监,咸丰帝在1861年驾崩。

从时间上来看,李莲英进宫的时候,慈禧还是咸丰帝的一个妃子,此时的她并没有实权,因为咸丰还活着呢,慈禧不可能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所以完全没有弄一个假太监进宫来陪伴自己的理由,逻辑上根本说不通。

就算慈禧吃了熊心豹子胆,想给李莲英的太监身份造假,也是有心无力,因为慈禧大权在握是在咸丰驾崩之后,起码也是1861年后的事了,和李莲英的入宫时间是对不上的。

公元1908年,慈禧太后病逝。作为慈禧太后身边最亲信的大太监,李莲英为慈禧太后守孝百日后,于宣统元年离开宫中,回到他在北京的家中居住。宣统三年,即1912年,李莲英去世,时年63岁。

李莲英和慈禧太后剧照

不过奇怪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后,1966年对李莲英的墓进行了挖掘,开棺后的情景令人毛骨悚然:李莲英的棺材内居然只有头颅和辫子,身体不翼而飞。如果是正常死亡,断不会有身首异处的下场,这个清末最有权势的太监,到底晚年经历了什么呢?

在宫中的慈禧太后

李莲英之死,更是有着很多传闻:有李莲英死于痢疾的说法,也有李莲英在讨债路上被土匪杀死的传闻,更有遭到革命党暗杀和被李莲英有权势时得罪的官员害死等种种传闻。李莲英到底是死于非命还是正常死亡,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李莲英和慈禧太后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1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