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大明秦藩有惊无险的传承,还好人多

侦探娱乐姐 2023-09-20 17:37:11

朱元璋登基后,为了巩固朱家天下,大封自己的儿子为王,让这些儿子镇守各地。他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其中长大成人二十四个,这二十四个儿子都被封为王,不过这些儿子年龄相差悬殊,不是一批册封的,朱元璋在三十年了总共分了三次册封藩王,其中以洪武三年册封的第一批藩王,最受重视,能力最高,待遇最好,功劳最大。

朱元璋的次子受封为为秦王,封地为西安。“秦”是古代最尊贵的国号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因此“秦”成为了历朝历代最为尊贵的王号之一,赫赫有名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前的王号就是秦王,由此可见秦王的含金量之高。

而西安更是不得了,这里曾经的名字是长安,是中国的古都,曾经有十多个王朝于此建都,虽然唐朝以后西安再也没有当过都城,但是曾经的都城威严还在,甚至于老朱都曾经想把都城搬过去。

朱樉是朱元璋的二儿子,上面有一个哥哥朱标早早地被立为太子,自然朱樉没有了留京的资格,朱元璋最后册封朱樉为秦王,并且把西安封给他作为封地,可以看出朱元璋是多么重视这个儿子。

朱樉确实有能力,或许是遗传了朱元璋的基因所致,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就因为遗传了朱元璋的基因,朱樉骨子里有着残忍好杀的嗜好,并且因为远离朱元璋,无人管教,朱樉开始了在西安二十多年的胡作非为。

朱元璋虽然远在南京但是对儿子在西安的胡作非为了如指掌,他本意是想让儿子在西安成为独当一面的帝国屏障,朱家栋梁,可是朱樉的所作所为让他无比失望,气的他多次大骂朱樉。后来因为朱元璋有意迁都西安。命太子朱标前往考察。这对朱樉是个巨大打击,如果父亲真的迁都,那自己能去哪?大明还有哪里比西安好,于是拼命阻挠。朱元璋对朱樉的所作所为大怒,他本来就对朱樉不满,这次朱樉居然敢违抗自己的命令,于是他下令给朱标命他将朱樉带回南京并调查他在西安的所作所为。

朱樉这次是真的害怕了,父亲的本性他是知道的,杀人毫不手软,他吓得屁滚尿流灰头土脸被押到了南京等待父亲的最后处决。

朱标是个关爱兄弟孝敬父母的好人,他不忍心弟弟被父亲处分,于是特弟弟说了不少好话,最后朱元璋终于饶恕了朱樉,而且因为第二年朱标去世,朱元璋悲痛异常,放弃了迁都打算,并且放朱樉回到了西安。

经过这一次南京之行,朱樉终于有所收敛,他也意识到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将来还会被父亲废掉,还是得做点正事,于是他重拾战袍,在洪武二十八年出征洮州大获全胜,也正是这次出征他染上了恶疾,最后于同年去世。

对这个儿子的死,朱元璋没有流露出任何悲伤,他早就对这个儿子失去了希望,甚至于巴不得他早死。因此他在朱樉死后,下旨还不忘大骂这个儿子“尔樉年次东宫,首封于秦,自尔之国,并无善称,昵比小人,荒淫酒色,肆虐境内,贻怒于天,屡尝教责,终不醒悟,致殒厥身。” “尔虽身死,余辜显然”、 “观尔所为,古所未有,论以公法,罪不容诛”也就是说朱樉死有余辜,如果没死凭他的行为也应该明正典刑砍头都不为过,能让父亲说出这些话可见朱樉是多么让朱元璋伤心。

按照朱元璋定下的规矩,首封藩王如果无后,直接撤销藩王,不能从其他藩王兄弟中过继兄弟子侄继承,不过好在朱樉此时已经有六个儿子了,虽然对儿子失去了信心,但是对孙子老朱还是非常仁慈的,在朱樉死后不久,他就下旨册封朱樉长子朱尚炳为下一任秦王:“朕惟君天下者,必封建王国,使其子孙世世相传,以蕃屏帝室,此古昔圣王不易之大法也。朕自即位之初,法遵前圣,分王诸子,命尔父樉首王于秦,已有年矣。近以疾薨逝,今尔世子尚炳年已长成,特命尔袭封为秦王。尔其恪勤忠孝,亲贤爱民,永为藩辅。钦哉!”在册封诏书中朱元璋对这个孙子满怀希望,期待他一反其父做个忠孝爱民的好藩王。

由此秦藩开始了他在大明长达二百多年的传承,不过秦藩的传承非常不顺,不像其他藩王那样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一相传传下来,秦藩多位藩王都没有后代,按照规定一旦无后就要撤销藩国,好在秦藩人多,传承又不是首封亲王,因此得以在同宗中寻找,甚至于最后都要到奉国中尉中寻找继承人了,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秦王磕磕碰碰始终在无子过继中徘徊,多次濒临无人继承,又马上起死回生。成为明朝藩王中的特殊一例。

