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出身是成功唯一的标准,且听帽儿郎细述一代名相伊尹的逆袭历

解说知识历史 2023-09-20 18:10:24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讲述了躺在伊尹的辅佐下成功灭掉夏桀,建立了商朝。也大概是说了伊尹的出身,本篇文章我们重点讲述伊尹的逆袭历程,希望对我们都有一个思想上的帮助。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50年),姒姓,伊氏,名挚,有莘国人,商朝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华厨祖(没错,就是厨组)。

自幼聪明颖慧,勤学上进,耕作于有莘国。后联合仲虺辅佐商汤打败夏桀。商朝建立后。担任尹(相当于秦朝时期的丞相),用“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治理天下。积极整顿吏治,洞察民心国情,推动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历史成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君主,尊号''阿衡'',辅政五十余年,为商朝兴盛富强立下汗马功劳。

沃丁八年(公元前1550年)、去世,卒年100岁,以天子之礼陪葬于亳都(今河南省商丘市) ,奉祀为“商元圣”,甲骨文中有“大乙(即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

商汤和伊尹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对被并称的圣君贤相。

商汤、伊尹

一、出生

《例子·天瑞》称:“伊尹生乎空桑(今河南省洛阳市伊川)《水经注疏·郦道元·卷十五·伊水篇》: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萝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走。母明视而见臼水出焉,告其邻居而走,顾望其邑,咸为水矣。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矣,撤女取而献之,命养于庖,长而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

上面这段文言文理解起来可能有点难度,但他说明了伊尹的出生。我们用大白话来述说一下这段话到底说了什么。据说,有莘氏部落有一个女子,经常在伊水边采桑。怀孕之后,有一天梦到天神告诉她说:如果看到酒中冒出水来,就赶紧往东走,并且不要回头看。

有莘氏

奇怪的是醒来之后的确看到了臼中出水。

你说这个女子也奇怪,既然都梦到天神了,那直接往东走就可以了嘛!愣是要给左右街坊邻居宣扬一下此事,宣扬完毕之后还不按照天神的指示,又回头看了一下,估计可能是好奇吧!

这一看出事了,自己瞬间化成了一棵桑树,恰好有一女子从此地路过,看到树洞中有一个啼哭的婴儿,便以为这又是谁家遗弃的婴儿,觉得很是同情。就把婴儿抱出来,交给了部落首领,这就是所谓的伊尹生于空桑。有莘氏部落首领看到孩子生的可爱,加之颇有来历,就把他留了下来,给他取名为“挈”,随后交给了自己的厨师去抚养。

二、另类厨子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他大卖葱娃卖蒜。挈在自己的厨师师傅的带领下,逐渐成长起来。他本身天赋异禀、聪明异常,很快就学到了一手好本领,做出的饭菜可口无比,不仅如此,说话办事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风格,所以挈的名气是越来越大。

当时当政的正是残暴无比的夏桀,局势动荡、民不聊生,许多诸侯都想推翻夏桀的暴政。所有诸侯中实力最强的是商部落首领汤。汤胸怀大志,想要推翻夏桀的统治,自己取而代之,但苦于身边缺乏辅佐自己的人。

夏桀

听说挈的美名之后,汤先派人去调查了一番,发现挈并不是浪得虚名,而是有真才实学。不久,汤派使者来到了有莘氏部落,想让首领放人,让挈去自己的部落。

要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那是永远存在的,如果不存在,那才不正常!

各位猜怎么着?有莘氏部落首领不放人,理由是舍不得挈的厨艺!这个理由简直能把人笑死,人家挖这个人才过去是要发展部落,而有莘氏部落首领把他留下来的理由是做饭好吃,这是吃货的具体表现吗?

