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唐朝真的以胖为美吗 杨贵妃的真实体重,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娱乐非常 2023-09-20 17:47:12

唐朝是一个气势恢宏的时代,它的伟大不仅在于万国来朝的强大,还在于兼收并蓄的繁荣文化。唐朝的文化是恢宏大气而又特立独行的,这一点在它的审美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中国古代大多数朝代都“以瘦为美”,就算不瘦,至少也要做到秀美飘逸,否则便不可能列入美女之列。唯独唐朝,在传统观念中都认为它“以胖为美”,许多胖女孩甚至因此发出感叹,恨自己为何不生在唐朝,否则必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

不过实际上,唐朝以胖为美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唐朝以胖为美的观点由来已久,但有趣的是,基本上没有唐人说过自己以胖为美,最能证明他们以胖为美的,似乎是时人用“环肥燕瘦”来形容杨贵妃,以及《资治通鉴》中“素有肉体,天资丰艳”的刻画。除此以外,出土的唐朝壁画上的女子大多比较雍容华贵,姿态丰腴,腰肢浑圆。这些是主张唐朝以胖为美最有力的证明,然而这也就说明了唐朝以胖为美的说法只是后人根据古画以及对杨贵妃形容的猜测,实际上唐人并未说过自己以胖为美。那么唐人以胖为美的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呢?

其实是不太靠谱的,比如“铁证”杨玉环,其实与世人想象中的形象不太一样。根据史料记载,杨贵妃的身高大概为165厘米,体重为138斤,这个身材当然称不上苗条,但也绝对谈不上肥胖。而且杨贵妃得宠凭借的是她动人的舞蹈,如果她真的满身肥肉的话,大概是不会得到皇帝宠爱的。杨贵妃自幼练舞,因此她身上的肉可能多为肌肉,而且身材非常匀称,比如杜甫就在《丽人行》一诗中描述杨贵妃道:“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足以可见杨贵妃的身材并不臃肿,皇帝喜爱的是她曼妙的舞姿和艳丽的气质。

而关于古画,其实唐朝美人画经历过数个阶段。在初唐唐人并未以胖为美,在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宫女体态苗条,身姿曼妙。唐初诗人吴少微亦在《怨歌行》中写道:“小腰丽女夺人奇,金鞍少年曾不顾。”这里的小腰丽女恐怕与胖是搭不上边的。而中唐时唐人的审美发生一定的转变,比如在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宫女的体态就比初唐名画中丰腴许多。不过这些人最多称得上是丰满,整体却没有臃肿的感觉。当然在中唐后期,唐朝雕塑与绘画当中出现许多看上去偏肥胖的女子形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她们大多是贵妇身份,且年龄稍大,而她们身边的小侍女们却大多身材瘦削,体态轻盈。如果唐朝真的以胖为美,那么这些年龄小的侍女在唐人看来岂不是都丑陋无比?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而且除杨贵妃以外,唐朝皇室挑选侍女与妃子时大多喜欢身材苗条的,比如唐玄宗让高力士派人选美献给太子,高力士最终献上五位“细长白皙者”。可见唐人真正喜欢的是身材高挑、细长、皮肤白皙。除此以外,唐诗当中吟咏女性纤细之美的诗词不胜枚举。比如有《本事诗·事感第二》中“杨柳小蛮腰”,李贺《将进酒》中“皓齿歌,细腰舞”,刘希夷《公子行》里“愿作轻罗着细腰,愿为明镜分姣面”、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中“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等等,都说明唐朝上流人士是以纤细为美的。

当然,总体来说唐朝的美女还是要比其他朝代更加丰腴的,唐人的审美文化也更加大气磅礴,他们喜欢“丰肥浓丽,热烈放姿”,杨玉环自然就是其中的典范。而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异,与民族融合程度和经济水平有关。唐朝以前中原王朝统治者大多是汉人,而汉人婉约含蓄的审美观使上流社会更加喜欢体态轻盈、身材苗条的女子。唐朝受到胡人文化的影响,包括李世民在内的唐朝统治者还有一部分胡人的血脉。鲜卑族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需要的是强健的体魄,因而受到鲜卑文化影响的唐人自然喜爱体态丰腴的女子,在他们看来身材过于苗条是一种病态。

