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为什么宇文化及要杀隋炀帝杨广,让他当傀儡不是更好吗

历史大学堂 2023-09-20 17:32:55

眼见中原乱局已定,隋炀帝杨广跑到了江都,是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关陇集团内部四分五裂,而杨广也心灰意冷,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老百姓对杨广那是恨之入骨,之所以起义军势头如此之强,就是因为杨广的昏庸和无道,而最后杨广却死在他的亲卫军骁果军手中,那个领头人就是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是隋朝重臣宇文述长子,他仗着老爹的权势,常常是胡作非为、目无法纪,在朝廷内口碑极差,而骁果军起义的时候,军中少了一个领头人,宇文化及就这么糊里糊涂参加了谋反行动。

最后,杨广就死在了宇文化及手中,那么为何宇文化及要杀杨广,如果留着杨广当傀儡,是不是更好呢?

上图_ 杨广(569年-618年),即隋炀帝

宇文化及性格懦弱,能力有限

历朝历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不少,可基本上都是君弱臣强,比如曹操、高欢、宇文泰,而如果拿宇文化及和杨广做对比,结果显而易见。

宇文化及的老爹宇文述很厉害,能统兵、能理政,为杨广立下赫赫战功,可谓人中龙凤。然而,老子英雄儿好汉的情况并不多见,宇文化及并没有继承老爹的本事,反而是作风阴险、行事懦弱,让他执掌一方势力,的确是太难为他了。

起初,骁果军并没有造反的打算,他们只不过想逃跑,逃回关中,思乡心切才让他们生出了逃跑的打算,然而随着人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这帮人才被宇文智及煽动,才开始着手造反。

正所谓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宇文智及虽说也是宇文述的儿子,但并非长子,在官职和身份上,让宇文化及当领头人最好。当然了,在这其中,宇文智及的想法我们也能猜出一二,枪打出头鸟,造反的风险高,但收益极大。

上图_ 宇文化及(?~619年), 本姓破野头,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鲜卑人

对此,宇文智及不想承担风险,而想享受成果,一旦造反成功,宇文智及可以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而如果失败,宇文智及也不是领头人,他还可以推卸责任。

史料记载“行枢、薛世良请以智及兄右屯卫将军许公化及为主,结约既定,乃告化及。化及性驽怯,闻之,变色流汗,既而从之。”

司马德戡、宇文智及等一概人等确定要将宇文化及推举为首领,商定好后,就去告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的表现比较怂,听到消息后颜色更变,直冒冷汗,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才勉强同意。

上图_ 隋炀帝杨广手迹

要让宇文化及欺负个老百姓他是手到擒来,可面对隋炀帝他的内心是极其恐惧的,在他内心深处,根本就不敢和隋炀帝作对。

史料记载“化及扬言曰:何用持此物出,亟还与手。”

隋炀帝杨广的罪恶可以说罄竹难书,如果宇文化及真的想惩恶扬善,大可以对杨广当面批判一番,博取更多人的支持,可是宇文化及不敢,他不敢和杨广对视,所以,宇文化及赶忙让手下杀掉杨广了事。

性格决定命运,从始至终宇文化及都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所以他的结局也可想而知。

上图_ 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杨广不会甘愿做傀儡,且仍有翻盘的可能

杨广的性格和宇文化及有明显的不同,杨广极其自负,且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当然了,杨广的才华和执政能力还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即便杨广已经心灰意冷,但他也不会甘愿做旁人的傀儡。

史料记载“初,帝自知必及于难,常以罂贮毒药自随,谓所幸诸姬曰:若贼至,汝曹当先饮之,然后我饮。”

从杨广到了江都之后,他就预料到了那一天的到来,于是杨广早就准备好毒酒,可见其已决心赴死,以杨广的脾气、性格,绝对会任人驱使,死亡是他唯一的解脱。

杨广执政十四年,民心尽失,但杨广对待手下的官僚还是不错的,如果不是杨广心如死灰,放弃了抵抗,禁军不可能轻易就闯入宫中。

上图_ 封德彝(568年~627年),本名封伦,字德彝,渤海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

在杨广被杀之前,宇文化及命封德彝历数杨广的罪行,封德彝见到杨广后,就羞愧地退了出去,为什么呢?因为杨广待封德彝不薄。

杨广死前,李渊已经占据长安,而李渊没有马上称帝,反而尊杨广为太上皇,一方面形势不明,李渊不能出这个风头,另一方面,隋朝仍有较强实力,不容小觑。

史料记载“德戡引兵入围之,杀光,其麾下数百人皆斩死,一无降者,孟才亦死。”

