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
一直是人类未解的难题,不少婚前
如胶似漆
的感情,在婚后总有不少人因婆媳关系而陷入焦灼。大多婆婆自觉年龄压人一头,明事理的婆婆不太多。但民国时期中国就有一个极为出色的婆婆,
张幼仪
一提起张幼仪,人们第一印象便是
徐志摩前妻
,是个
封建传统女子
。这个印象其实与她本人形象略有偏差,她不仅不是个封建女子,还是当时
女性独立第一人
。她自身婚姻不幸,却没有将怨气发泄在儿子家庭之中,反而
处处为儿媳着想
儿子
徐积锴
到适婚年纪时,张按照儿子的意愿,迎大家闺秀
张粹文
过门。
张婚姻不幸一大原因便是与丈夫
没有共同语言,
她生怕儿媳步自己后尘,经常提醒儿媳
注意个人学习
,还自己出资为儿媳
聘请家教
,全力支持她追求自己梦想。当时别家婆婆都是要求媳妇低眉顺眼、勤勉干活温顺恭谨,张却要媳妇
用功读书,识文学字,具有独立精神
在婆婆鼓励培养之下,张粹文很快熟练掌握
中文、英文、法文、德文
四种语言,后来和丈夫一起到美国,二人一直
举案齐眉相濡以沫
。张粹文本身也是极为优秀的女子,她爱好服装设计,作品曾在着名的
纽约第五大道奢侈品店
展出。她的夫妻关系也因为思想一致兴趣相投,避免了重蹈公公婆婆的悲剧。
张曾经是个
无可挑剔的好妻子
,在徐留学之时,她历经千辛万苦
颠沛流离,
去伦敦投奔丈夫。但此时丈夫已然在海外活得有滋有味,她的中途到访实在有些突兀,徐全然不顾她的付出,依然
冷言冷语
,与外界红颜知己打得火热,有时甚至
恶语相向
,认为妻子不应该出国给自己添麻烦。张只能在人生地不熟的伦敦
独自照看孩子,默默流泪
在儿子准备出国留学之时,张很怕他会同自己父亲一样,
难以抵御外界诱惑
。但当时张粹文已经有四个孩子,老大不过六岁,都正是年幼需要照顾的时候。
深思熟虑
之下,张主动放下自己事业,要求代替儿媳照看四个孩子,只为他们能
夫妻同心,免得异地分离
正是因为张幼仪的
甘愿奉献
,才有了去美国
深造归来
的设计师张粹文,她对婆婆敬佩不已,二人关系一直
亲密非常。
张幼仪也没有因为儿子束缚住自己生活的脚步,
五十四岁时
她与找到自己的感情归宿苏医生,两人结婚后
共同生活十八年
,直到苏医生离世,张才
移居美国,投奔儿子。
此时她已经
八十岁
,但依然不肯与儿子儿媳同住一屋。她深刻懂得与孩子
生活保持距离
的重要性,更不愿意打扰儿子儿媳的小家庭,虽然住在美国,但她的居所却依然和儿子
相隔一街。
张一生曲折,但她实属那个年代
少数活得通透女性之一
。面对丈夫不忠,她没有死缠烂打,毅然选择离去;面对生活窘境,更
没有自暴自弃
,反而以女子身份艰难起家。哪怕是百年之后的现在她也当得上是
女性楷模。
参考文献:
[1]张邦梅,《小脚与西服》,中信出版集团,2017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95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