朱尚炳受封为秦王后,马上遇到了靖难之役,不过他选择了中立,既不帮四叔,也不帮哥哥朱允炆,毕竟谁当皇帝都轮不到他,因此四叔朱棣夺取皇位后,并没有为难这个侄子,因为不帮朱允炆就等于帮助自己。

不过朱棣同朱允炆一样,登上皇位后始终视这些藩王为心腹大患,因为他是造反夺取皇位的,生怕别的兄弟侄子学自己也造反,因此登基之后就开始了削藩。

秦藩是明朝大藩,实力强于朱棣之前的燕王,而且秦王朱樉是朱元璋嫡次子,按照道理来说,太子朱标一系之后最有资格继位的就是秦王一系。朱棣虽然夺取了皇位,并且成功的让大哥朱标一系消失,但是他毕竟是老四,宗法上要排在二哥的后面,如果朱尚炳真有异心或者有人心怀鬼胎利用朱尚炳怎么办?于是朱棣开始想方设法的找理由处置秦王,即使废不掉秦王,也要让秦王一系俯首帖耳真心臣服。

没想到这个理由很快就找到了,永乐九年,朱棣派使者前往西安宣旨。使者是朱棣派的,他代表朱棣,作为臣子的朱尚炳必须出迎,然后恭恭敬敬的听旨,对待使者客客气气的就像朱棣亲临一样。可是朱尚炳或许是因为从小就是皇孙王子,傲慢惯了,一个小小的使者算什么,于是他称病不出迎,把使者晾在一边,等想起来召见使者,根本不把使者放在眼里。

朱棣在听了使者的转述后十分生气,秦王果然依仗二房的地位瞧不起自己,不过这个罪名废不了秦王,但是必须敲打。于是他以管教不力为名派人将秦王府所有的官员都抓了起来,挨个治罪,然后给朱尚炳送了一封信“齐王拜胙,遂以国霸;晋侯惰玉,见讥无后。王勉之。”这等于赤裸裸的威胁朱尚炳了,胙是古代即使的肉,祭祀完毕要分给诸侯,历史上的齐王接到胙肉,恭恭敬敬,于是成就霸业,晋侯傲慢无礼最后人们都讥笑他无后,你要想想。

朱尚炳接到这封信在看到自己身边人和其他叔叔的下场,吓得马上跑到京城去向四叔谢罪。

朱棣本意是敲打朱尚炳,只要他知道害怕就行,只要老老实实的大家都好,于是他原谅了朱尚炳,让他回西安了。

朱尚炳受了这么大的惊吓,在加上鞍马劳顿,回到西安的转年就死了,才三十二岁,被赐谥号隐王。

朱尚炳即位的的时候才十五岁,他的嫡长子永乐二年才出生,这个时候才八岁,就承袭了秦王的爵位。

朱志堩因为年龄小,自然不会对明朝皇位产生什么想法,因此朱棣也就放松了对秦王的打击,册封了这个孙子为秦王,从此秦王老实了,不过这位秦王在位期间还是发生了一件让秦藩胆战心惊的事,就是朱志堩的六叔安定王朱尚炌密谋造反,好在没有实施就被抓了起来,而且朱棣也没有借此株连。

不过朱志堩的身体一直不好,而且多年一直没有子嗣,到了永乐二十二年,朱志堩死了,谥号僖王。他没有子嗣,不过因为他不是首封亲王,因此可以从兄弟子侄中传承。于是皇帝下旨,由朱志堩的哥哥也就是朱尚炳的庶子朱志均继承王位。

朱志均身为朱志堩的哥哥,就是因为是庶子出身无缘秦王王位,只封了渭南王一个郡王爵位,谁也没料到这位弟弟居然无后,这才会由他这个庶子继承王位。不过朱志均比弟弟更悲哀,朱志堩当了十年秦王,朱志均满打满算也就两年多,最后在宣德元年去世,而且他这个时候还没有正式成婚,身为王室子弟,尤其是秦王这样的大藩婚丧嫁娶都要经过皇帝的批准,朱志均刚刚就要成婚,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把他带走啦,他自然无后继承。

连续两代秦王无后,这让秦藩人心惶惶,好在朱尚炳还是能生,他还有一个儿子,就是被封为富平王的朱志土挈(一个字)。

人家有后人自然就不能废藩了,朱瞻基于是大笔一挥同意,由此富平王继承了秦王爵位。

新秦王上任不久,就遭到了致命打击,他手下的护卫等人因为打架斗殴被朝廷盯上了,让人遗忘已久的护卫问题又被摆了上了。当年朱棣削藩,朱尚炳经过恫吓老实了,后来的朱志堩朱志均都很年青,因此朱棣和后来的朱高炽朱瞻基都没有处理他的护卫问题。现在因为这件事护卫问题又提了出来,所有人才想到秦王还有三支护卫。

秦王害怕啊,之前别的亲王就是因为这个护卫被废了,自己可不想辛苦得来的王位就这样废了,于是赶紧表示上交。朱瞻基对秦王的表现很满意,接受了他的请求,作为奖励返还一个护卫给他。