折冲郎将沈光曾受到杨广大恩,为此在杨广死后,沈光联合虎贲郎将麦孟才等人,集结数千人要杀掉宇文化及为杨广报仇,只可惜消息走漏,被司马德戡率兵围困。尽管沈光知道死路一条,也绝不投降,他手下几百人全部战死,没有一人束手就擒。

由此可见,追随杨广的人还有很多,或许杨广的威信大不如前,但自保是没有问题的,换言之,杨广想要翻盘并非没有可能。

上图_ 隋朝疆域

小皇帝杨浩更好控制,宇文化及想做皇帝

一般来讲,杀掉在位的皇帝之后,总要辅佐一个小皇帝即位,在多数情况下,过渡时间总归要有的。

对于宇文化及来说,杨广他是斗不过的,于是杀掉了事,等掌权之后,就让秦孝王杨俊的长子杨浩做傀儡,即使宇文化及水平再差,控制个小皇帝还是绰绰有余的。

史料记载“其众多亡,化及自知必败,叹曰:人生固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于是鸩杀秦王浩,即皇帝位于魏县,国号许,改元天寿,署置百官。”

眼见政变成功,杨广也死了,宇文化及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吃穿住用全按照皇帝的标准,金银美女一样不能少,而对于军兵和下属,则极尽苛刻。

上图_ 唐高祖李渊半身像

一山不容二虎,宇文化及到了最后关头,还要过一把皇帝瘾,杨广如果还活着,宇文化及能当上皇帝吗?所以杀掉杨广,也算是清除他做皇帝的绊脚石。

李密在洛阳挡住了隋朝的大军,为李渊占据长安赢得了时间,而宇文化及杀掉了隋炀帝,也帮助李渊省掉了大麻烦,正所谓时也运也命也,隋亡唐兴也是顺势而为,李渊才是笑到最后的赢家。

作者:九鱼亭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五卷》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江都兵变,隋炀帝为什么非要杀杨广,而不是让他做傀儡皇帝?

题主说的应该是宇文化及为什么非要杀杨广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司马德戡和虎贲郎将元礼、直合裴虔通扥人密谋,推左屯卫将军宇文化及为主,于江都发动兵变,缢杀隋炀帝杨广,史称?江都兵变?。那么,宇文化及为何要杀死杨广,而不让其作为傀儡呢??

实力问题:宇文化及实力有限,隋炀帝杨广难以掌控

权臣立傀儡,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那便是?主弱臣强?,只有如此,权臣才可以将皇帝牢牢掌控在手中。而宇文化及和杨广,恰恰不满足这个条件。

先来说宇文化及,宇文化及虽然出身名门,进入官场较早,最后也做到了右屯卫将军,也算的上是位高权重。然而,宇文化及却根本谈不上权倾朝野,甚至连江都兵变的主使者都并非是他宇文化及,而是禁卫骁果军统率司马德戡和宇文智及等人,宇文化及不过是众人商议妥当之后,决定推选出的首领罢了。

再说隋炀帝杨广,此时的杨广固然已是人心尽失,面对风起云涌的起义局面已是心灰意冷,但他却并非是个懦弱君主,又岂肯长期作为傀儡?再加上毕竟做了那么多年皇帝,要说没几个心腹重臣,恐怕也没人会相信。

如上所述,由于宇文化及手中实力有限,而隋炀帝杨广又并非容易控制之帝王,因此想要将隋炀帝杨广立为傀儡,难度系数和危险系数都太高。

成效问题:天下已是四分五裂,杨广号召能力有限

扶立傀儡皇帝的用意,无疑就是利用皇帝的号召力,从而在道义上占据先机,达到争取民心的目的,进而名正言顺的夺取天下,这点在汉末天下大乱时,体现的可谓淋漓尽致。然而,到了隋朝末年,这点却已经很难再起作用。

一方面,历经了两晋南北朝以来的乱世,由于野心家称帝者比比皆是,导致自汉武帝推行?独尊儒术?以来形成的?君权神授?概念,已经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皇帝一旦失去民心,具有的正统性和号召力,将会迅速下降至冰点。此外,隋炀帝杨广也已经失去了关陇集团的支持,关陇集团本是杨家的坚强后盾,但由于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对关陇豪强的持续打压,双方矛盾已是极为尖锐,这也是杨广坚决不肯返回长安和洛阳的主要原因,李唐宗室实际已经取代杨家成为关陇集团代理人。

另一方面,由于隋炀帝的胡作非为,此时的天下已经是四分五裂,在隋炀帝杨广被杀之前。先是大业十三年(617年)瓦岗军逼近东都,公布炀帝十大罪状。而李渊也随后攻破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与此同时,各地义军纷纷崛起,且实力越来越大,隋朝所能控制的区域,已经越来越小。

