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米洛舍维奇曾想加入俄白联盟,为何宁可被抓,而不去俄罗斯避难

胖子去旅游 2023-09-20 14:50:41

2006年,号称“巴尔干之虎”的米洛舍维奇突然在海牙国际法庭病逝,至今病因说法不一。关于米洛舍维奇网上说法很多,西方人把他称为“巴尔干屠夫”,认为他制造了“种族大屠杀”,但2015年,国际法庭判决,塞尔维亚并不存大大屠杀之说,不知道打了谁的脸。可见西方要收拾某个国家,会把其元首丑化成恶魔,萨达姆也有这样的遭遇。

直到现在对于米洛舍维奇评论很多,不过塞尔维亚人对其评价很高。所以不要被西方舆论所误导,也不要站在西方角度去评价别国元首。作为一个东欧国家,我们与塞尔维亚并无任何矛盾,应该客观地看待他。如何评价米洛舍维奇,只要看看他死后葬礼便明白了,在这里不做评论。

2000年10月5日,南联盟反对党组织的大规模冲击议会行动,最终南联盟的特种部队“红色贝雷帽”倒戈,米洛舍维奇失去了总统的宝座。据外媒资料透露,南联盟的“红色贝雷帽”早已经被美国收买。

米洛舍维奇下台后,被总理金吉奇逮捕并送到海牙国际法庭。从当时南联盟与俄罗斯关系来看,两国关系很好,而且后来米洛舍维奇的妻子和儿子都到俄罗斯避难,为何米洛舍维奇下台没有到俄罗斯避难,而甘愿被逮捕呢?

1.俄西“蜜月”还未结束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导致南联盟的民族矛盾恶化。一个国家都有民族矛盾,有大有小而已,南联盟也有民族矛盾,那就是塞族与阿族之间的矛盾。其实这两个民族在南斯拉夫期间关系很融洽,只不过出了些极端组织,然后再有外部势力支持并从中挑拨离间,于是南联盟民族矛盾被扩大化,甚至谣言四起,在通信网络不发达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谣言很容易被人相信,从而使民族矛盾激化。

据外媒资料记载,而2000年,南联盟的大选,则被美国彻底的利用,大量的南联盟反对派及学生到匈牙利接受美国培训,美国教他们如何颠覆政权的方式,可以细心备致,从如何示威,如何喊口号,到最后甚至如何在大选计票,美国都教。可以想象,这样大选,米洛舍维奇想赢很难。

大选时,连监督票的都是反对派的人,但没想到依然没有撼动米洛舍维奇支持率,米洛舍维维奇依旧当选。面对这种情况,美国再次反对派进行示威游行,甚至让反对派冲击议会,向国际散布南联盟大选存在“舞弊”,这才导致米洛舍维奇下台。于是美国选中的反对派科什图尼察当选。

米洛舍维奇下台后,也意识到危险,但他并没有意识到来得这样快。此时米洛舍维奇虽然与俄罗斯交好,甚至提出过“俄白南联盟”,但俄罗斯对“俄白南联盟”并不感兴趣。因为俄罗斯与美国等西方良好关系还未结束,虽然叶利钦已经有所后悔,但叶利钦不会在任内做出与美国翻脸的事。

所以无论米洛舍维奇是否向俄罗斯表示过到俄罗斯避难,都已经没有意义了。即使他去了俄罗斯,以当时俄罗斯与美国关系,如果美国让俄罗斯交出米洛舍维奇,俄罗斯交不交?因此米洛舍维奇认为他去俄罗斯也不安全。

2.米氏梦想“东山再起”

米洛舍维奇下台后,他深知民众是支持他的,只是西方捣鬼才使他下台。不得不承认,虽然特种部队“红色贝雷帽”倒戈,但米洛舍维奇心里有底,因为大量民众支持他。从米洛舍维奇的葬礼上参加的大量民众,就能看米洛舍维奇民意很高。这被外界宣传的“屠夫”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正是有大量民众的支持,米洛舍维奇下台后,但并没有离开南联盟政坛,不过此时他作为反对派领导,他认为自己能东山再起,可以再度靠民众的支持赢得大选。因此米洛舍维奇只能等,如果离开南联盟,那米洛舍维奇想再次参加大选将前功尽弃。

但米洛舍维奇从下台到被逮捕来得太快了,只有半年时间,2001年4月,金吉奇下令逮捕米洛舍维奇,并把他送到海牙国际法庭。虽然对米洛舍维奇知道,这一天要来,但来的太快,他没有时间考虑自己安危的事。不过也有外媒资料认为,米洛舍维奇已经做好视死如归的打算,或许这才是他真实想法。

3.监控太严无法脱身

米洛舍维奇虽然是一个坚持苏式体制的国家,但南联盟当时是一个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也正是这种体制,使米洛舍维奇无法全面掌控反对派力量。据外媒资料记载,南联盟的反对派很多,有些还是未注册的,但却是一盘散沙。美国却用“美元”把这帮反对派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倒米”力量。

这股“倒米”的力量最后成功后,除了夺权斗争,他们并没有忘记监视米洛舍维奇。据外媒资料记载,米洛舍维奇虽然民意很高,但他却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当时米洛舍维奇下台后,在他的别墅附近,有很多塞尔维亚警察监控米洛舍维奇,此时米洛舍维奇逃脱很难。

米洛舍维奇身边也有警卫人员,但这些人员并不足以保护米洛舍维奇的安全。从金吉奇逮捕米洛舍维奇来看,这些警卫也只是一种门面而已。

在如此严密的监控之下,米洛舍维奇想逃到俄罗斯根本不可能。

外媒还分析米洛舍维奇之所以不去俄罗斯避难的原因,除了上述原因以外,认为米洛舍维奇已经有了自身的打算,那就是与西方抗争到底,就如前所文所说要“以死对抗”。

那么俄罗斯当时与西方关系不错,能否收留米洛舍维奇呢?

俄罗斯收留的可能性很大,但能否顶住西方的压力可能性很小。虽然科索沃战争时,俄罗斯曾先期派一股武装力量神不知鬼不觉到科索沃,最后在西方的压力还是撤出。所以俄罗斯收留米洛舍维奇的家人没人反对,但如果收留米洛舍维奇就是与西方翻脸的时候了。叶利钦还不敢这样做。

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6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