汤不甘心之下,又想出了一个主意:派人向有莘氏部落首领求婚,请求有莘氏将女儿嫁给自己,附加条件是挈作为陪嫁。

这样一来,情况完全转变过来了,因为重点转移到这门亲事上了。当时商部落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大部落,有莘氏觉得自己如果能攀上关系,对自己也是相当好的,虽然舍不得挈的厨艺,但二者相较取其重,相比之下还是亲事重要。

就这样,挈作为陪嫁奴隶,与有莘氏女儿一起嫁到商部落。

三、“挈”到“伊尹”的完美蜕变

到了商部落以后,汤还不是那么的信任和知晓挈的本领,所以可能是有意考验他。依然把他当做奴隶放在厨房中干活,几件事情过后,汤终于放心地除去挈奴隶的身份,破格任命他为“尹”,相当于后世宰相的位置。

从此,挈才被称为“伊尹”。

商朝建立后,伊尹帮助汤制订了各种典章制度,政局得以迅速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朝逐渐繁荣起来。商朝后人在祭祀的时候,伊尹总是被排在历代名臣的首位,而且有时甚至还被放在与商汤平等的地位上接受祭祀,即甲骨文中的“大乙(即商汤)和伊尹并祀”的记载。

四、放逐太甲

伊尹连续辅助四代商王(商汤、太丁、外丙、中壬)。中壬死后,伊尹立商汤的孙子太甲为商王,自己为辅弼大臣。太甲这个年轻人继位初,正是商王朝兴旺之时,所以这小哥根本无心朝政,每天饮酒作乐,胡作非为。伊尹一再规劝,最终没什么用,这小哥一如既往地嗨,没办法,伊尹决定以辅弼大臣的身份放逐太甲,把他软禁在商汤陵墓的所在地桐宫(今河南偃师),让他面对祖先之墓思过反省。

其实说直白一点就是给关到小黑屋去接受再教育去了。

伊尹一直没有另立新君,因为他对太甲这个年轻人还是有信心的。关于这点,通过他派人一直关注着桐宫的太甲就可以看出。

太甲看到自己的祖父作为商朝的开国君主,陵墓修的却是如此简陋,心中顿生愧意。

刚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时常对着自己的祖父陵墓痛斥伊尹的行为,身为臣子竟然敢放逐君王,守墓老人将太甲的所做作为及时报告给伊尹。慢慢地,守墓老人每天给太甲讲一个祖上创业之艰辛以及夏桀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君等等,太甲越发的为自己之前的种种行为感到羞愧难堪。

于是这个年轻人决定痛改前非、洗心革面、认真做人。

三年时间,太甲变得行动谨慎、言语谦逊、思想沉稳、心中有百姓苍生,基本具备了一个好君王的特点。

而这一切,伊尹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欣喜地看到太甲的转变,就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前往桐宫接太甲回都城,回都以后,伊尹还政于太甲。

伊尹率百官迎太甲还都

太甲复位后,谨遵祖训,以祖父商汤为楷模,专心治理国事,爱民如子,使得四方臣服,社会安宁,商朝进入了稳定发展的时期。

太甲死后,伊尹作《太甲训》三篇,用来褒奖太甲身为君主,知过能改的高贵品质。伊尹寿命百岁,在那个年代算是特别特别高寿了。伊尹去世时,正是太甲之子沃丁当政之时,沃丁以天子之礼葬伊尹。

伊尹辅佐商王数代,堪为一代名相。毛主席早期文稿给予了伊尹高度评价;“伊尹之道德、学问、经济、事功俱全,可法(可以效法)。生于专制时代,其心实太公(姜太公)也。识力大,气势雄,故能抉破五六百年君臣之义,首倡革命。”

值得一读的《太甲训》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

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只。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其後嗣王。罔克有终。相亦罔终。嗣王戒哉。祗尔厥辟。辟不辟。忝厥祖。王惟庸。罔念闻。伊尹乃言曰。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启迪後人。无越厥命以自覆。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钦厥止。率乃祖攸行。惟朕以怿。万世有辞。王未克变。伊尹曰。兹乃不义。习与性成。予弗狎于弗顺。营于桐宫。密迩先王其训。无俾世迷。王徂桐宫。居忧。克终允德。

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书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王拜手稽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伊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后。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并其有邦厥邻。乃曰。徯我后。后来无罚。王懋乃德。视乃厥祖。无时豫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承王之休无斁。

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终始慎厥与。惟明明后。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绪。尚监兹哉。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鸣呼。弗虑胡获。弗为胡成。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君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

原文估计难懂,所以还是看译文吧!

