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文天祥临终前曾希望忽必烈让其回乡当道士

霖佳财经 2023-09-20 16:31:36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他一生忠于宋朝,不过他被捕后也并不是对于所有劝降都是怒斥或者嗤之以鼻,有些时候他也会提出些自己的要求。有一次他就对劝降的大臣提出希望能允许其回乡当道士,而忽必烈还差点就答应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景炎三年(1278年

11月,宋元之间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此时的文天祥率部退到广东潮阳继续抵抗元军,在那里他剿灭了当地的盗贼流寇陈懿,刘兴一部,虽然刘兴被杀,但陈懿逃走了。到了12月陈懿暗中勾结元朝大将张弘范助其围攻潮阳,就这样文天祥部被突然出现的元军打得措手不及,文天祥本人也不幸被俘。

当文天祥被押到张弘范面前时,张弘范以礼相待,希望他能写信劝降另一位南宋抗元大臣张世杰,文天祥不仅严词拒绝还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作《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张弘范看到此诗后也被文天祥的忠义所感动,于是他不再逼迫文天祥,只是派人护送回京师。

文天祥

当时忽必烈一心想要招降文天祥,因为他知道文天祥是南朝文人的精神领袖,是他们的表率,只有让文天祥归降于他,才能彻底瓦解南宋文人们的抗元意志,况且文天祥本身也很有才能,元朝立国不久,将来治国还要靠他们,于是他派文天祥的旧友王积翁等人去劝降。

也就是在这时候,根据《宋史》里记载文天祥说了如下的话:“

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

此话一出,王积翁等很多人赞同文天祥的要求并准备上书忽必烈请求释放他,但也有不同意的,他就是留梦炎,他认为

‘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

文天祥这是要借机逃走然后再召集义军抗元。众人一听也觉得有理,就这样他们放弃了释放文天祥的想法,而文天祥也一直被关押了三年之久,在这期间很多人都来劝他投降,他就是不答应,甚至忽必烈也曾想放过他,但遇上了江南有人以他为名聚众起兵抗元的,所以鉴于文天祥的声望太大,忽必烈最终只能杀掉他。

忽必烈

在文天祥临死前,忽必烈还曾劝他回心转意。当时忽必烈将其“

召入谕之曰:‘汝何愿?

天祥对曰:

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

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我们可以完全相信文天祥当年说的那些话其目的就是为了有机会逃回江南召集义军,当时在文天祥心里死是很容易的事,但抗元是大事,只要有机会抗元就不会白白死去,可怜这位民族英雄,身陷囹圄还念念不忘恢复中原,再对比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投靠蒙元的南宋旧臣,只能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的大。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8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