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经历了三国时期国家分裂的动荡岁月,整个中原大地的人民无不渴望着重归大一统的怀抱。泰始元年(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即位,这位年轻的皇帝站在洛阳的城头,眼睛却盯着江东的大片领土。先祖开创了一片基业,他希望在自己的手里实现中原的大一统。然而,吴主孙皓虽然昏庸残暴,手下却有一批能征惯战之士,特别是大都督陆抗有乃父陆逊的风范,灭吴还不到时候。
羊祜
此时,司马炎需要一位能臣为他谋划灭吴大业,羊祜就在这个时候登上了历史舞台。可以说,在灭吴大业中,羊祜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此人少年时就颇有才华,他出身名门望族,从祖父那辈起就一直为官。由于他姐姐曾经嫁给司马师,自己又娶了夏侯霸之女,因此在司马氏和曹魏的党争中没有选边站,而是选择了置身事外,为自己,为家族保留了一脉。司马炎称帝后,感其忠正,征为中书侍郎,后升为中军将军,调任荆州,全权负责灭吴战役。
羊祜到达荆州后,考察了当地的情况,发现吴国堪称“百足之虫,死而未僵”,短时间内发起灭吴战争并不现实。这位卓有谋略的军事家开始做长远打算,当时西晋的荆州和东吴的荆州是靠在一起的,羊祜以攻心为上,对凡是跑到晋国的吴国百姓、士兵、将领一律善待。甚至在吴国饥荒之时,把自己的粮食送给吴国百姓。在羊祜的主持下,灭吴的所有准备工作按部就班进行。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当万事俱备的时候,羊祜却于咸宁四年(278年)去世,终年58岁。对西晋王朝来说,羊祜的去世,就好像是天塌了一样。“帝素服哭之,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泪沾须鬓,皆为冰焉。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其仁千所感如此。赐以东园秘器,朝服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荆州人为了避羊祜的名讳,把房屋的“户”都改叫为“门” ,另把户曹也改为辞曹。羊祜虽然死了,但他生前已经做好了灭吴的一切准备,在他死后,由他推荐的杜预按照他生前的部署,分兵六路,分别从水陆两路攻入吴国。咸宁六年(280年),吴国灭亡,中国重归大一统的天下。羊祜之贡献,不亚于秦始皇,以至于在庆功大会上,司马炎老泪纵横,举杯说道,“此羊太傅之功也!”,满座皆垂泪。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1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