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在夺蒙古大汗之位前,整个蒙古草原上的贵族们,基本上都不支持他。但是在大家都不支持的情况下,他却获得了大汗之位。忽必烈是怎么实现这一奇迹的呢?
之所以整个蒙古草原上的贵族们,基本上都不支持忽必烈,有几个原因。
一是忽必烈继承大汗之位不合规矩。既不合蒙古“幼子守灶”的规矩,又不合汉人“嫡长子制”的规矩,前一任大汗蒙哥也没有立下遗嘱要传位给他。二是在蒙哥当大汗的时候,忽必烈就在漠南搞得风生水起。当时很多蒙古贵族就对忽必烈不满,在蒙哥面前说忽必烈想闹独立。结果蒙哥对忽必烈进行查账,削夺了忽必烈的兵权。三是忽必烈实施汉化的政策,让蒙古贵族们认为忽必烈是忘本。大家都不满意他,都反对他那样做。
也因此,在忽必烈宣布自立为汗以后,蒙古贵族们又在蒙古草原上召开了一次忽里台大会,大家一致推举蒙哥最小的弟弟阿里不哥为大汗。不过尽管如此,最终忽必烈依然取得了全胜,夺取了蒙古的大汗之位。不被大家看好的忽必烈,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忽必烈之所以最后成功,绝对是提前谋划得很好。可以说,当蒙哥上台,派他去攻打大理的时候,他就已经在提前谋划了。为了得到南方人的认可,攻打大理的时候,他特意改变了蒙古人喜欢屠城的习惯,特别写了几十张“止杀”的牌子,让士兵们全城宣传。当时的大理王不服,一直在抵抗,忽必烈也没有为难他,最终还让他当大理的王。这让他亲善王爷的名声,得到了很好的传播。
之后,忽必烈被蒙哥安排总理漠南。在漠南期间,忽必烈广泛吸纳人才,尤其是吸纳汉人知识分子。这样一来,他的王府一时之间人才济济,远远超过了大汗蒙哥所有的人才。这为他最终夺得大汗之位,提供了强大的智力保证。接着,忽必烈再次训练军队,囤积钱粮。
按照规定,忽必烈收起来的钱粮,有很大一部分需要上缴中央国库。但是他指示下属,瞒报数量。绝大多数钱粮,都运进了忽必烈的开平王府。这也造成蒙哥“钩考”(查账)他的事件发生。可以说,在争夺大汗之位前,忽必烈已经是兵强马壮。这也使得他争夺大汗之位,变得水到渠成。
蒙古人打仗,将领们有把家属带在身边,一同前往战场的习惯。这样的家属,通常都会组织成一个队伍,称为“奥鲁营”。但是忽必烈随蒙哥南下攻打南宋的时候,他并没有把他的妻子察必带在身边,让察必留在王爷府上,观察阿里不哥的一举一动。
也正是因为察必的留守,当蒙哥去世,忽必烈还准备继续进攻南宋的时候,察必给他来信说,大鱼(蒙哥)已经死了,小鱼们都在蠢蠢欲动,你还留在南方干什么?忽必烈接到这封信后,立刻匆匆忙忙和南宋贾似道签订了停战协议,回到北方,果断开始夺位行动。
忽必烈回到他的开平王府的时候,阿里不哥一边悄悄准备武力,一边派人前来通知忽必烈回漠北,商量召开忽里台的事情。忽必烈并没有前往蒙古漠北。他知道,一旦前去,肯定就会被阿里不哥软禁起来,甚至可能性命不保。
不仅如此,忽必烈还抛开了众多的繁文缛节,自己组织人马开忽里台,把自己选为大汗。如此一来,就抢先了一步。让阿里不哥搞的忽里台,落在了后面。所谓“先到为君,后到位寇”,忽必烈就这样抢先树立了君王的形象。又有军队,又有粮草,又有人才,又有声威。不管阿里不哥有多少人支持,缺了这些,在战场上自然不是忽必烈的对手。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8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