嗣王太甲对伊尹不顺从,伊尹作书给王说:“先王成汤顾念天的明命是正确的,因此供奉上下神只、宗庙社稷无不恭敬严肃。上天看到汤的善政,因此降下重大使命,使他抚安天下。我伊尹亲身能辅助君主安定人民,所以嗣王就承受了先王的基业。我伊尹亲身先见到西方夏邑的君主,用忠信取得成就,辅相大臣也取得成就;他们的后继王不能取得成就,辅相大臣也没有成就。嗣王要警戒呀!应当敬重你做君主的法则,做君主而不尽君道,将会羞辱自己的祖先。”

王像往常一样不闻不问。伊尹就说:“先王在天将明未明的时刻,就思考国事,坐着等待天明。又遍求俊彦的臣子,开导后人,不要忘记先祖的教导以自取灭亡。您要慎行俭约的美德,怀着长久的计谋。好象虞人张开了弓,还要去察看箭尾符合法度以后,才发射一样;您要重视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遵行你的祖先的措施!这样我就高兴了,千秋万世您将会得到美好的声誉。”

太甲不能改变。伊尹对群臣说:“嗣王这样就是不义。习惯将同生性相结合,我不能轻视不顺教导的人。要在桐营造宫室,使他亲近先王的教训,莫让他终身迷误。”

嗣王去桐宫,处在忧伤的环境,能够成就诚信的美德。

三年十二月朔日,伊尹戴着礼帽穿着礼服迎接嗣王太甲回到亳都(今安徽省亳州市),作书告王说:“人民没有君主,不能互相匡正而生活;君主没有人民,无法治理四方。上天顾念帮助商家,使嗣王能成就君德,实在是商家万代无疆之美啊!”

嗣王拜跪叩头说:“我小子不明于德行,自己招致不善。多欲就败坏法度,放纵就败坏礼制,因此给自身招来了罪过。上天造成的灾祸,还可回避;自己造成的灾祸,不可逃脱。以前我违背师保的教训,当初不会责备自己;还望依靠您的匡救的恩德,谋求我的好结局。”

伊尹跪拜叩头,说:“讲究自身的修养,又用诚信的美德和谐臣下,就是明君。先王成汤慈爱穷困的人民,所以人民服从他的教导,没有不喜悦的。连他的友邦和邻国,也这样说:等待我们的君主吧,我们的君主来了,就没有祸患了。大王要增进你的德行,效法你的烈祖,不可有顷刻的安乐懈怠。事奉先人,当思孝顺;接待臣下,当思恭敬。观察远方要眼明,顺从有德要耳聪。能够这样,我享受王的幸福就会没有止境。”

伊尹向王重复告戒说:“呀!上天没有经常的亲人,能敬天的天就亲近;人民没有经常归附的君主,他们归附仁爱的君主;鬼神没有经常的享食,享食于能诚信的人。处在天子的位置很不容易呀!

“用有德的人就治,不用有德的人就乱。与治者办法相同,没有不兴盛的;与乱者办法相同,没有不灭亡的。终和始都慎择自己的同事,就是英明的君主。

“先王因此勉力敬修自己的德行,所以能够匹配上帝。我王继续享有好的基业,希望看到这一点呀!

如果升高,一定要从下面开始;如果行远,一定要从近处开始。不要轻视人民的事务,要想到它的难处;不要苟安君位,要想到它的危险。慎终要从开头做起啊!

“有些话不顺你的心意,一定要从道义来考求;有些话顺从你的心意,一定要从不道义来考求。

“啊呀!不思考,怎么收获?不做事,怎么成功?天子大善,天下因此清正。君主不要使用巧辩扰乱旧政,臣下不要凭仗骄宠和利禄而安居成功。这样,国家将永久保持在美好之中。”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0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