秦王终于可以安心了,可以安心当秦王了,于是他在秦王府开始了自己逍遥的日子,但是没想到他不久之后又收到了皇帝的申斥书,原来他在王府里骂人打死人的事被皇帝知道了,这时这位秦王才知道自己时刻都被皇帝监视着,于是这能老老实实的过日子,再也不敢胡作非为。

这位秦王还算不错,他有五个儿子,再也不用过继了,无论怎么弄,以后的秦王都是他的子孙了,景泰六年他安然的死了,被赐谥号康王。

秦王死了,他还有儿子,按照正常程序自然是由他的长子朱公锡继承,但是天使的不是时候,因为继承王位需要皇帝批准,这个时候朝廷为了皇太子之位斗得你死我活,而且马上又爆发了夺门之变,朱祁镇夺回皇位,谁也没有功夫管他,因此秦王的王位一直空着。

天顺二年,朱祁镇终于忙完了夺门之变的善后工作,于是批准了朱公锡的继承王位。朱公锡这个王位干的长,一坐就是三十多年,期间秦王府一直风平浪静,似乎再也没有什么事发生了,大家都安享太平了。

不过朱公锡有一点比不上他的父亲,就是他只有一个儿子,而且这个儿子还是个庶子,名叫朱诚泳,被封为镇安王。

成化二十二年,朱公锡去世,还是没有嫡子,于是朱诚泳直接继承了王位。朱诚泳绝对是个好藩王,一反其祖先朱樉残暴胡作非为的本性,为人温文儒雅,行事小心谨慎遵守规矩,喜好读书,兴办学校,总之这个时候的秦王一系一度成为了宗室的榜样。

不过朱诚泳美中不足的事一直没有子嗣,也就是说他再一次重蹈了祖上无人继承爵位的危险,不过好在他的爷爷儿子多,这些人后代也多,因此秦王再一次化险为夷,避免被废。

朱诚泳死后,因为他没有子嗣只能向上推到他父亲那里,他的父亲只有他一个儿子,也即是说朱公锡这一脉断绝,于是只能向上推到其祖父朱志土挈。

秦康王有个庶子名叫朱公铭,被封为临潼王,此时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朱诚澯继承临潼王的爵位,于是由朱诚澯的儿子,也就是朱诚泳的侄子朱秉欆以秦康王曾孙最长的身份继承王位。

朱秉欆继承王位马上追封自己的祖父父亲为秦王。不过他能做的也只能是这些了,因为他命短,只当了一年秦王就去世了。

朱秉欆去世后,其子朱惟焯继承王位,这个时候的朱惟焯只有两岁,自然是无法继承王位,于是秦王爵位再一次空悬,而朱惟焯一直被名义上的奶奶朱诚泳的王妃廖氏抚养。或许是廖妃教育的好,长大的朱惟焯在品行性格上和朱诚泳十分相似,为人不慕奢华,气度儒雅,端庄大气,因此在正德四年承袭王位。

朱惟焯在位三十六年,但是谁也没想到旋绕在秦王头上的无子继承诅咒再一次发作,朱惟焯也没有继承人。

这下子秦王府热闹了,为了避免被废藩,开始查族谱寻找最近的继承人,没想到最后还真找到了。这个人名叫朱怀埢,他也是朱公铭的后人,朱公铭除了朱诚澯还有一个儿子朱诚润。朱诚润因为不是长子无缘临潼郡王因此只封了个镇国将军的爵位。

朱诚润死后,其子朱秉柎只被封为辅国将军,而朱秉柎的儿子朱惟燫又降了一级成为奉国将军,而朱惟燫的儿子朱怀埢更是只得了个镇国中尉的爵位,已经成为低等爵位,想当秦王,无异于白日做梦,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个梦还真成了,赶上了秦王无子,而且他成为了距离秦王血缘最近的继承人,于是他毫无疑问的成为新的秦王。

嘉靖二十七年,朱怀埢正式承袭秦王爵位,即位后和大爷爷朱秉欆一样马上追封自己的曾祖到父亲为王,不过他比大爷爷幸运,他没有那么短命,追封完了也没死,而是当了二十八年秦王,随后他的儿子隆德王朱敬镕继承了秦王王位,说是隆德王,其实朱敬镕之前因为父亲是镇国中尉,而他又不是长子,所以只被封为辅国中尉,等到父亲继承秦王,他才进爵到隆德王,进而继承秦王。

朱敬镕只当了七年秦王,他死后其子朱谊澏继位,这位朱谊澏比父亲在位还短,只在位五年,而且又是无子,不过好在他有弟弟。

朱谊漶比父亲当年的爵位还低,直接成了奉国中尉,是最低等的爵位。在哥哥死前才被晋封为紫阳王,次年继承秦王王位。

由于朱谊漶出身太低,所以他的子嗣都被封为奉国中尉,长子名叫朱存枢,这位后世一直被传为是末代秦王,不过后来考证,他并没有当过秦王,只是世子而且早死,秦王爵位被三子朱存极继承,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是明朝末年天下大乱,这个时候当王爷纯粹是倒霉,当李自成大军到来的时候,朱存极没有办法只能投降了,后来李自成大败,又投降了清朝最后伴随着明朝彻底灭亡而死去,至此秦藩结束了他的二百多年的传承。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9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