而且,唐朝较为发达的经济水平也创造出唐人独特的审美观。唐朝初中期繁荣昌盛,人们丰衣足食,杜甫就在诗中感慨道:“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人们有条件吃饱穿暖,自然才能保持健康丰满的体格,尤其是上层女子,他们锦衣玉食,身材自然愈发丰腴。在这种情况下,唐人自然推崇“丰肥艳丽,热烈放姿”的女子。而在唐朝后期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大部分人都面黄肌瘦,社会的审美观很快就转变为正常标准。

因此,唐朝独特的审美观体现了唐人崇拜气魄、力量和强大的美,它向世人展现出大唐盛世的气概。

不过切不可因此以为唐朝以胖为美,唐人喜欢的是丰腴、艳丽,而非臃肿。如果仅仅是单纯的肥胖以及臃肿,大概还是会被唐人嫌弃的。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司马光

《丽人行》 杜甫

《怨歌行》 吴少微

《本事诗·事感第二》

《将进酒》 李贺

《公子行》 刘希夷

《和春深二十首》白居易

《亿昔二首》杜甫

据说唐朝都是以胖为美,历史上真实的杨贵妃,到底有多胖呢?

当今社会人对“美”都有不同的看法,亚洲人比较喜欢瘦的,而欧美觉得胖的比较健康。如今,人们对女性的美丽和身材有很高的要求,大眼睛和瓜子脸越瘦越好成了衡量美女的标准。然而,在古代,女性注重胖胖的美,尤其是在唐代,许多女孩听了想回到唐朝,就不用减肥做真实的自己了。其实这跟你想的有所不同。

唐朝以胖为美?

自古以来女子对于美的追求都是永无止境的,但每个时代对于美的标准又有些许不同的,像是当今社会便是以瘦为美的时代,而唐朝便是以胖为美的时代,这让不少人不禁感叹自己要是能够生在唐朝那不就是大美人吗?但真相往往却不是你想的那样,唐朝的以胖为美并不是越胖越美。

唐朝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无疑是一个高峰,不管是政治经济都是很多朝代难以比拟的高度,在如此的生活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水准自然就提高了,再也不会为了食不果腹而苦恼,女子在有了充分营养后自然的呈现出一种唯有女子才有了丰盈体态。

不仅如此唐朝在外交上的重视,使得唐朝与西域各国保持着了良好的往来,促进双方的文化交流,这样的政策不仅仅对国家有利,就连百姓也从中获益匪浅。胡人在唐朝的定居,使得汉人与胡人有了更多的交流,视野自然也就变得开阔,思想有了新的进步,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不再仅仅只是停留在以瘦为美了。

根据历史的记载,在唐朝,评价一个女子是否美丽的标准是丰腴,丰腴和肥胖等词意思相近却又有点不同,肥胖是指人过度不健康的状态,而丰腴则是指人虽然胖但胖的很健康,胖的恰到好处。身为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就因为身材丰腴、肤如凝脂得到了唐玄宗的一见倾心。

盛唐时期,唐朝开始流行骨肉匀称

也就是身材中等的美女。杨玉环的身材就是“纤秾中度”,意思就是非常匀称。而且杨玉环得到唐明皇的喜爱也不是因为胖。是因为,有才能长的好看,能歌善舞。其实到了晚唐,人们吃不饱饭,那时候唐朝又开始以瘦为美了。

总而言之,唐朝的不同时代的作品,其中人物体态胖瘦是不同的,不能因此判断唐朝以胖为美。与其说杨贵妃胖,不如说他身材匀称,有才有貌,再加上当时唐朝的历史时期和生活条件,也就不难理解了。

真实的杨贵妃到底有多胖呢?

以杨玉环的爱好舞蹈来说,现代舞者都是四肢修长,姿态优美,玉环的体脂率应该很低,属于健康的健身美女,从现代标准看来,163-165cm的女性体重应该在108-120斤之间才是标准体型。

而这样的身姿舞美,与“胖”字,绝对挂不上钩。可见,唐代的以胖为美,绝不是指体脂率特别高的那种肥胖女性,不应该提倡瘦骨嶙峋的现代审美,而是追求健康的女性姿态。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300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