基于以上两点原因,由于?江都兵变?时隋炀帝杨广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已经下降到了极点,此时如果以杨广为傀儡皇帝,非但不会给自己带来优势,恐怕还会立即成为各路义军首先攻打的目标。

形势需要:稳定军心的需要,为示改朝换代的决心

?江都兵变?爆发之时,隋朝的统治已经是岌岌可危,不仅天下已经四分五裂,隋朝不仅已经丧失了对北方的控制,而且瓦岗军也切断了隋炀帝西归之路,江都城可以说是已经岌岌可危。与此同时,江都城已经粮食已经即将耗尽,而杜伏威和辅公祏领导的江淮起义军又在向江都城步步逼近。

要知道,跟随隋炀帝南下,负责扈从帝驾的骁果禁卫军大多是西北关中人,在得知隋炀帝并无返回北方之意后,士兵已经开始出现逃散,例如郎将窦贤便带领部下西逃,虽然隋炀帝最终派兵追赶并杀死了他,但军中仍然不断有人逃跑。

事实上,?江都兵变?就是由于骁果禁卫军士兵意图逃跑而引发的。虎贲郎将扶风人司马德戡在和虎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商议后,本来也想与士兵们一同逃回西北,并且已经联络了内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秉、符玺郎牛方裕、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勋侍杨士览等人,最终因宇文化及弟弟宇文智及的劝说这才发动了政变。

正是由于隋炀帝杨广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已经下降到了极点,立其为傀儡已经很难发挥作用,反倒极可能起到反效果,因此倒不如杀死他,以示改朝换代的决心,这样不仅可以稳定军心,甚至反而可以一定程度挽回民心。

为什么宇文化及要杀杨广,让他当傀儡不是更好吗?

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只要杨广还是皇帝,即便是傀儡皇帝,宇文化及都不敢擅自称帝。简单点说,宇文化及杀杨广,其目的是很明确的,那就是“皇帝轮流坐,今天到我家”,只有杀了杨广,他才能过把皇帝瘾。

背主弑君,遗臭千年

(影视剧中的宇文化及与隋炀帝)

当从宇文化及的姓我们就可以看出的他的出身不简单,没错,宇文氏乃北周国姓,宇文化及正是北周上柱国宇文盛之孙,隋朝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之子。作为名门之后,鲜卑贵族在隋朝的最后余荫,宇文化及却是个十足的阴险小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出奇一致的低。不管是作为正史的《隋书》,还是隋朝末代皇帝杨侗,乃至于唐太宗李世民,对这位乱世枭雄的评价都是一边倒的恶评如潮,瓦岗军首领李密甚至把宇文化及比作是赵高,直指隋炀帝重用宇文化及是“祸国之举”。

出身豪门,祖、父又都在北周、隋朝身居要职,位极人臣。官宦之家出身的宇文化及依仗父亲的权势,胡作非为,视国法如儿戏,贪婪骄横,为患京城,他经常带领家丁,骑高头大马,挟弓持弹,狂奔急驰于长安道上,因此,城中百姓都暗地里称他为“轻薄公子”。

隋文帝杨坚废皇长子杨勇太子之位,改立晋王杨广为太子,而宇文化及,正是在杨广当太子的这一段时间,与他的关系越发密切,作为东宫属官,宇文化及自由出入杨广的内宫,凭着自己的巧舌如簧和阿谀奉承的本事,令杨广对他极度宠爱,宇文化及多次收受贿赂而被罢官,都是在杨广的保全下而很快官复原职。隋朝原本就视鲜卑宇文氏为亲族,毕竟自己的皇位也是从鲜卑族北周王朝禅让而来的,因此,对宇文化及一家一直都是比较宽容的。宇文化及之弟宇文士及还娶了隋炀帝的长女南阳公主为妻,攀上了皇亲,与隋炀帝关系有那么亲密,这小子就更加骄横,目中无人了,对百官公卿多出言不逊,不少位居高位的大臣都遭到过他的侮辱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广以阴谋手段使其父皇隋文帝杨坚废太子杨勇,将他立为皇帝,文帝驾崩,杨广顺利继位,宇文化及、宇文士及两兄弟立马得到重用,两人凭借隋炀帝这座头号靠山,继续多行不法,置国法于不顾。

隋炀帝三征高丽普遍被认为是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但导致隋炀帝被杀的罪魁祸首却是宇文化及。


隋炀帝统治后期,随着各地起义纷起,全国各地已是狼烟四起,战事不断,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大大小小的野心家都在酝酿着脱离隋朝的统治,做起皇帝梦,这其中就包括宇文化及。

隋大业十二年(616年)七月,巡幸江都的隋炀帝收到了令他最为震惊的噩耗:瓦岗军首领李密占据了洛口(今河南巩县东北),截断了隋炀帝的西归之路,他被迫滞留江都。尽管形势险恶,隋炀帝仍留恋江南的繁华,无意回到京师,却幻想以丹阳(今南京)为都城,偏安江东。扈从帝驾的骁果禁卫军大多是西北关中人,久居在外,思亲思乡思归心切,又见隋炀帝不想西归,却欲久留江东,人心益加不安,便谋划叛帝西归。


军心不稳,给他人以可乘之机。不过,此时的宇文化及始终没能迈出造反的那一步,倒是他那心狠手辣,性情狂逆的弟弟宇文智及非常兴奋,他怂恿禁卫军将士抓住这一次机会推翻隋朝的统治,并公推宇文化及为起事主帅,原本对谋逆就极为抵触的宇文化及,在众人的逼迫下,和利益的驱使下决定铤而走险,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弑君干一番大事。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十日夜,禁军将领司马德戡引骁果自玄武门入,裴虔通与元礼直入宫中搜捕,将无处可逃的隋炀帝杨广缢杀于宫内,所有在江都的隋朝宗室、外戚几乎全部被杀,仅炀帝之侄、废太子秦王浩得免死,并被立为皇帝。

弑君在前,称帝在后

(一条白绫,结束了隋炀帝的生命)

自古以来的,弑君的臣子哪一个有好下场的,宇文化及可以说是被胁迫参与政变,但说他没有野心,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原本可以裹挟着隋炀帝西归的宇文化及,最终在手下的安排下,被动地参与了这一起计划,并在西归途中,破罐子破摔,称帝等死。

隋炀帝之死,既有他自己原因,自然也有野心家的阴谋。

当李密截断隋炀帝西归之路的时候,他却选择留下来,准备以丹阳(今南京)为国都,放弃关中大片土地,选择偏安一隅,这显然,是一向跟随在他身边的骁果禁卫军所不能接受,这些原本就来自关中的禁军将士,久随皇帝身边,妻儿老小都在家乡,思乡心切,怎么可能会仅凭皇帝一句话而被迫长期滞留在江南,因此,劝帝西归的信念越加强烈,就更容易点燃造反的火焰。


(宇文化及二度弑君,鸩杀小皇帝杨浩)

而宇文化及这边,原本就是机会主义者,宇文化及兄弟,包括宇文士及、宇文智及皆是无君无父之徒,只图眼前利益,何谈为君为父?宇文智及原本就对隋朝篡周建国感到不满,如今天下大乱,群起反隋、自己正可以利用手握精锐禁军的良机,干出一番夺取天下的大事业,恢复大周天下也未必不可能。禁军被收买,隋文帝身边无人可用,就是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是裹挟其西归,还是在江都当时就弑君,这全凭宇文氏兄弟一句话。

弑君是宇文化及埋出罪恶的第一步,称帝才是他心心念念的目的,当西归大军受到阻碍,部众大都离他而去的时候,宇文化及才显露他真实的一面,在称帝前说出一句千古名言:“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在魏县鸩杀傀儡皇帝杨浩自行称帝,终于过了一把皇帝瘾,并在不久之后被夏国皇帝窦建德所杀。

弑君,宇文化及没得选择的选择


隋炀帝可以弃京师而不顾,执意要留在江南,但凡有反对者要么处死要么贬官,作为一个权力欲极强的皇帝,他容不得臣子说不。也就是说,即便宇文化及坚持护送隋炀帝西归,回到都城大兴(今西安)后他的下场也是显而易见的,要么被杀,要么贬官,两个结果都是宇文化及等人绝对不能接受的。

宇文化及等人都是机会主义者,永远都不可能一心为主,隋炀帝滞留江都期间,天下剧变,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宇文智及等人有预感隋朝的统治必将很快结束,西归尚可一搏,但西归之路渺渺,一路上所要面对的各地义军,仅有十万之众的西归大军,能不能到达关中都是个未知数。像李渊、李密、窦建德等人都可以割据一方,身为北周宗室的宇文家族,为何不能借此机会乘势而起?

隋炀帝毕竟还是隋朝的皇帝,宇文氏兄弟还没有那个本事让隋炀帝变成一个傀儡皇帝,“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铁了心要造反,就不如造反彻底点,这才有了之后的弑君之举。可以说,在禁卫军人人思归的情况,宇文化及被迫成为叛军主帅,就必须为前途计,杀不杀隋炀帝,与自己的前途都是一样的,既然如此,杀之,或许自己将来还有扭转乾坤的可能,没了隋炀帝的牵绊,宇文化及要想称帝就显得随心所欲多了。

宇文化及率领西归大军行至徐州,便受困止步不前,先败于唐军,后败于瓦岗军,随众从十万骤减至不足两万人,退往魏县。其众多亡,自知必败,宇文化及叹曰:"人生故当死,岂不一日为帝乎?"于是鸩杀魏帝杨浩,当时就在魏县当起皇帝了,建国号许,只是,早已经成为强弩之末的宇文化及一众人并没有支撑多久,便被夏国皇帝窦建德抓住,与两个儿子一起被砍了脑袋。

宇文化及为什么要杀杨广?他的目的是什么?

宇文化及杀死杨广,不过是为了让自己谋反更加彻底,他内心里担心,隋炀帝杨广不死,随时都可能重新掌权,到那时候自己和参与谋反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事实应验了宇文化及猜测,隋炀帝杨广死后,宇文化及也过了一段安生日子。虽然没能长期享乐,也算是过了一把皇帝瘾。依照当时形势来看,杨广非死不可。如果他不死,隋朝或许还不会灭亡那么快,天下也不会很快动乱起来。

历史上的杨广,并不像《隋唐英雄传》中,所饰演的那样昏庸无道。他是一位很有能力君王,身边也有众多亲信相随。当时如果不是被困在了南方,杨广断然不会穷途末路。至于宇文化及,更不敢有胆量谋反。

一、宇文化及杀杨广,只为了彻底自保

杨广虽然被宇文化及一干人控制,可他毕竟是隋朝正统君王。只要杨广在世,隋朝就依然存在,天下依然有很多将领,忠于隋朝和杨广。让杨广活着,凭借他的能力,随时都有可能,重新夺回政权,到那时候万劫不复的人,便是宇文化及及参与谋反的人。

为了自保宇文化及没有退路,杀掉杨广另立新君,是当时最好的做法。也正因为这样一个原因,使得宇文化及杀掉了杨广,立了一个年幼的傀儡皇帝。

二、被推上谋反之路的宇文化及,也想过过皇帝瘾

历史上的宇文化及,是一个胆小懦弱之人,他的谋反完全是被人逼迫。由自己弟弟宇文智及牵头,联合一众武将做好了部署,最后才通知他。得知谋逆后,宇文化及内心十分害怕,就怕行动失败,让自己受到牵连。

得知杨广被擒以后,宇文化及也明白骑虎难下,这才正视了这次谋反行动。并在立幼主后,又杀掉了幼主,最后自己还当了一段时间皇帝。

杨广死后天下顿时大乱,各地诸侯纷纷起义,起先拥立杨家后人,紧接着便废掉自立,开启了新一轮的天下争夺。

隋炀帝杨广为什么被自己的手下宇文化及所杀?

宇文化及之所以要杀杨广,主要是他自己的野心,他早就想要这个位子。当时,隋炀帝的暴政引发民怨,作为宠臣的宇文化及看到了自己也有称帝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宇文化及是隋炀帝杨广的臣子不错,而且他还不是一般的臣子,隋炀帝在位的时候,他和隋炀帝相识已久,互相知根知底,所以他得到了帝王宠幸,很多国家大事都给他自己处理,而且宇文家族和皇家联姻,隋炀帝曾把自己的长女,也就是最宠爱的女儿南阳公主,嫁给宇文化及的弟弟宇文士及,借助这层关系,他甚至可以干预帝王后宫的家事,权力之大可以称为一代宠臣。

那隋炀帝对他这么好,他为什么要弑君呢?

首先,隋炀帝后期的暴政已经导致民不聊生,百姓的愤怒累积到了极点,隋朝江山已经摇摇欲坠,作为知道皇家秘密那么多的宇文化及,深觉既然杨家可以做帝王,他宇文家也可以,所以野心就遮掩不住了,他故意引发士兵对隋炀帝的不满,拥立杨浩为帝,自己作为幕后黑手,掌握住了核心权力。

其次,虽然宇文化及早年就和隋炀帝交情不错,包括太子之位也是他帮忙夺得的,但是他也曾多次险些丧命,多亏南阳公主求情才逃过一劫,仕途也并非一帆风顺,所以他对隋炀帝也不是百分百信任和顺从的,心中早已有了嫌隙,所以在他看到隋炀帝大势已去的时候,正是合了他的心意,他果断出手,杀掉了隋炀帝,准备自己做帝王。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9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